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分歧对北约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分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是美欧盟友关系的柱石和载体。当时由于苏联和华约集团的
存在,大敌当前,北约基础牢固,美欧关系极为密切。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解体和华
约解散,北约作为联系美欧的战略纽带趋于松散,美欧矛盾突显和上升。北约面临着未
来发展和自我重新定位的选择。“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布什政府大搞单边主义,提出和实施“先发制人”战略,加速推进单极独霸世界的目标,严重冲击了国际政治、安全体系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也严重损害了欧盟各国的根本利益,双方矛盾进一步深化和激化,美欧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逆变。
一
近年来,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外交领域,美欧之间产生了诸多在冷战时期不可能产
生的深层矛盾,以致美欧关系基本柱石开始动摇,美欧联盟出现了历史性的、难以弥合
的裂痕。其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一)关于世界走向及其战略格局定位上的根本分歧
世界是走向单边主义还是多边主义;是走向集体治理还是强权独霸;是走向国际法制
还是由超强驾凌与国际法之上,横行无忌,一句话,是走向单极世界,还是多极世界,
这是美欧矛盾和分歧的核心和焦点。欧洲主张建立一个以现有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为
基础的、国家间合作的世界秩序,而美国却崇尚实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维持其一超
地位。美国著名政论家罗伯特·卡根评论说,美国认为冷战后仍然是一个无政府状态的
世界,什么国际法、国际协定都靠不住,确保美国自由和安全的只能是拥有和使用军事
力量。而欧洲憧憬的是一个康德式的实现“永久和平”的世界。欧洲人主张建立稳定与
公正的国际秩序——一切都通过相应的机构、规则来进行,即国际关系法制化的世界。
卡根称:“美国越来越喜欢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不大喜欢与其他国家合作来寻求共同目标,更容易怀疑国际法,更愿意在他们认为必要时,不受限制地行事……,而欧洲则更加迅速地求助于国际法、国际公约和国际舆论来对争端做出裁决。”(注:《强者与弱者》载于《政策评论》2002年6—7月号。)美欧围绕单边与多边和是否尊重国际法制之争集中反映在对待联合国的态度上。欧盟主张维护联合国的权威,确保其在处理国际问题中的主导作用。美国对联合国采取实用主义和藐视的态度,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联合国或利用之,或架空之,或绕开、否定之。美欧分歧的突出表现就是伊拉克战争问题。大多数欧洲国家不同意美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伊拉克动武,德、法、比利时对美国提出的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保护北约成员国土耳其的动议行使了否决权,发生了北约多年来遇到的最严重的危机。欧洲人认为联合国是二战后最具权威性和广泛代表性的全球政府间组织,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联合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共同问题,如裁军问题、难民问题、非殖民化问题、贫困问题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制定了大量规范国际关系的法规;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权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并强调世界宪兵只能由联合国安理会来承担。世界正处于两极秩序解体后的过渡,伊拉克问题将建立怎样的国际新秩序问题突出地摆到国际社会面前。谋求绝对霸权,建立一个美国一家说了算的单极世界是布什政府的终极追求目标。“9·11”事件后美国战略的调整就是为这一目标铺平道路。布什政府在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宣示:如果有必要,美国“会毫不犹豫地单独采取行动”,“先发制人”。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称,“根据自我评价,美国自认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根本不需要欧洲盟友的建议,也无须太顾及其他国家的利益……。只有布什政府认为生效或已经签定的条约对美国有好处,它才去兑现。”欧洲推崇联合国的权威性,实质上是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独揽主导权的挑战。
(二)不同的安全理念和不同的安全政策
在安全理念方面,美国认为“美国面临很多威胁,它们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从
