浅谈汉族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及其三大指征_汉族人口论文

浅谈汉族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及其三大指征_汉族人口论文

汉民族孕育、形成和发展述略及其三点重要昭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民论文,三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探索和总结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即客观规律。认真探索和总结民族(这里主要是指汉民族)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客观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前提或历史条件,提高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1

经历了大约5000多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国今天已经形成了拥有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格局。在我国现有的56个民族中,民族的源流最复杂的当首推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被称为我国主体民族的汉族。汉族,其前身为华夏族,开始形成于夏朝。当时的夏人,是汇集和凝聚了诸多部族的一个部族集团,并以夏人为主体建立了夏朝。据《史记·夏本纪》载,当时在夏朝境内及周边的部族就十分纷繁复杂,而在夏部族集团形成之初,就是因为吸收了境内及周边的许多部族,才有了夏人的发展壮大。

继而是商朝取代夏朝。据《史记·殷本纪》载,其先人契封于商而得名。商人原是起源于我国东部民族的一支,亦被称之为东夷。商人后举部进入现在河南省的东部地区,从属于夏朝,并成为夏朝的一个诸侯国,后来商人也逐渐融入夏人之中,成为现在汉族人的始祖之一。

周继商而据天下。周人为华夏族的一支。据传说周之始祖后稷名弃,弃之后裔“奔戎狄之间”。据后人考证,这里所指的戎狄之间,就是接近戎狄部族居住的地方,与戎狄杂居。古籍中最早记载的戎狄,与秦汉以后指称的戎狄不尽相同,先秦时期的戎狄,主要是泛指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的各部族。商周时,他们陆续东迁,分布范围扩大到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境内。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发兵伐纣时,就有众多的戎狄部族唯其马首是瞻,以为后援,有的部族还是参与周武王伐纣战争中的主要力量。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随周武王伐纣而入主中原的部族,融入了华夏族的群体之中。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这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其间,各自为政的地方大小诸侯国乘周王室衰微,企图登上政权统治中心的宝座,而纷纷参与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致使原来生活在周朝疆域内的各部族和周边的各大民族集团,如南方的吴、越、荆楚等,也陆续进入中原,造成许多小诸侯国在争夺霸权的过程中,被较大的诸侯国所攻灭吞并。结果,最后只剩下秦、楚、齐、魏、燕、赵、韩七个大国为争夺政权统治中心的宝座,而连年征战不休。这就在客观上促使原来的诸多部族和民族逐渐地被融合到华夏族之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通过征战兼并先后灭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间,因秦之先人一直生活在今天的陕西省渭水上游和甘肃陇东一带,“以和西戎”,所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曾得到过西部地区羌人的相助,当然还包括其它部族的参与。另外,当时秦朝的疆域不仅据有今天的关中、中原地区,而且还积极向华夏民族生活地区之外的四周拓展了疆域:在南“定荆江南,降百越之君”;谪徙民50万戍五岭,与越人杂居;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遣使略通五尺道,开发西南夷;在西北,斥逐匈奴,城河上塞;又筑城障以逐戎人等。至此,又有不少周边的部族和民族逐渐地被融合到华夏民族群体之中来。

汉承秦制。汉武帝时,在东北,征服朝鲜,置玄菟、临屯、乐浪、真番四郡;在南方,平定南越,置岭南、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谵耳九郡;在东南方,平定东瓯、东越,划归会稽郡;在西南方,开拓西南夷,置犍为、牂牁、越巂、沈黎、汶山、武都、益州诸郡;西取匈奴河西之地,置河西、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四郡;西出秦长城,经略西羌之地;遣使通西域,置西域屯田校尉,管辖今天新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北过黄河取匈奴河套、阴山之地,置朔方郡。这样,汉朝的疆域已大体与今天中国的版图相当,在汉朝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中,开始出现了“汉人”的名称,同时,汉人也在大量地融合其它民族人口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

公元220年,中国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杂居民族间的通婚现象十分普通,并且也确有为数不少的胡人改汉姓,并逐步融入到汉民族群体之中。

