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哲学意蕴论文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哲学意蕴

李世忠

(北京工业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124)

摘 要: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重大课题。应从世界观、方法论、实践价值三个维度阐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的哲学意蕴。风险与挑战是客观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固有现象,是唯物辩证法矛盾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现实体现,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之意,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发展规律使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动态地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与风险。防范化解风险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新局面的基本功,是我们党淬炼成钢的基本功,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功。

关键词: 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实践价值;哲学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反复强调防范化解各种风险与挑战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提高认识改革开放遇到“惊涛骇浪”的自觉意识,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也曾告诫我们:“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1]党的十九大也向全党提出了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伟大斗争的任务。深刻阐释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论述的哲学意蕴,对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提振应对风险与挑战的信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山洪灾害防治区要建立防灾减灾值班制度。每个村、组都要确定1~2名信号发送人。信号一般为预先设定的如口哨、打锣或手摇警报器等。为加强责任心和提高积极性,每个监护信息员每年可由当地乡(镇)政府、村委会给予适当补助。建立预警预报系统是保证信息畅通的必要条件,预警预报系统的主要内容为:①在危险地区的居民点及观测点设立电话或对讲机等通信设备;②确定紧急避险的预警程序以及报警信号方式等;③确定信号发送的手段和责任人。

2.1 基本情况 发生排斥反应34例34眼,男29例,女5例,年龄14~81岁,平均(50.45±13.26)岁,出现排斥反应时间为术后(1.65±3.25)个月。

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世界观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我们审视各种风险、挑战之产生根源的法眼。风险与挑战是唯物辩证法矛盾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现实体现,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之意,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发展规律使然。

第一,风险与挑战是矛盾斗争性的体现,是对立统一规律使然。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指出:对立面的同一“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都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2]。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的一切现象和过程中所包含着的对立倾向即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是各种问题、风险与挑战的产生根源。矛盾双方同一中的绝对对立与斗争以及由此引发双方力量此消彼长,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风险与挑战的发生机制。矛盾的次要方面在特定条件下突然强大起来,对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的根本性质构成了直接挑战,事物则面临着走向自己反面的重大风险。新时代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各自都是一个对立同一体,其内在的斗争性决定了风险、挑战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比如,政治领域内部“两个维护”与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之间的对立同一;意识形态领域内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各种消极社会思潮之间的对立同一等,都是矛盾的具体表现,它们所引发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均由矛盾双方斗争性引发。

第二,风险与挑战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固有常态,是实践主客体辩证法使然。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实践理解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有意识的对象性活动作用于对象即客体,改造无机界,创造出属人世界。人“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3],将自己的价值尺度作用于对象的同时,对象也在作用于人并改造着人自身。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对象性的实践主、客体之间对立统一、相互改变和相互作用,才不断地产生出各种新问题、新挑战,甚至是新的巨大风险。实践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越大,对客体的变革越深刻,客体对主体的反馈和反向作用就会越多样、越复杂,这原本就是人类实践活动自身发展的辩证法。因此,改革开放实践越深入,我们的事业越是往前发展,就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这原本是实践主客体辩证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固有常态。在实践主客体的对立统一中不断解决和化解新挑战、新风险,是实践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

第二,以度为限的底线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相互斗争,力量此消彼长。若其中一方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量变不断积累,则对矛盾中的另一方构成了巨大挑战,重大风险即酝酿来临。当这种量的变化继续积累,超过了一定的“度”即战胜了矛盾中的另一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从而走向自己的反面。可见,“度”是保持事物自身性质的“底线”。底线思维,就是要对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作出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正确研判保持事物自身性质的阈限即“度”,及早防范和化解质变的发生,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主动权。“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6]这一论述是对底线思维内涵的高度概括,对于指导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应用价值。

第四,风险与挑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之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使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本身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过程中运动发展着的。正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矛盾,迫使人类不断地去解决这两大矛盾和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具体表现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由这一主要矛盾引起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问题。它们都是新时代必然遇到、不得不克服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如不及时防范化解,则会危及我们的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新时代我国正在面临和解决的最大问题,既包括生产力层面的,也包括生产关系各个领域的问题和挑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5] 11而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平衡、不够充分,各种问题、挑战与风险因之孕育而生。

