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群众体育的发展看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_全民健身论文

从国外群众体育的发展看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_全民健身论文

从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看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我论文,大众论文,全民论文,国外论文,健身运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介绍了大众体育思想、国外大众体育的兴起与发展状况及其对策和措施,指出了我国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推动我国健身运动的基本任务。

关键词 大众体育 健康 全民健康

From Overseas Public Sports Development Looking at

"The National Keep—Fit Plan"in China

Qu Xiao—f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t.Shantou Univ.Shantou,515063)

Abstract Introduced the theories of popularized sportsand their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verseas.Indicated thesolution necessary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NationalKeep—fit Plan"in China.It also put forward the basic stepswhich woul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lutionhere in China.

Key words Popularized sports,Health,The National Keep—fit Plan

1 大众体育——国际体育新潮流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体育是一切教养的基础。19世纪末顾拜旦首先提出“一切体育为大众”的口号,从而奠定了欧洲大众体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的生活、劳动、娱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发现,创造财富与劳动分工可分割开来。这就导致了手工艺者、文人、政治家等多种社会分工,这些人不在守田耕地,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工艺作为谋生的手段。在这个时代人们支配时间的观念有了转变,将自己的生活与季节、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改变了以前的游牧生活方式,从而引入了休闲观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指出,休闲是文明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许多古希腊人都强调身、心合一的观念。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众体育的雏型逐步形成。

本世纪60年代,随着生产技术革命导致的“文明病”的出现,以鼓励全民健身为宗旨的“大众体育”浪潮,在工业发达国家不断兴起,并逐渐形成国际化的潮流。振兴大众体育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已成为一项最优先考虑的政治课题,在观念上由以前的“体育为少数人”变为“体育为全体大众”,并将体育定义为“是全体国民的权力,它影响着国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出“体育是一项公众服务,应将它理解为既是一种社会福利,又是一种文化价值,各级政府都需考虑到公众对它的需要”。

1.1 国外大众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西文许多政治家认识到,人口急剧老化,国民医疗费的无限增加,工业革命带来的运动不足的“文明病”不断加重,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和营养不平衡造成的疾病率明显升高,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已产生深刻的影响。而通过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促使每个社会成员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积极、自觉地投入体育运动,对国家来说是最能补偿的投资。

1964年国际运动与体育理事会发布《体育运动宣言》,明确指出“每个人都有从事体育的权力”。1966年欧洲理事会提出了不分性别、年龄、人种、阶层、居住环境、身心状况,所有人都投入体育运动中去的大众体育观念。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主要任务是“促进发展大众体育”。此后,独立的有组织的国际大众体育运动逐渐形成,从而导致出现许多超过传统体育运动范围的体育锻炼形式。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把这一运动称为“与国际体育大家庭,首先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生冲突的最强大的社会现象”。但到70年代末,国际奥委会转变了态度,开始积极投入大众体育运动,向组织大众体育活动的机构提供财政援助,并于1985年成立了大众体育运动委员会,宗旨是“扩大活动范围,探索新的发展前景和新的平衡,更全面地满足所有人和每个人的欲望。”

进入80年代后,发达工业国家为了在21世纪成为健康国家而制定了具体的体育方针政策,建立了有关的法律基础,并会同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大众体育发展大纲”。1981年,大众体育的国际性组织——各国体育总会国际会议成立,到1989年,该组织成员国已有40多个。1993年6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签署了双方合作备忘录,指出“双方合作的核心目标,是全民体育和全民健康”。

目前,大众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已日益巩固。社会学家预言,21世纪人的体育权将得到更明确的承认。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深入发展,体力劳动时间相对地缩短,收入增加,余暇时间延长,文明病更加蔓延,体育运动的意义将显得更为重要,人们从事体育运动将成为一种神圣的权力。

1.2 发达国家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

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问题,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政府向公民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实施。

英国各居民区体育俱乐部约15万个,有50%以上的人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大多数英国人已经认识到,体育是促使全体国民团结一致,进而团结整个民族、社会的巨大力量。

澳大利亚政府考虑到国民健康的需要,余暇时间增多和振兴竞技体育,发表了《国家的体育、余暇计划指标》,以及《有规律进行身体锻炼的经济效益》报告书,极力强调进行体育运动的经济效益。