大规模战争到匿名的恐怖威胁。”(注:《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认为恐怖主义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内对其安全的最大威胁,应采用最严厉的手段坚决打击。美国按照自身的利益和标准把国际社会划分成善与恶两类。提出“邪恶轴心”论。认为凭借其强大实力就足以制服恐怖主义。美国崇尚武力,“先发制人”理论就是武力至上理论,把使用武力作为扩张势力范围的必要手段。《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现在正是重申军事实力的核心作用之时”。为此,美竭力谋求军事绝对优势,以确保本国的绝对安全和对外动武的绝对成功。“9·11”事件之后,美国大幅增加军费投入。2002财年军费高达3372亿美元,2003财年美军费预算猛增至3786亿美元,实增12.3%,为21年来增幅之最。欧盟与之相反。欧盟的安全观念中非军事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分量和地位提升。欧洲国家认为冷战后世界不再有尖锐的意识形态冲突和大规模的军事竞争,因此必须避免用善恶论分裂世界或刻意寻找敌国。欧洲国家一方面赞成严厉打击恐怖主义,同时也认为应当尽力解决产生恐怖主义的源头,否则恐怖主义会愈演愈烈。欧洲国家认为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民族矛盾激化、国家解体造成地区的不稳定和动荡,有组织犯罪、瘟疫、环境被破坏等都将成为世界安全的新威胁,也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之一。欧洲国家在打恐的方式方法上与美国也不一样,他们认为,应该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多边形式解决争端,而军事解决只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的最后手段,需要极其慎重,因此没有必要增加军费。北约其他成员国对军事的投入与美国差距悬殊。北约长期确立的标准是:成员国必须将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用于国防。目前,只有美国等个别国家超过了这个标准。大多数欧洲盟国只是满足北约所确立的加入该联盟的最低标准: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投入国防领域。美国尤其对法德两国的军费支出表示不满
。对此,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则表示,欧洲“不追随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不应有增加军
费的压力”。针对美奉行“实力至上”的原则,欧洲提出“发展至上”的思想,并将这
一思想贯彻到实际中。欧洲的发展援助超过美国4倍,占世界非军事发展援助的70%左右
;欧盟成员国和候选国参加了大量的国际维和行动,它们对国际维和的贡献,相当于美
国的10倍。
(三)北约发展问题上利益不同
近年来,在北约如何发展、北约是否“全球化”问题上欧洲成员国同美国龃龉不断。
欧洲更加重视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不同意美国的北约全球化的战略。无论美国如何强
调北约的“欧洲利益”,欧洲都很清楚,美国始终把北约当作控制欧洲并为其全球霸权
服务的工具,美国意欲使北约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超出北约的范围。欧洲盟国对北约在新
形势下应扮演什么角色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北约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控制下扮演某种“
技术性”角色。法国总统希拉克强调的是北约与欧洲防务的“一致性”。他认为,双方
的作用应互补,欧洲人必须从欧洲的安全利益出发考虑北约问题;欧洲成员国在北约东
扩问题上也同美国存有一些分歧。美国主张北约无限制地东扩,并把新成员国封为代表
欧洲未来的“新欧洲”,将其作为制衡“老欧洲”和加强美国对北约的主导的工具。欧
洲国家对大规模东扩顾虑重重。首先,它们担心东扩进度过快,将把东欧国家之间尚未
解决的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带入北约,加剧其内部的复杂形势。其次,东扩需要的大量
开支有可能使一些相对“贫穷”的新成员难堪重负,并对现在的成员国形成压力。另外
,法律程序上的障碍也让一些欧洲成员国心存疑虑。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款规定,对一个成员国的攻击将被看作是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他们认为这一条款显然难以在近期内对部分新入约的国家实施。
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欧分歧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公开化的主要原因是:
(一)冷战结束使美欧传统关系的政治基础大为削弱
随着北约与俄罗斯新型关系的建立,冷战彻底画上句号,国际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
欧洲安全形势也发生根本变化,俄罗斯不再会威胁到欧洲。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
杀伤性武器扩散、推行民主制度和价值观成为美欧在国际新形势下的新目标,但双方对
目标的认识和就实现目标的手段却有很大分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西洋联盟的政治基础变的模糊、松散,原先为对付共同威胁和共同战略对手而形成的美欧安全命运共同体内聚力剧降。冷战时期被掩盖的矛盾突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利益纷争和碰撞层出不穷。
(二)美国独超实力地位突出,“新保守主义”得势
卡根称,“冷战结束对大西洋两岸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苏联帝国瓦解本身就大
为增加美国与世界其余国家相比较的实力。……这种‘单极时代’自然产生了完全可以
预言的后果:美国更愿意在国外动用武力。……从老布什到克林顿,美国海外干预行动
