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论文_陈荣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荣复医院 416000)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2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在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上均分别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上疗效相当,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但齐拉西酮具有更高的用药安全性,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齐拉西酮;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具有迁延性、高复发、高致残等特点,临床症状为情感迟钝与思维絮乱,且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对周边事物缺乏兴趣,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目前,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现阶段,临床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用药标准。鉴于此,本研究分别采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18~50岁,平均(32.15±4.24)岁;病程1~52个月,平均(18.47±3.45)个月。研究组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18~50岁,平均(33.15±4.55)岁;病程1~49个月,平均(18.59±3.50)个月。纳入标准:均为成年患者,且年龄不宜超过50岁;30d内未服用抗精神病相关药物;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对相关药物过敏者;妊娠,或哺乳者;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规格:1mg/片),初始剂量1mg/d,再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加量至4.0~6.0mg/d,疗程8周。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78,规格:20mg/片),初始剂量40mg/d,再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加量至80~160mg/d,疗程8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3.1症状评分

主要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评分越低,表明其症状越好。

1.3.2生活质量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1.3.3临床疗效

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显效:PANSS减分率≥50%;有效:PANSS减分率25%~49%;无效:PANSS减分率<25%。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1.3.4不良反应

统计两组椎体外系反应、头痛头晕、体质量改变、失眠焦虑以及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对比分别行χ2及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PANSS量表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s,分)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临床上主要以情感迟钝和絮乱的思维为主要表现,常见的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偏执、困惑、怀疑、情绪障碍等,不仅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2]。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医学观点有所改善,但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现阶段仍然无法充分阐述。故目前仍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再辅以相应的干预措施。

临床在急性阶段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在慢性阶段以“心理社会康复措施”为主。目前,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分为典型与非典型两种[3]。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以“氯丙嗪”为代表,因疗效谱性的局限与各种突出的不良反应而应用受限。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均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因其受体作用的重要特征是对5-HT2和D2受体阻断的比率高而备受关注。其中,利培酮为苯并异恶唑的衍生物,是临床比较典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强有力的D2拮抗剂,可以很好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已被证实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比较理想药物之一[4]。而齐拉西酮属于苯异噻唑哌嗪类衍生物,是一种具有明显神经药理学特点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药理作用是通过强效阻断D2、激动5-HT回收,迅速控制激越症状,并且齐拉西酮中5-HT/D2的受体亲和率比传统常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更高,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症状进一步得到改善,使其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升。此外,齐拉西酮对胆碱能受体、组胺受体及肾上腺素受体仅有轻度的亲和性,因而在用药的过程中通常不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泌乳素改变以及认知障碍等,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齐拉西酮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为QT间期延长,因而应注意检查心电图情况,以对药物进行调整,以进一步提升用药安全性[5]。

本组研究中,两组在PANSS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上疗效相当,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但齐拉西酮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学成,胡光涛,朱艳等.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1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7):2862-2864.

[2]常余善,尤加永,孙凯等.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769-1771.

[3]凌洁,冯影霞,谭东升等.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5):380-381.

[4]王明进,张宗顺,寻广磊等.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4):10-13.

[5]胡军锋.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8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4):97-99.

论文作者:陈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论文_陈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