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追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按劳分配论文,生产要素论文,公平论文,分配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F045.4,046.3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经济公平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目标。然而,如何把效率与公平协调一致,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难题。党的十五大提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提出了新的思路,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意义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在收入分配中实现效率与公平,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首先要明确效率与公平的涵义及其关系。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配置。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效率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反映的是生产中耗费的经济资源与生产出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对比关系,其衡量标准是投入与产出之比或生产率的高低,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同样或更少的投入,可以得到更多的产出即效率的提高。阿瑟·奥肯指出“所谓效率即是多多益善。但这个‘多’须在人们所愿购买的范围内。”由此可见,效率还必须以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符合社会需要为前提,否则生产得越多,浪费越大。市场经济中的效率要求以尽量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取得尽可能多的效益,即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
公平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因为它同主体价值有关,它体现着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的价值判断。恩格斯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所以,关于永恒的公平的观念不仅是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同时,公平又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同是否有利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尤其同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公平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它呢?我们认为公平就是公正、平等,公平的概念应当从 3个层次来理解。第一,是政治上的公平,它是指政治权利的平等,规则的平等,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是经济上的平等,它是指参与经济竞争的机会平等,竞争过程的平等以及收入分配的平等;第三,是伦理上的公平,它是指人格上的平等,无论个人的经济状况如何、政治地位如何,个人尊严和价值是同等的,也就是作为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平等的。
我们这里所讲的公平是经济公平,主要指社会收入分配的公正和平等。现代社会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指人们在取得收入的机会和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生产性努力而相应地获得收入,一般来说应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取得收入的机会均等。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同等的通过自己努力而取得收入的机会和权利,排除任何特权、优惠、垄断等不平等因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第二,分配尺度统一。公平的尺度就是公平的内容。对每一个人按同样的尺度进行收入分配,同工同酬。第三,公平分配必须消灭剥削。如果存在无偿占有、不劳而获,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分配也就不公平。第四,分配公平不是分配结果均等。公平不等于平均,平均主义的分配是收入分配不公平。因为“收入均等化”使工作能力强、效率高、贡献大的人与工作能力差、效率低、贡献小的人获得相同的收入,这是不公平的。第五,收入差距适当。由于不同的人存在先天和后天的差别,即使同等的机会、同样的尺度,也会产生收入差别,因此公平并不否认差别。但这种差别不能太大,必须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可以容忍的差别。要防止两极分化,贫富悬殊。
第4个方面已经达成共识,而且也是肯定能够实现的,但其他4点则很难实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随着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收入不平等,甚至贫富两极分化。经济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按资产所有权分配,这是经济不公平的重要表现。这种分配不公,虽然有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作用,即有助于生产资料的充分有效地利用,但也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第二,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供求起伏波动,价格频繁涨落,存在多种差价,竞争异常激烈,这些复杂多变的情况都在影响着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决定和调节着个人收入的高低,会产生巨额风险收入、机会收入,形成较大的收入差距,甚至引起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这是社会收入不公的突出表现。第三,市场竞争虽然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效率的提高,但竞争可能产生垄断,垄断会形成巨额收益,这又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表现。第四,对于社会上已存在的贫富差别,市场经济本身不仅不能消除,反而还有可能扩大。因为拥有资产越多的人,经济实力越强,竞争力越强,获得的收益越多;越富有的人,越有条件提高生产经营能力,从而取得更多的收入。这就是市场经济收入分配中的“马太效应”,穷的越穷,富的越富。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市场经济本身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率,但自身不能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不能自动实现分配公平。
市场经济是效率优先经济,因为市场经济运行的首要目标是经济效率,而不是分配公平。市场经济的功能总的来说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宏观合理配置和微观有效使用,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市场经济的各种普遍规律,市场机制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率而发挥作用,市场经济也的确能够带来经济的高效率。对商品生产经营者来说,效率就是生命。只有不断提高经济效率,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生产投入多而产出少,产品质次价高,经济效率低下,在市场上必然没有竞争力,产品必然无人问津,经营必然亏损,结果必然破产倒闭。市场经济迫使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竭尽全力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是不是就意味着市场经济就不要公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实行的是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平等竞争,本质上反对任何特权、独占、垄断和歧视,这些都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客观要求。只有这样,市场机制才能真正做到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场机制产生严重的社会不公,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分配公平存在着矛盾。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就必须解决这对矛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二
邓小平同志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效率,又要有公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尺度呢?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党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落后的旧中国取得胜利的,严重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导致了对社会公平的特殊理解,公平变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公平这一历史性的选择,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了因生产资料使用程度的差别而产生的贫富对立现象,解决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普遍失业、恶性通货膨胀和人民生活没有保障等问题。但由于没有及时调整社会目标体系,在经济关系上奉行“一大二公三纯”的原则;在分配关系上搞“大体平均,略有差别”;在劳动制度上实行“低工资多就业”政策,使平均主义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原则。结果使许多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的劳动价值难以通过分配结果得以体现,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经济活力的严重衰退和经济效率的普遍低下。
在社会主义新的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把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提高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高度,改革开放以后,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经济思想,我国对个人分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使发展生产力和效率原则获得优先认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效率高、竞争力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使人们的收入拉开了挡次,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经济不公平现象。效率原则的出现本身包含着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出现了社会整体分配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能接受的合理的收入差距问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我国第三代领导人继承前人事业,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明确了现阶段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又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现阶段在实际运行中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报告进一步提出:“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