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方法论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我们认识重大风险与挑战的世界观,也是我们防范化解风险与挑战的方法论。树立问题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砥砺奋进、有效防控和化解风险,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积极一方转化,化危为机、转危为安,争取光明前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论述,深含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蕴。

第一,“两点论”的矛盾分析方法。敢于承认、揭示和直面矛盾,善于用矛盾思维、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理解和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事业,是我们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必要前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世界上所有的风险与挑战均产生于矛盾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其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一方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根本性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分析的态度,既看到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中的次要方面,以两点论的矛盾分析方法认知改革和发展中的挑战与风险。新时代方位下,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各种矛盾。比如,经济领域内部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矛盾、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的矛盾、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之间的矛盾;政治领域内部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领域内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各种消极社会思潮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中的双方,我们都必须看到,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第三,风险与挑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使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新事物否定和取代旧事物,是一个充满了坎坷、困难和挫折,螺旋式上升、曲折前进的过程。“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4]新时代实现党的这一伟大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道路绝不会一马平川,而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黑天鹅”和“灰犀牛”在所难免。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是任何力量、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的,正义必胜。但道路是曲折的,这是事物发展道路固有的辩证法。

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提前准确预见事物发展变化的“度”。人的正确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实际出发,透过复杂现象深入调查研究,察限识度,及时发现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潜在风险,方可防范“黑天鹅”事件的突发和对“灰犀牛”风险的漠视。

首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需要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能动作用。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也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8]学理论、用理论,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和预测大势,方可防范“黑天鹅”的突袭,化解“灰犀牛”做强做大,做到防微杜渐,行稳致远。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康复管理。①健康教育:阶段性健康宣教,告知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注意事项。②术前肠道管理:术前4 h禁饮、8~12 h禁食,术前一晚予果导4~6片缓泻。③疼痛管理: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PCA),疼痛难忍时予肌注盐酸哌替啶75~100 mg镇痛。④康复指导:全麻清醒后6~12 h开始协助患者行肢体主、被动活动。⑤胸管拔除:胸腔闭式引流无漏气、胸引量<100 ml/d(非血性、乳糜、脓性液)、胸片提示肺复张良好。

第三,实践第一的方法。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实践理解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第一的方法,要求我们学会在实践中洞察问题与风险的本领。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事物发展的大势、预测到可能的风险。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7]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观大势,谋长远,科学预见风险因素变化的“度”,提前谋划防范措施,才能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实践第一的方法,还要求我们必须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预案,关键要靠落实。习近平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就是把已经获得的正确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好计划、好方法作为顶层设计付诸实施,把问题和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就是在与风险挑战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以雷打不动的坚定意志,坚持底线不动摇。比如:对待台湾问题、港独问题、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我们的核心利益不容触碰。对待党内腐败问题,必须让党的纪律和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成为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的底线。对待金融风险和经济下行问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要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练好化解“灰犀牛”的内功,扎牢防范“黑天鹅”的篱笆,切实把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从博弈论角度来、看,霍克斯选择了“背叛”原文作者,通过采用归化译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了更便于理解的译本,使目的语读者能够认同其译作),但这不可避免地损害了源语文化的传递。相比之下,杨译本则更为贴近原著,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源语文化的特色,使原作者利益扩大(传递源语文化),同时激发了目的语读者对具有异域色彩的源语文化的兴趣,从而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第四,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思维方法。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是毛泽东对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的通俗表达,强调理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能动作用。列宁说过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也会变成巨大物质力量。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巨大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其次,树立忧患意识,凡事从坏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国际形势的波谲云诡,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的敏感复杂,使得“黑天鹅”事件可能随时突发。因此,我们必须要有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的先手。比如,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之类的“黑天鹅”事件,要从偶然性中意识到背后的必然性,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金融创新逐渐走向虚拟泡沫的必然结果。观大势、查细微,以如履薄冰、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才能在“黑天鹅”和“灰犀牛”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祈神时消散的桑烟,碎裂的骸骨,再一次浮现在了他的眼前。是的,这些现象,都在表示神明已经离去,神明已经抛弃了云浮!

