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法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应用_幼儿园教师论文

图解法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应用_幼儿园教师论文

图示法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示论文,幼儿园论文,活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生活活动,主要指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离园等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指导幼儿生活活动,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自理能力,我们运用图示法,为幼儿创设情境,指导幼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图示法就是将生活活动的某一具体目标、内容,设计成相应的图案、图表等,让幼儿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图示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便于幼儿领会,利于幼儿记住,从而更好地落实生活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活动的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图示。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单个图示。是将生活活动内容设计成单一形象的图案,让幼儿明确做什么、怎样做。这类图示适用于小班。

例如,要小班幼儿能有序地喝水、洗手,是一件不易事,根据他们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们在水桶前、水池边,贴上了一排可爱的“小脚印”单个图示。幼儿很喜欢形象生动的小脚印,喝水、洗手时,总爱把自己的脚踩在“小脚印”上。这样,争先拥挤的现象没有了,幼儿逐步养成了自然有序的排队习惯。

又如,让小班幼儿整齐摆放椅子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针对这一情况,在幼儿摆放椅子的地方,我们用短直线单个图示来帮助幼儿确定椅子的位置。这样,幼儿能根据图案的提示,很快摆好椅子,减少了等待的时间。

2.流程图示。生活活动有些内容往往包含几个步骤、并有一定先后程序。于是我们就用流程图示将某一内容的全部过程反映在图示上,这就让幼儿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一步骤如何做。

如,学习折叠衣服,单凭教师的示范讲解,幼儿还很难掌握,我们将折叠衣服的步骤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贴在叠放衣服的地方,幼儿每天可边看图示边练习。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折叠衣服的方法,还养成了及时将衣服折叠整齐的良好习惯。

再如,午睡时,幼儿经常忘记铺被、脱衣的次序,我们就将这一过程绘成流程图,贴在午睡室中。幼儿进午睡室后看着图示,先铺被,后脱衣服,再叠放整齐,安静而有序。一段时间后,幼儿便自然而然形成了习惯。

又如,午餐后,常常有幼儿不是碗筷没放好,就是忘了漱口或擦脸,我们就在放碗、漱口处贴上组合图示,提醒幼儿用餐后先要放碗筷、再漱口、擦脸。通过流程图示的提醒,幼儿做事有条理了,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增强。

3.组合图示。有时候生活活动的内容较多,需要幼儿同时做几件事,我们就把所做的事情组合在一张图上,设计成组合图示,提醒幼儿什么时候该做哪几件事,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条理性和自理能力。

中、大班的值日生工作内容较多,幼儿往往不能一下子明白自己的职责,于是,我们就绘制了一张清晰的“值日生分工图”。图上标示着三位值日生的不同值日内容。做值日生时,幼儿只需看看图示就能明确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用老师反复提醒。

在离园时,有些幼儿不是忘了放椅子,就是忘了拿自己的衣服,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我们在教室门口贴上了一幅“离园四件事”的组合图示——放玩具、摆椅子、整理学具柜、取衣服。要求幼儿离园前看一看、想一想:“四件事都做了吗?”以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图示法使幼儿明确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生活活动规范落到了实处,幼儿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标签:;  

图解法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应用_幼儿园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