公元581年,隋文帝结束了自汉末以来持续了360年的纷争割据时代,重新统一了全国。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得到较大恢复和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周边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然而这个短命王朝只存在了37年就为唐朝所取代。由于唐朝统治者推行了如《资治通鉴》所载:“胡汉夷越共一体”、“爱之如一”等,比较适合各个民族生息发展的开明进步政策,所以在唐朝军队中有不少“胡人部落”,在唐王朝中央政权的一些重要部门之中,也有不少的少数民族成员担任职务。据史料记载,有唐一代,少数民族成员,官位至宰相者多达数十人之多。后来,在唐朝内地及京畿附近生活和从事商业活动的许多少数民族人口,都逐渐被融入到汉族人之中。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中国历史步入了长达372年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许多政权中,大多数是由少数民族的首领所建立的。这些政权相继灭亡后,统治者连同其管辖下的臣民也一并成了汉族群体之中的一部分。即使在宋辽金时期,也有不少周边少数民族由于种种原因涌入中原内地谋生,由于受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和文化的影响、逐渐改变了本民族的原有特征,慢慢地融合和同化于汉族群体之中。

公元1206年,铁木真通过征服兼并手段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蒙古汗国。旋即灭西辽、西夏、金。公元1260年,忽必烈称汗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闪电河北岸的开平(上都),终于在公元1279年灭南宋,结束了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372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比汉、唐盛世的版图更为辽阔的蒙元大帝国。在元朝统治下,以往分裂时期的此疆彼界不复存在,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撤除了人为的藩篱和障碍。如《经世大典·站赤》所言:“我国家疆理之大,东渐西被,暨在朔方,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相通,朝令夕至,声闻毕达”;亦如元人所说:“今四海为家,……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麟原文集》前集卷6《义冢记》)有元一代,边疆各民族人口纷纷内徙中原,形成了广泛的民族杂居格局,受到汉族经济文化越来越强烈的影响和辐射,进而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自然融合的步伐。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即皇帝位,建立了明王朝。元朝灭亡后,除部分皇室成员随元顺帝妥欢帖木尔逃往漠北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外,而随军进入内地,以及遍及全国各地为数众多的蒙古镇守军、官吏及其眷属,基本上都滞留在当地,仅云南一地就有十几万人。以后,在明军与北元的战事中,又迭次俘虏、收降或迁徙大量蒙古兵民于塞内。如脱古思帖木尔败亡后,就有被俘的蒙古军士77000余人被安置卫所屯牧,与汉军杂处。这样,居住在内地的蒙古族有数十万之众,他们被编入明朝的户籍和军籍。明朝对其采取强迫同化的政策,在《大明律》中明确规定蒙古人“不许本类自相嫁娶”,并强令改为汉族人的姓氏,更换服饰穿戴。由于长期杂居和同化的结果,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被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去,变成了汉族人。有明一代,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前来内地茶马交易的人不绝于道,周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常驻内地进行专司贸易的。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各民族之间通婚和自然融合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通,汉族也由此得以发展壮大起来。

公元1644年满族统治者入主北京,建立了清朝。为了镇守辽阔的国土和防止其它民族人民的反抗,他们陆续将大批的满族人迁入关内,分散到各地,在政府和军队中任职。而在清王朝灭亡后,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等原因,分散到各地的满族人与当地其它民族的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绝大多数也都融入到了当地社会,陆续成了汉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总之,在汉民族孕育、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是逐渐通过吸收其它少数部族、民族成分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2

如上所述,在汉民族孕育、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通过吸收其它少数部族、民族成分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同时,汉民族也不断地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辐射,部分地逐渐融合到其它少数民族中去,为其它少数部族、民族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如据《史记·秦本纪》载,秦国的势力推进到今天的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华夏族人的足迹,也逐渐到达河湟流域一带,与戎狄杂居,有相当一部分人逐渐融入到戎狄部族之中去。

公元前286年,楚威王曾派出将领庄矫率军沿长江而上,经略今天的巴蜀和黔中以西地区,并进入今天的云南,抵达三百里滇池。后来因秦越战争等原因,归途受阻,庄矫便率部众“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并自立君长,为滇王。所以,《新唐书·南蛮传》称“今西南诸夷,楚庄矫之后”,“自夜郎、滇池以西,皆曰庄矫之裔”;《太平寰宇记》载:“自夜郎以西,皆曰庄矫余种”,这正反映出当时的部分楚人融合于滇池一带僰人之中的历史事实。何谓僰人?就是汉唐时期白族人先民的主体族,也就是现在白族人的先人。

据历史记载,汉代有大量汉族人迁入犍为、越巂、益州、牂牁等郡,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如隋唐时史籍中所记载的东谢蛮、西谢蛮、西赵蛮等,都是汉代时迁入的汉人,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并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族群。

