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工业的地域分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地域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三角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趋势下,长三角的工业也将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在长三角提升其整体工业实力的过程中,关键是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强分工和协作,使长三角工业成为一个有机联系、互相促进的整体。本文将以1985、1990、 1995 、2000四个时点的工业行业总产值为基础,分析长三角不同工业行业的地域分工变动,为长三角工业分工与整合提供思路。
狭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以上海为中心,延伸到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南通构成的北翼,和延伸到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的南翼,这15个城市在地图上构成面向东海的“W”形,上海位于中心,南京和杭州构成次中心。广义上,可以把苏浙沪三地概括地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出于统计资料可获得性和处理的方便,下面的分析以广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来展开。
一、总体分析
经济发展将导致工业的地域分工,这种地域分工一方面意味着不同区域因要素禀赋、工业基础、战略选择、外部联系等因素的差异,形成具有不同侧重的工业结构,另一方面,地域分工的发展也意味着形成具有不同的、具有较高专业化程度的支柱行业,支柱行业数量的增加及专业化程度的加强代表着区域工业实力的提升。下面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1.基于相似系数的分析
相似系数S=∑(x[,in]x[,jn])是一个度量区域i和i间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指标,x[,in]代表产业n在区域i中的比重,x[,in]代表产业n在区域i中的比重,相似系数越接近1表示两个区域间越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区域之间越不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工,反之,如果相似系数越接近零,则表明两个地区越具有完全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工。动态地看,相似系数随时间越来越接近1意味着两个地区出现一定的产业趋同,越来越接近于0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差异化,代表了区域分工的深化。
表1反映了长江三角洲、上海、江苏、浙江与全国其他区域在不同时点上的相似系数,从中反映出以下特征:首先,长江三角洲内部各地区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上海—江苏、上海—浙江、江苏—浙江基本都成逐年下降态势,表明了江浙沪三地工业结构差异程度不断增加,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开始分化,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的分工程度增加;其次,江苏和浙江之间具有更大的相似系数,而江苏和上海、浙江和上海之间的相似系数则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因为上海主要以城市经济为主,而江苏和浙江则包含广大的农村经济。至于江苏和浙江之间的高相似系数则可能来源于两地相似的资源禀赋、初始工业基础及受到上海经济扩散的共同影响来解释;第三,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虽然不存在明显的变动趋势,但整体上2000年仍然比1985年高,说明长三角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工业结构差异程度减小,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原来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其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而原来其相对于其他区域有较高的轻工业比重。
表1 长江三角洲各地工业相似系数
年份 上海—江苏 上海—浙江 江苏—浙江 长三角—其他
19850.9434 0.9126 0.9834 0.7798
19900.8958 0.8356 0.9752 0.8755
19950.8758 0.7487 0.9591 0.8604
20000.8598 0.7640 0.9376 0.8774
注:表中数字根据中国及上海、江苏、浙江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计算得来。下面数据来源相同。
2.基于专业化行业数量的分析
下面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各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做进一步分析,专业化部门的数量及程度的增加意味着分工的加深。这里采用总产值的区位商来度量区域在工业各行业上的专业化程度,区位商大于1代表区域在这一产业上是专业化的,区位商越大则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越高。
从表中可以看到:(1)从四个时点相对于全国的专业化行业数量上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专业化行业总体上成增长趋势。其中上海从13个上升到18个,表现为持续上升的特征,江苏相对于全国专业化行业数量从14个下降到11个,但又恢复到13个,总体上略有下降,浙江相对于全国的专业化行业数量虽然具有阶段性的停滞,但总体上体现为明显上升。(2)从四个时点相对于长三角的专业化行业数量来看,上海从15个上升到19个,表现为持续上升,江苏则基本保持在14个左右,浙江从16个上升到22个,但具有较大的变动性。(3)在四个时点上,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相对于长三角的专业化行业数量都超过相对于全国的专业化行业数量,说明长三角内部的分工程度比其在全国的分工程度更深。(4)长三角作为整体,专业化行业的数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2000年的总体数量超过198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总体工业实力有所增强。