激增。……事实是它在国外的干预行动比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里更为频繁。同时,由于
拥有新技术,美国更可自由自在地在世界各地行动,日愈频繁地使用空袭和导弹……”,(注:《强者与弱者》载于《政策评论》2002年6—7月号。)美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几
乎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美国的军费之高不仅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超过排
在它之后的15个军事大国的军费总和。美国以小的代价,通过高科技的现代化战争,拿
下了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只用了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维持它庞大的军事机
器。美国强大的硬实力,使得美国霸气十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布什政府原本是新保
守主义势力的大本营,美国在后冷战时期几场战争中的胜利,更加助长布什政府中鹰派的狂妄倾向。美国政府中的强硬派迷信武力万能,不尊重联合国,听不进盟友的意见,不理会他国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呼声。“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经历了冷战后最深刻的调整,美国企图利用当前超前的实力,采用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方针,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恐怖主义的疯狂的行为刺激了一部分美国鹰派疯狂的报复心理,他们主张凡是可能与国际恐怖主义有联系的国家,都应用军事力量予以摧毁。英国《卫报》曾报道称,在白宫班底中,除了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外,还有两名真正影响布什总统对伊决策的幕僚——总统首席政治顾问卡尔·罗夫和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而后者更是被称为布什内阁中的死硬鹰派人物。沃尔福威茨狂热地鼓吹“单边主义”,力主对所谓美国潜在的竞争对手实行遏止政策,防止他们在区域性或者全球事务中起主导作用,其中不排除美国的盟友德国和日本
。与此同时,布什政府中以鲍威尔为代表的稳健派的地位与影响则相对下降。因此,美国政府中的单边主义倾向表现得十分突出。这必然要同正在崛起和积极谋求在国际上发挥独立一极作用的欧盟发生利益摩擦和碰撞。
(三)欧盟独立自主性增强,法德大国意识抬头
欧洲联合稳步推进,欧盟人口将达四亿五千万,其经济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25%,与美
国不相上下。欧盟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其自身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必然要求在大
西洋联盟中重新定位和进行权利再分配,而不甘于充当美国的附庸和小伙计。后冷战时
期难得的安全环境是欧洲谋求自立、重新崛起的战略机遇。特别是在欧洲新安全格局正
在重塑的今天,和平安全的环境和稳定的经济发展以及高度的一体化,使欧洲政治上的
自信心越来越强。为能够成为国际事务中独立的一极,欧盟提出了新的外交总目标,即
“进一步在世界上明确地显示自身存在”,(注:2001年12月14—15日,欧盟拉肯首脑
会议《主席声明》。)并认为欧盟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在全球范围发挥稳定作用”
,另一是“为众多国家与人民指出前进方向”。(注:上述会议《关于欧洲前途的声明
》。)欧盟的这一战略定位与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的战略目标相悖。加之,法国、
德国的大国意识抬头,敢于在美国面前说“不”。从历史上看,法德的大国意识根深蒂
固。法国历来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不满。20世纪60年代,法国因发展核武器,遭美国阻
拦。1996法国因不满美国,退出了北约防务一体化指挥机构。德国因是二战的战败国,
曾在相当长时间内,与美国是主仆关系。冷战结束,两德统一,实力增强,长期在美国
庇护下的德国希望寻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以新的姿态站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施罗德政府表现出新的外交理念。1998年11月10日,施罗德在政府声明中说“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卑不亢,这正是一个民族应有的自信心,它面对历史,面对自己的责任,同时也面对未来……德国的战后时代最终成为过去”。(注:《德国》,2002年第四期,第18页。)德国外交的变化,加强了德法轴心的作用力,并使其逐渐成为牵制美国单极战略的重要力量。以伊拉克战争为例,德法的阻拦虽然未制止战争,但却使美国未能得到联合国对伊开战的授权,使伊拉克战争永远打上“不合法”的烙印。欧盟自身的这些变化,使得美欧难以象过去那样基本保持步调一致,而是在意见一致时通力合作,意见相左时针锋相对。
(四)美欧主流民意的落差
大多数欧洲人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在法、德,赞同本国政府拒绝参加对伊战争