在两汉时期,汉族人融入到匈奴族之中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据《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所载,公元110年,即汉安帝永初4年,汉将打败匈奴单于,放还所抄掠的汉民男女“合万余人”。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期间,匈奴掠去的汉族人口计约7万余众,汉朝军队战败降匈奴者计约有9万余人,而先后被招募迁徙到当时的匈奴人与汉朝地界交叉地实边屯垦者也多达百万人。至于汉朝地界边民因天灾人祸而逃入到匈奴地域的人就更无法计算了。汉朝还多次与匈奴联姻,随同下嫁公主前往者如随从、奴婢亦不在少数。总之,通过战争、抄掠、逃亡、通婚等多种途径,进入匈奴人居住地区的汉族人口,绝大多数都融入到匈奴人中去了。

时间跨度长达360余年的魏晋南北朝这一民族大分化、大聚合的时期,不仅是少数民族人口频繁地进入中原地区,而且也是汉族人口流向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大批汉族人口纷纷迁入羌、蛮、俚、僚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居,而且后来确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入到少数民族人口之中去了。

据史料记载,有唐一代,在唐朝时期,唐与吐蕃的战事十分频繁,唐朝军队战败,吐蕃人相继占领河西、陇右、河湟地区后,这里的汉族人也相继成了吐蕃人的臣民,而吐蕃统治者采取强制性手段,令汉族人改着戎装,甚至把他们变为部落民。经过与吐蕃人长期杂居生活,有相当一部分汉人逐渐融入到吐蕃人之中去,成为后来藏族的成员。

公元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后,相继灭西辽、西夏、金、南宋,并先后征服亚欧大陆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据《蒙较备录》载,攻中原地区后曾“掠中国之人为奴婢”;据长春真人在其《西游记》中讲,他在蒙古地区曾目睹有“汉匠千百人居之”,“燕京童男女及工匠万人居作。”史料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部分汉族工匠后来是否融入蒙古族之中,但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劳动过程中,部分或绝大多数的汉族工匠逐渐被融入蒙古族之中,这应是无可置疑的。又据罗贤佑先生所著《元代民族史》称,成吉思汗南下攻灭金朝时,曾将河北10余万户迁至漠北土拉河附近垦殖,随着时光的流淌,这10余万户约计40-50万汉族人和其它民族的人口被蒙古族人所融合。

自元朝以来,中国的版图已经初步形成,各个民族的居住地也大致相对固定下来,规模较大的民族迁徙已经为数不多,但汉人前往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与少数民族融合的现象仍不断发生着。如在公元10世纪末叶,四川农民起义军遭宋王朝镇压后,不少起义群众流亡到大理国。公元11世纪,川西受灾,大批汉人背井离乡,千里南迁至金沙江以南的大理国境内,屯田种植,生息繁衍,久而久之,由于共同劳作,互通婚姻,逐渐地被融合和同化于白族人之中。关于这段历史事实,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均有记载。

3

以上通过对汉民族孕育、形成和发展历史过程的简略分析与考察,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三点重要昭示:

一、汉民族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充分说明,他是多源多流,源流交错,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这也是我国所有民族孕育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所共同确认并一再充分体现出的一条社会规律。

二、同汉民族一样,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在其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是多源多流,源流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都是在不断地组合、分化、再组合,并一再重复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使民族构成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故从科学意义上说,没有一个民族是纯而又纯的所谓“纯种”民族。那种认为其自身是“纯而又纯”的,所谓“纯种”的某个民族的人,其实是一种学术上的无知,是一种民族社会心理上“夜郎自大”的表现。

三、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确实具有一种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今天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地发生并且以后也将会继续发生着相互间的融合和同化的民族关系格局,这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坚实可靠的历史前提或历史条件:我们讲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是相互离不开的,不仅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诸因素之根据,而且具有血缘方面的因素之根据,这绝非出于政治宣传需要上的杜撰!中国现有56个民族都是血缘相通的兄弟姐妹,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人格上均应体现一律平等的原则,绝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理所当然应该相亲相爱,携手并进,奔共同发展与繁荣之路!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理所当然应担负起的一种政治责任与义务,责无旁贷!

标签:;  ;  ;  ;  ;  ;  ;  

浅谈汉族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及其三大指征_汉族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