表2 长三角专业化工业行业个数
年份 上海
江苏
浙江
长三角
1985 13,15 14,14 13,1610
1990 14,18 12,15 15,2211
1995 16,17 11,14 15,1916
2000 18,19 13,14 17,2214
注:数据来源同表1,其中前一数字为相对于全国的专业化行业个数,后者为相对于长三角的专业化行业个数,长三角数字为将产值加总后得到。
从两方面来看,长三角作为一个整体,其产业升级的速度有所加强,专业化行业数量的增加也意味着其整体经济实力有较大的增长。而从长江三角洲内部各个区域来看,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程度也有所深化,这不仅体现为相似系数的缩小,而且也体现为江浙沪三地的专业化行业的数量都有所上升。长三角工业地域分工的具体特征及专业化程度的变化将在下面部分进行分析。
二、具体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变动
在众多的工业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首先必须是具有较高专业化程度的行业,用全国区位商和长三角区位商来度量其在全国和长三角的专业化程度。全国区位商和长三角区位商都小于1的行业显然是在分工中不具重要性的行业,全国区位商大于1而长三角区位商小于1的行业是本地区具有竞争优势,但在区域内优势并不十分明显的行业,如2000年上海的服装、塑料制品、机械制造、电气机械,这往往意味区域在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正在丧失或处于摆动状态。全国区位商小于1而长三角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可能仅是补充性的行业,如江苏在煤炭采选业、石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业等行业。全国区位商和长三角区位商都大于1的行业是都具有较强专业化的行业,这些行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而且区位商大于1的年份越多说明该行业的竞争力越具有一贯性,是能够持续维持的。下表是苏浙沪三地在全国范围内和长三角内部区位商都大于1, 而且在三个时点以上都保持大于1的行业。
表3 长三角专业化行业分布及全国区位商变动
行业1985 1990 1995 2000
印刷业及记录媒介的复制+0.9081.1351.2921.475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2471.6902.1031.773
化学纤维制造业-3.9352.4022.2552.460
橡胶制品业 1.3561.3251.4501.077
上 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 1.2481.6561.7461.621
海 金属制品业+1.3141.2541.5271.58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0.7611.2971.7491.86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4371.3401.5171.23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9201.5881.2261.362
仪器仪表制造
1.6471.8942.0381.588
煤气生产与供应 1.5161.7052.1631.417
江 纺织业+1.8631.7831.8591.970
苏 化学原料与制品制造业+ 1.0601.2331.2541.490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2.0821.5880.8762.027
纺织业+1.7301.9942.4202.201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1.4471.8592.1482.258
浙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3311.7451.8502.314
江 造纸及纸制品业 1.1201.1021.0501.386
家具制造业 1.0851.1070.9171.221
塑料制品业-2.3451.9531.8901.61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8001.2171.3731.431
注:其中“+”代表区位商连续增长三个时点,且2000区位商超过1985年,代表专业化程度增加;“-”代表区位商连续降低三个时点,且2000区位商低于1985年,表示专业化程度的降低;其他表示区位商变动没有明显特征。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海的工业行业变动成下列特征:(1)具有持续优势的行业数量最多,而且都集中在加工程度较深的制造业,体现了上海工业整体实力雄厚、工业体系齐全的特征,相对于江浙两地,其工业龙头地位明显。(2)从专业化程度变动来看,黑色金属冶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机械制造、仪器仪表制造方面的专业化程度都成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前两个行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体现了上海工业加重的特征。(3)虽然上海在电气机械、电子通信制造业上仍然具有相当的优势,但其专业化程度并没有明显增强的特征,且2000年的区位商均低于1985年的水平。(4)化学纤维制造仍然是上海专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但其和橡胶制品业一样在专业化程度增加上并不明显。
江苏工业行业专业化变动的特征体现为:(1)具有持续性比较优势的行业数量最少,这也与前面总体专业化行业数量的变动可以互相验证。(2)轻工业是纺织业,重工业是化学原料与制品业,在整体工业结构中比较高,其中纺织业就全国而言在1995年以前一直是产值比重最大的行业,化学原料与制品则在2—4位变动,而且其专业化程度体现为稳步增加的特征,体现了江苏工业的主要特征。(3)电子通信的专业化程度出现长时间的下降,而且至今也没有恢复到一个较高的水平。(4)实际上,服装、化学纤维、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在四个时点上的区位商也连续大于1,体现了江苏在这些行业上也具有强劲的竞争优势,但这些行业在长三角内部的工业分工中地位并不十分突出。