的民众更达90%。而美国人对战争的支持度则在70%左右。这种差异源于欧美间不同的历史经验。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民众来说,是两败俱伤的经历;但对美国人来说,则是以武力拯救正义的回忆;另一方面,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为欧洲创造了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为欧洲带来了富强,欧洲人更喜欢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欧洲一体化的经验和过程,使得欧洲各国形成了一种以合作为基础、集体安全为原则、以欧洲内部的和平与稳定为首要目标的安全观念。正如卡根所讲:“欧盟已经形成一套关于实力功效与道德性的理想和原则。这套理想和原则与美国人的完全不同”。(注:《强者与弱者》载于《政策评论》2002年6—7月号。)在布什政府的误导下,美国的多数民意恰恰是支持美国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可以无视欧洲盟友的意见,却不能忽视受大国沙文主义和惟美国独尊思想严重影响的多数民意要求。
三
尽管伊拉克战争使美欧分歧空前激化,但是由于共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双方在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共同点大于分歧,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双方在经济上
形成了深层次的相互依存关系,使美欧不可能分道扬镳。北约仍将是维系大西洋关系的
平台。但双方矛盾仍将继续发展,有些还带有不可调和性质,这对北约的走向将产生深刻影响。
(一)北约将继续存在,并仍然是维系大西洋关系的主要平台
美欧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使双方关系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越是在这
种情况下,双方越需要一个平台或机制,加强美欧间的对话与合作,以维系大西洋关系
。美欧始终不会放弃北约这样一个现成的平台和机制。伊战还没完全结束,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就到布鲁塞尔开始与北约盟国的外长们就伊拉克危机进行会谈,就伊拉克战况、国际社会在战后伊拉克重建,特别是北约和欧盟在伊拉克重建方面发挥的作用等交换看法。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对新闻界说,谈论大西洋两岸之间发生分裂“是错误的”,欧洲内部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已成为历史。欧盟委员会负责对外关系的委员彭定康则要求大西洋两岸停止争吵,求同存异,不要使用“惩罚”等言辞。他呼吁欧美之间进行对话,在联合国领导下重建伊拉克。这说明美国与欧洲相互需要,双方为了追求共同的战略利益将继续在北约的框架内进行合作。
(二)北约对美欧双方的重要性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趋松散和弱化
美国认为北约的欧洲盟国不拥有类似美国的尖端通讯技术、制导精确的武器系统以及
全天候作战能力,难以有效地与美国军队并肩作战;欧洲大国对美国的牵制使得美国整
体利用北约的可能性减弱。这使得北约供美国的可利用性下降。根据美国政府“9·11
”事件之后的国家安全战略,美国更可能在军事同盟的框架内根据不同任务组建临时性
的“使命同盟”来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或者干脆依靠自身超强的军事实力,单
独采取行动。“9·11”事件发生后,欧洲盟国曾立即,而且是首次引用了该组织公约
有关集体防卫的第五条款,准备对美国给予援助。但是,美国拒绝让北约在阿富汗战争
中发挥作用,只是让英国参加了军事行动。美国拒绝让北约参与的理由之一就是北约过
去的设想、计划和能力都过时了。美国担心由于北约的加入可能使美国的战争计划复杂
化。美国在对伊动武时在北约中挑选“志愿者”,对北约采取“分裂而非妥协”的态度
,说明美国已对北约不寄重望。美国国防部前顾问、布什智囊班子的重要成员理查德·
佩尔在对《柏林日报》发表的谈话中明确说,北约如同联合国一样不足以维护21世纪的
世界安全。伊拉克战争后,法德对北约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在法德看来,随着北约东扩的脚步加快,北约正在变成美国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工具。但是,大多数欧洲国家不会允许美国“非友即敌”的狭隘意识在北约中得势,也不会无原则地跟着美国跑,他们在北约中对美国形成一定的钳制作用。美国为了自己的行动不受限制,今后有可能还会用“志愿者联盟”原则取代“协调一致”原则。
(三)欧美不断的斗争与妥协中,北约的职能将不断转变,其军事色彩减少,政治色彩
将不断增加
过去的10多年中,为了生存,北约开始更新概念,转变职能,为自己寻找新的角色。
德国总理施罗德说,北约的价值已远远超出“单纯的军事同盟”。德国外长菲舍尔认为
,布拉格会议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北约的“军事能力”,而是要使北约成为世界安全合作
体系的柱石。北约的工作有两大重点,一是维和,二是东扩,表现出的主要功能是处理
危机和进行多边安全合作。今后,其工作重点仍在维和以及打击恐怖主义方面。这种角
色也将使其军事色彩减少,政治色彩增加。另外,随着北约的区域扩大,成员国增加,
北约作为军事决策机构的能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北约将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外交和
民事职能。
标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北约成员国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欧盟总统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伊拉克战争论文; 军事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