美国更是极为重视青少年的体力振兴,在它的《健康公民2000》报告中规定,到2000年,作为优先发展的方面有“增进健康”、“保护健康”、“预防疾病服务”等几个方面22个项目。其中有一条是,2000年以前美国6岁以上的国民中,30%以上要做到每天参加30分钟以上的轻度(约消耗1000卡热量)或中等强度的运动;80%的人要了解体育和健康常识。规划对全国体育设施建设提出的指标是:2000年每25000人至少拥有一座游泳池,每1000人拥有1英里跑道。

1991年,瑞典体联下辖的61个体育协会已建立了4.5万个体育俱乐部,有250万人成为俱乐部成员,占总人口的1/4以上。1991年,南朝鲜制定的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对大众体育工作提出的目标是:在居民区广泛建立俱乐部,把体育人口从目前的不到27%提高到40%。1992年,瑞士73个单项体育协会拥有会员33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2%。1994年,法国参加俱乐部定期锻炼的人数已占总人口的近1/5。

2 国外发展大众体育的对策与措施

2.1 健全机构,完善立法,统一领导

为了使大众体育广泛持久地开展,许多国家建立了相应的体育组织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1983年3月,澳大利亚成立“体育·余暇·观光部”时,霍克总理在讲演中解释道,成立这个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国民因不健康而造成的严重财政负担。80年代末,美国专门成立了“总统健康和体育委员会”,其职能是唤起民众重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学校、工厂、政府部门、娱乐休闲机构和体育与青年组织,加强健身与体育的发展。美国的大众体育机构很多,著名的机构有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美国健康、体育、舞蹈联合会,天主教青年组织,全国残疾人体育协会等。美国早在19世纪中期,就进行了体育立法。1866年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公共教育必须包括体育课的法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体育立法,之后又有许多地方立法。1919年,美国国会提出《体育法案》,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体育立法。70年代后,美国除《业余体育法》外,还颁布了诸如妇女体育、体育新闻、残疾人体育、制止体育暴力、体育教育等方面的体育法规。

日本则通过全国性的体育组织—业余体育协会,以及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设立的地方组织,统一全国各种大众体育活动。1972年,日本保健体育审议会提出了根据区域和人口的数量配置一定的体育运动设施的规定。之后,又出台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法令,并在《城市公园法》、《自然公园法》中规定,要允许群众在其中进行体育锻炼。

2.2 发挥媒介宣传作用,扩大影响

许多国家为推动大众体育的开展,都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电影和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持久宣传,以使国民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了解体育锻炼的常识和方法。在美国,每年出版近1200种有关体育健身和竞技运动的图书,出版300多种体育杂志,3家全国性电视台(ABC、NBC、CBC)全年用于播放体育节目的时间为1500小时。另外,为扩大宣传效果,一些国家名人、显要均参与各种宣传活动。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亲自参加美国跑步与健身协会发起的全国性跑步、竞走、散步活动,并将9月10日定为美国“跑步与健康日”。现任总统克林顿则是身体力行,坚持健身跑步,并通过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为加强宣传效果,发达国家根据各个时期的国情,提出了旗帜鲜明的口号。美国80年代提出的口号是“与其依赖药物不如依靠体育锻炼”,德国的宣传口号是“大家共同锻炼”,法国的口号是“为心脏健康而锻炼”,澳大利亚的口号是“体育锻炼能改变你的家庭生活”。

2.3 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推广大众体育

大众体育的锻炼形式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有全面发展练习、运动竞赛、户外和积极休息活动、健美练习等。如80年代初,澳大利亚推行“找30分钟”活动,号召全国每人每天抽30分钟进行积极性的休息。瑞典则在疗养地和夏令营推行“休息时增强你的体质”运动。法国大众体育推行“3个8运动”,即自由泳80米、跑800米、步行8000米。比利时推行“每家1公里”活动,即每个家庭成员都参加跑步,总长不少于1公里。1987年日本开始举办“体育与余暇活动节”进行多种比赛活动,愿意参加者自由报名,其中16个项目限制年龄:男40岁以上,女35岁以上,以鼓励中老年人参加。