浙江工业也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1)浙江在轻工业领域的大多数行业都具有连续性的比较优势,其中尤其纺织业、服装及纤维制品、皮革羽绒制品方面不仅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加,而且区位商都大于2,表明了在这些行业其地位相当突出。同时在造纸、家具制造方面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在其他行业领域,浙江具有连续优势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变动则并不十分突出,塑料制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下降,电气机械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虽体现为增加态势,但并未回复到1985年的程度,说明了在这些行业虽有优势但并不突出。(3)同江苏一样,浙江也存在全部四个时点上全国区位商都大于1,但长三角区位商并不总大于1或一直小于1的行业,如化学纤维、金属制品、文教体育用品等。
三、影响地域分工的因素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的过程体现为不同地区将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初始工业结构、外部联系等形成不同的主要工业行业,地域分工不断加深,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但也存在其他因素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工业结构趋同,弱化区域之间的分工,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因素对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产业结构的升级演变
随需求结构的升级、科学技术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等,产业结构表现为不断升级演化的过程。就我国整体的工业结构而言,在1985—2000年间工业结构就表现为以下调整:(1)纺织在大部分时间一直是我国工业比重最大的行业,但其地位开始逐渐下降;(2)食品加工、食品制造、普通机械制造在总产值中的份额不断减少,其中普通机械制造的总产值比重从1985年的第3位下降到2000年的第14位;(3)化学原料及制品、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在整体工业产值的比重缓慢上升;(4)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的比重有较大上升,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比重由1985年的12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1位,电气机械制造的产值比重由第9位上升到第5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的产值比重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长三角的工业结构变动与此基本一致。
在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过程中,如果一个区域在产业调整中保持和整体一致的调整速度,则不同区域该产业在工业结构中的变动是一样的,既不会体现为专业化程度的上升,也不会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的下降。但如果一个区域具有比其他区域快得多的调整速度,如广东的电气机械和电子通信设备行业,则其专业化程度会显著上升,与其他区域的相似系数会下降,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会上升;相反,如果一个区域在产业变动中调整速度非常缓慢,则也会体现为与其他区域工业结构的相似系数下降,但其他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则并不一定会明显提高,或者换句话说,这可能意味被动锁定在分工格局中而导致的深化。
在快速发展的产业中,不同区域都面对着把握这种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各个区域都面临着释放出本区域在这些产业可能蕴含的比较优势,提升在这些产业的竞争实力,并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动机,采取多种多样的政策促进本区域产业的更快升级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但是产业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而人们对于产业变动的知识也难以完全充分,1985年广东在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上的产值不仅低于上海,也低于江苏,实际上江苏在该行业的区位商为2.082,但1998年广东在该行业的产值已接近江苏的3倍、上海的2倍。这些行业与广东相比的发展不足是由于政府认识不足还是没有采取恰当的举措?这里很难判断,但这表明完全采用一定的产业政策来面对产业升级的机遇是不充分的。
另外,即便一个区域是因为产业不能快速升级,从而被动锁定到一定的分工格局中,但如果该区域能够加强其专业化程度,仍然可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从逻辑上来看,无论地域分工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锁定,分工能够节省学习时间、加速技术积累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形成在该行业的绝对比较优势等机制仍然成立,而只要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的协调机制充分成立。浙江具有持续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只有电气机械行业是全国产值比重上升的行业,而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轻工业,但这并不排斥浙江经济所取得的瞩目成就。
2.产业的地域扩散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在这种产业的地域扩散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工业结构趋同现象。假设其他行业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随着一些行业在区域内的扩散,这些行业在高梯度地区工业结构的比重降低, 而低梯度地区则接受了一部分工业扩散,或者逐渐具备了在这些行业发展的优势。高梯度地区扩散行业比重的下降,低梯度地区扩散行业比重的上升,将使扩散行业的工业比重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减小,从而导致不同地区工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加。但这对不同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都是有益的。
