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基本特征论文,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9)02-0030-0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P481)这是在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阐述,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认识上的升华。这个总体布局相对于党的十六大以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板块式、平面化布局而言,其突出特点是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要素,这些新增加的内容和要素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布局的结构,因此,我们把这个总体布局称为新布局。布局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体系。因此,根据学界对理论体系的基本评判标准,我们认为,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形成,具备了如下基本特征。
一、党的建设新布局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
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主题在其中处于统帅地位,体系的内容应从各种角度指向主题,是服务于主题的。判断一个体系科学与否主要看它的中心主题是否正确,要看它的中心主题是否有意义,即要对它进行价值性衡量。
从这个标准来看,党的建设新布局形成了明确的主题,那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主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我党对自身生存、发展状况的内省式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来面貌成为党的建设战略转型思考的首要问题。党的建设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一些根本的、本质的要求,比如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等。如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个党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力量,是无产阶级的、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的、有革命纪律的先进队伍。”[2](P266)随着党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为开放,从僵化转为各方面的改革,除了实现经济现代化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3](P413)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把党建设成为“能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4](P5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诸多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突破后,我国现代化蓝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框架渐趋成熟。与此相呼应,在党的建设上,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5](P54)党的十五大,在党的建设总目标中突出强调:“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6](P45)党的十六大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P50)。
在新时期以来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重大问题。这就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P48)“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发展、新境界,反映出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纵览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80多年,“为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根本目标。“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根本要求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创新,才能推动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党不同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执政理念,是党提高执政效能、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富有活力、团结和谐”,是我们党生机勃发、力量凝聚的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执政党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必备的精神风貌。这个总目标,体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主题,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党的建设目标的发展和完善,既符合党的建设的实际,又体现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始终牢牢把握这一总目标。
党的建设目标,也就是党的建设新布局的主题,是对党的建设的总体设计,其作用就是从总体上规划党的建设方向,为党的建设定位。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所有政党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从理论上说是各种关于党的建设的错误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分水岭,从实践上说它决定着党的建设的兴衰成败。
二、党的建设新布局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理论体系
一个理论体系的观点论述是否全面,是其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说,整个理论体系围绕着其主题形成了众多观点,这些观点基本上已对该主题进行了充分、完整的论证。这许多观点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到所要论证的主题是科学的、正确的,而不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观点。理论的全面性,是从宏观层面讲的,党的建设新布局也具备了这个特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建设这一总体布局,明确指出党的建设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同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大建设拓展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并且明确提出了这五大建设的重点;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目标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中,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大意义。这标志着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常态化,体现了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基本判断,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全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标志着在执政党的各项主要任务中,把反腐倡廉工作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以更坚决的态度,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反对腐败,确保早日彻底扭转腐败持续高发多发的局面,从而为最终取得反腐败成功奠定可靠的基础。
这个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这就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把握的重点和基本思路。
三、党的建设新布局具备了相关性的理论观点
相关性是执掌观点分工职责的,让观点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主题进行阐述,这样才能保障体系内部既不缺少观点,又避免了观点重复,从而为体系内部的逻辑化打下基础。相关性还保证了对体系内各观点的正确理解,它要求我们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某观点,要联系其他理论观点来综合考察、分析。理论观点的相关性是从微观的角度讲体系中观点的特点。党的建设新布局中的一条主线、五个建设、一个目标,甚至新布局延伸的六项任务,各司其职,匹配运转,使党的建设新布局和谐共生。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都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建设,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贯穿于党的建设全部实践中;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一条主线,来全面推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大建设。
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大建设是“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其中,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的思想建设,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组织建设是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保证。党要担当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任,党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形象工程,是密切党群联系的需要。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制度建设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保障。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建设都要靠制度建设来保证。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常抓不懈。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
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大建设,最终服务于党的建设新布局的主题,也就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总目标,那就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总之,党的建设新布局的相关理论观点互为依托,共生共相,构成了具有关联性的理论体系。
四、党的建设新布局构建了严整的逻辑结构
凡是体系,必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框架。逻辑性保证体系内部前后一贯,使其自身不出现自相矛盾、相互攻讦,从而避免“体系”混乱不堪,也避免了人们各执一词,无法正确领会、运用理论。
第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新布局的逻辑起点。所谓逻辑起点,就是指理论展开的出发点。把握逻辑起点,是构建理论体系的前提。党的建设新布局立足于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以此架构起了党的建设新布局的逻辑层次。
首先,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先进性建设才能得以保持。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说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那么先进性建设则是保持这一特征的根本举措。因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同于党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建设,其目标是使各级党组织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所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的,这就决定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全局性、统领性的特点,在党的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都只是某一领域的专项建设,带有具体性、专门性的特征,它们必须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总目标而展开。实践证明,先进性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
其次,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从党执政以后的全部活动来看,党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来进行的。从党执政以后的自身建设来看,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党的各方面建设起牵头管总作用的。也因此,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当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上来。离开了这一点,党的建设就失去了意义,党的各方面建设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党的思想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都是以党的指导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一个执政党的能力能否提高,取决于这个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党的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级组织都肩负着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任。党的作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保证。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党的执政能力才会强大无比,党的执政基础才会坚不可摧。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可以确保党的执政能力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上得到不断提高。
所以,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体现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先进性建设必须体现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是党的建设新布局的逻辑起点。
第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基础内容。马克思在讲到理性思维的辩证运动时说:“正如从简单范畴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群一样,从群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系列,从系列的辩证运动中又产生整个体系。”[8](P107)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学或模式,即“范畴—群—系列—体系”。后来,他在讲到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学或方法时,又具体地表述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9](P103),并说这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马克思的这种具有普遍方法论指导意义的逻辑学在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形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党的建设新布局从“一条主线”到“五大建设”,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的体现。“五大建设”在党的建设新布局中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如思想建设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组织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作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制度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反腐倡廉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五大建设的基本内容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是党的建设新布局实践层面的展开。
第三,党的建设总体目标是党的建设新布局的逻辑结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党的建设新布局的价值取向,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靠什么立党、为谁执政的问题;“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指出了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实践路径;“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体现了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历史要求、时代选择,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特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塑造了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外在形象。
总之,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形成,是深刻把握执政党建设的特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结果。这个新布局必将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标签:党建论文; 制度建设论文; 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反腐倡廉建设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执政能力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