美国保健体育娱乐联合会1980年开发出“有关健康的体力测验(HRPFT)”,并以此为标准测验。HRPFT从青少年维持和增进健康这一观点出发,提出5个项目,如1英里跑(心肺耐力)、座位体前屈(柔韧性)、悬垂(上肢肌力)、膝上举(腹肌)、体脂肪(肥胖度)等。为推进上述体力测验的开展,1987年2月美国“总统体育运动审议会(PCPFS)”与前苏联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协议签署了《美苏青少年体力测验交换计划》,双方互以对方标准进行测验,已在美国学校中的5.3万人和苏联的1000万青少年中分别进行了体力测验。

2.4 多渠道筹集经费,扩建体育设施

经费问题一直是各国开展体育活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筹资办法。日本负责大众体育发展和场馆建设的业余体协,资金主要来自3个方面:政府拨款、各单项协会上缴经费和企业赞助费及本身的收入(会费、门票收入等)。其中,政府拨款约占体协经费的1/4,其余3/4则靠赞助、会费收入等自筹。80年代中期,日本已拥有30万个体育场馆,平均每400人拥有一个体育设施,体育人口已接近70%。德国体联的收入,主要包括俱乐部会费(占30%)、体育彩票(30—35%)、体育赞助、体育广告收入等,1989年德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超过4平方米。

美国的体育场馆数量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约为14平方米。1991年,美国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64%,全国平均每天有2560万人去健身中心锻炼。美国体育基本上得不到政府的财政资助,主要靠俱乐部会费、体育彩票、体育广告、企业赞助、体育基金会等形式筹集。

3 借鉴国外经验,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

我国政府对国民健康一直给予高度重视,从50年代借鉴前苏联的“劳卫制”到目前推行的“体育锻炼标准”,都反映出不同时代对国民体质的要求。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国民体质健康问题被提高到更高层次来认识,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步骤,争取到2000年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赶上世界发达国家。

由于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刚刚起步,大众体育发展状况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资金投入、场地运用、体育人口数量方面还不尽人意。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来发展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大众体育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指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贵在全民参与,要加强对全民健身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给体育的拨款应有明确的比例和增长幅度,并提倡谁投资谁收益的新机制,要改变过去“一手软,一手硬”,即竞技体育硬、群众体育软的状况。要面向社会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建立全民健身基金会,发行全民健身奖券,与市场经济接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倡导国民树立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应在国民中培养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强化公民参加体育的意识和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体育是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组成部分的观念、自我健康投资观念、科学健身观念。要利用新闻媒介加强对大众体育的宣传,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出版一批指导人们进行科学锻炼的系列图书和音像制品,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建立广泛的大众体育管理网络,发挥群众体育团体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设立多种项目、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群众体育协会、俱乐部,形成覆盖面广、包容量大、适应性强的新型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有效地组织和科学地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结合我国国情,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医学、保健、养生、康复等宝贵遗产,积极推广导引、武术、气功活动。多渠道筹集资金,除政府拨款外,还可采用社会集资、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改善体育投资环境。增加大众体育活动场地的投资和建设,提倡并鼓励社会和个人投资建设大众体育场地设施,提高现有场地设施的利用效率。各种场地设施均向社会开放,合理收费。有计划地在大中城市开辟一批体育公园、健身园地,落实国家关于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和学校体育设施定额的规定。要注意加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全民健身计划”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要发动社会各方面和家长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学校体育除了贯彻全民健身有关条例外,还要对儿童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使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终身受益。同时,还要抓好农村的体育工作,农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决定着我国国民体质与健康的整体水平,要把农民的体质与健康问题作为农村社会发展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

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科学锻炼的指导,混淆娱乐与健身的概念,认为参与一些娱乐活动就达到了健身的目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说明我们在科学锻炼知识的宣传和推广上还有待改进。第二,群众性低消费健身场所较少。目前,各大中城市兴建了不少健身娱乐场所,但大多属于高消费场所,工薪阶层难以经常光顾,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主体被排斥在外。第三,适合大中城市体育活动空间狭小和设备不足状况的健身方法还不够多。第四,农村地区的健身意识较差。应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进行健身意识的宣传,逐步使广大农民加强体育健身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扩大我国的体育人口。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性大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以及休闲和全民健身的需要,体育将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展大众体育,关系到我国亿万人民的健康,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我国已颁布《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大众体育运动的法律保障和奋斗的目标。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为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对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1997—05—10)

汕东大学体育教学部,515063

标签:;  ;  ;  ;  

从国外群众体育的发展看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_全民健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