从区位商的角度来看,产业的地域扩散将总体上导致区域在扩散行业的区位商上升或不变,同时高梯度地区在扩散行业的区位商将下降,而低梯度地区在扩散行业的区位商将上升。同时,由于这种地域扩散是一种空间上的资源配置优化,虽然不同区域的内部区位商会出现一定的调整,但这些行业的长三角整体的区位商将上升,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能力将增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如果将上海视为高梯度地区,江浙两地视为低梯度地区,通过对江浙沪三地长三角区位商的变动趋势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行业的扩散主要体现在纺织业、服装及纤维制品、化学纤维、金属制品、机械制造。
四、结论与建议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地域分工体现出不断深化的特征,江浙沪三地的工业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主导性行业。这种分工的深化来源于三地在工业结构升级中不同的相对调整速度。在促进长三角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和加强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在普通机械制造、化学纤维、金属制品等领域在全国建立起明显的比较优势,与这些产业从上海向江苏和浙江的扩散具有明显的关联;相反,虽然长江三角洲各区域都加强了促进电气机械、电子通信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上海在这些产业并不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使得这些产业在江苏和浙江的发展也表现得极不稳定。珠江三角洲在电气机械、电子通信等产业上之所以后来居上、快速发展,则有赖于香港向该区域的产业扩散。缺少一个具有强劲带动的龙头,却希望在整个区域形成一种普遍的优势注定是困难的。在面临新产业引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长三角的其他区域应避免利用产业政策进行过分竞争,产业在空间上的有序推进将更有利于长三角整体竞争力上升,而长三角整体竞争力的上升也将惠及其他区域。
2.江苏和浙江可以根据其在长三角的内部分工中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来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面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先见地认为某些产业的发展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更重要的作用,而实际上不仅识别这些产业是困难的,而且不考虑本区域在整体分工中的地位而希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也是困难的。相反,基于区域分工的产业推动可以更好地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浙江为例,其并没有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电子通信制造业等产业上取得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其通过纺织、服装、皮革羽绒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等产业的发展,仍然使浙江成为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省份之一。
3.在促进地域分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从关联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可能比通过孤立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更为有效。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可以通过技术上、信息上、专用劳动力、销售市场等渠道来推动临近产业竞争优势的生成,而试图在关联性不强的产业上形成竞争优势可能要面对更大的困难。在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分工中,上海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行业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关联性较强的行业,浙江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也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皮革羽绒制品等关联性行业。这种关联性产业在区域内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象决非仅是一种偶然。
4.促进区域间要素和产品流动的一体化举措比直接基于工业发展的措施更有助于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间的有效分工。在面对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时,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直接提高产业升级的速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面临相当大的挑战。一方面,完全判断长三角不同地域应担负何种工业分工是极其困难的,会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来推动长三角的工业地域分工和产业结构升级,也可能对资源配置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如利用财政支持来推动特定产业的发展可能减少财政资金在其他方面的运用。而在要素和产品充分流动的情况下,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可以更快体现出其发展潜力,为实行积极的工业分工和结构升级提供启示,同时,要素和产品流动的一体化举措将增强市场试错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纠正政策实施中的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