十五大报告确立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它包括以下 3个方面的含义。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按劳分配在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又不平衡,决定了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必须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都决定了除按劳分配这种主要分配方式外,还要以经营、技术、资本取得收入。
2.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初级阶段在分配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就是允许属于个人的资金或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承认资产收益和资本收益的合法性,这是十五大在收入分配制度中的一大发展,也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与我国国情的。在市场经济中,不仅产品作为商品,通过流通进入消费,而且生产要素也要表现为商品,通过流通进入生产过程,市场也因此起着配置资源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它们组成了市场体系。只有把它们纳入到分配体系中来才能提高效率。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大的难点就是它是否会导致或者加剧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出现“马太效应”。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可以防止其发生的。从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及条件来看,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虽然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小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存在着分化的趋势,但这只是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分化,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出现了典型意义上的两极分化。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是归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和支配,广大劳动者很少占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为生。这种社会生产资料占有的极其不合理、不平衡,决定了人们参与市场竞争及其社会分配的机会也必然是不合理、不平衡的。由于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资本家支付经劳动者仅仅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收益,而其他绝大部分新价值,则根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在资本所有者之间进行按资分配。这里,不管是资本收益分配还是工资收益分配,都没有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但分配的结果却是工资按算术级数增长,资本按几何级数增长,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从两极分化产生的过程来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是两极分化的产生前提和根源。市场机制及按资分配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只有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结合起来,才会起到两极分化的催化剂作用。
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表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于“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那么,就要求建立与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由此看来,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适应我国经济制度的。“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
3.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就是要求市场在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要求收入水平按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决定。坚持效率优先并不是要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效率优先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点。同时要兼顾公平,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化。
三
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那么,在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怎样才能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兼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实行“两个转变”,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市场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根本途径
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高效经济,计划经济是低效经济;集约型增长方式是高效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低效型增长方式。中国要提高经济效率,必须走以市场为配置资源方式和以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的发展道路。这“两个转变”的实现,不仅能带来中国经济现在和将来持续、快速、高效发展,而且有助于缓解我国现在出现的收入高低悬殊的现象。目前,我国产生的过大的收入差距,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于“双轨制”、政企不分、体制不完善等,为权钱交易、寻租行为、腐败现象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引起严重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市场体系。这个体系由5大骨干市场即上游的资金市场、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 中游的一般生产资料市场,下游的生活资料市场构成。其中上游市场的3 种生产要素互为商品,只让渡使用权,不出卖所有权。又因为使用有一定的期限,它们的价格总是表现为一定期限的价格,实际是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V+M的分配关系。而这种分配关系不仅作为要素使用权的价格,还由此实现所有权。也就是说,如果要素市场不健全,要素价格不合理,社会主义公有制就不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它们对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公有制是实现经济公平的基本保证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上的作用之所以会导致商品生产经营者两极分化,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所得之分配欠公平合理”(凯恩斯语),除了市场自身缺陷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私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正是纠正市场造成的收入悬殊,实现分配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十五大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这里所确立的股份制形式不仅是效率实现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实现公平的有效形式,是实现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股份制可以大大加速社会资本的集中过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积累的新的强有力的杠杆和最发达的现代信用之一。股份制在发展形态上的生产化、资本社会化的趋势,使私有财产权受到了限制,从而减轻了个人对企业命运的决定性,使企业以稳定的组织形式具有了独立于个人之外的法人地位。另一方面,股份制实行有限责任原则,形成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和风险有限,同时也减弱了私人对公司行为的责任和干涉,股份制本身体现了生产的社会化、资本的社会化、经营管理的社会化、收益分享的社会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合理的宏观调控是协调、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主要手段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更多的要体现效率,而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要更多地体现公平。为了使社会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得到合理调节,主要依靠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主要的对策有:(1 )尽快建立合理的工资形成机制,理顺分配关系,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2)适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改进和增强个人所得税征管。 邓小平同志说:“对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税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调节收入差距过大、实现公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平的重要措施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风险经济,本身并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必然产生贫富两极分化。为了减少社会贫困,实现经济公平,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就必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帮助人们渡过由于失业、年老、疾病、生育、工伤和死亡等造成的困难,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性规定和措施。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必须遵循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本身,也要贯彻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保障的不同项目,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程度有所区别。例如,社会救济主要体现公平原则,而社会保障则遵循效率原则。
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还必须加强法制,保护合法致富,取缔非法收入,必须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惩治和杜绝权力致富的现象。
* 收稿日期:1997—10—20.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 两极分化论文; 按生产要素分配论文; 按劳分配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公平原则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