其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需要敢于担当作为,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担当作为是党践行初心、完成使命、解决“新矛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5]1实现这个初心和使命,必然要求我们党矢志不渝,敢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千难万险,永不懈怠,以高昂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砥砺奋进,不断开拓进取。习近平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5]15我们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经风雨、见世面,在干事创业和改革开放的大风大浪中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培养斗争精神,就是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和胆魄。增强斗争本领,就是要“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好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4]

最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需要坚定“四个自信”。信心是精神动力,有信心就能敢于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有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就有了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战胜一切困难的底气。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1],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2]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朝着既定的目标砥砺前行,无往而不胜。“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也是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实践价值意蕴

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3]时代主题决定时代格局、定格时代坐标。主题即时代的主要问题,是需要时代来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时代发出的呼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对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回应时代呼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大格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实践价值意蕴。

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土壤修护研究院主办,广东瑞丰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凯米瑞化肥有限公司、广东伽雅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绿色生态环境修护联盟协办。农业农村部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寇建平,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土肥检测试验处处长田有国,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互助,中国首家土地专家医院创始人、中国首家土壤修护研究院院长曹凯,世界一带一路基金会荣誉主席祝恩福以及行业媒体、经销商近千人出席本次论坛。

第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们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大格局的基本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业。在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从容应对和化解各种问题和挑战,是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格局的基本功。改革开放伊始,面对思想僵化、迷信盛行、人民生活贫穷困苦的大问题、大挑战,邓小平以非凡的胆魄,向全党发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的呼吁,毅然决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邓小平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推动理论创新,提出走自己的路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创建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此,在这个道路上我们党披荆斩棘,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矛盾引发的各种国内国际问题和挑战的征程中砥砺奋进,战胜了种种风险和考验,取得了举世嘱目的巨大成就。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局势的风云变换,还是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的种种挑战,我们均得以成功化解和克服,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新格局。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砥砺奋进,是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新格局的基本功。

第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国共产党人越挫越勇、淬炼成钢的基本功。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在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历经无数坎坷,在危难中崛起,发展壮大到今天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掌握全国政权的大党,得益于练就了在逆境中奋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淬炼成钢的基本功。1927年右倾投降主义导致“大革命”失败,大批共产党人惨遭杀害,“党员数量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六万人急骤减少到一万多人”,党面临着被敌人彻底消灭的危险。但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党内所犯的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南昌起义,使我们党化险为夷,在绝境中拉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红色革命政权以星火燎原之势建立起来。之后,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我们党又重新陷入了生死考验的困境。经过遵义会议和爬雪山、过草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党又一次在逆境中奋起,成功克服了重大风险与挑战,开启了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到抗战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扬言用三五个月解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坚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经过艰苦决战,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自此成为了东方大国的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党从“文化大革命”的巨大挫折中走了出来,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破解改革和发展中的难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也随之发展成为了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世界上的最大执政党。纵观我们党由小到大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革命、不断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历经水与火的洗礼与考验、淬炼成钢的历史。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新时代,为了确保“钢”在“四大考验”“四种风险”的挑战面前不生锈不腐化,我们党又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我们党化解一切风险与挑战、砥砺前行、淬炼成钢的基本功必将越练越硬、越练越实。

最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实现伟大复兴的基本功。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交织,几近亡国。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日本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饱受外强凌辱和战争苦难,但一直前赴后继、砥砺前行,自强不息,克服了亡国灭族的巨大风险,推翻了“三座大山”,捍卫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文革”结束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不甘贫穷落后,以其首创精神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以天行健、君子终日乾乾的进取意志,战胜种种风险和挑战,取得巨大成就,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面对当今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从容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向全世界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忆往昔,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化解风险与挑战、砥砺奋进,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的历史。它向世人表明: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化解和战胜重大风险与挑战,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气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备的一项基本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2).

[2]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0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27(01).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1.

[7]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4.

[8]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N].人民日报,2019-03-02(01).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95.

[1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4.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基金项目: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论研究”(17YJA710012);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项目“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李世忠(1966-),男,山东淄博人,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7408( 2019) 11-0092-06

【责任编辑: 闫生金】

标签:;  ;  ;  ;  ;  ;  ;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哲学意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