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开发及应用论文_王,峰,杨秀珍,代炳涛

摘要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是朗威公司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保证项目风险管理有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规范、量化评价,以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通过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量化的评价研究,开发了经国家版权局登记的软件2套,实现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量化的评价,有效降低工程项目实施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 工程项目 风险管理 量化考核 评价

1 工程概况

陕京四线包括 1 条干线 1条支干线,干支线总长度为1125km。其中,干线 1 条为靖边-高丽营干线,线路长度约1090km;支干线 1条为高丽营-西沙屯联络线,线路长度约35km。

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设站场10座,线路截断阀室50座,线路阴极保护站10座。其中首站1座,压气站5座,分输站2座,末站2座。压气站均采用电驱离心式压缩机组,红墩界压气站、鄂尔多斯压气站、托克托压气站、乌兰察布分输压气站均设置4台机组,按3+1方式运行,张家口分输压气站设置3台机组,按2+1方式运行。

全线隧道穿越4处,河流大型穿越6处,河流中型穿越35处,铁路穿越28处,高速公路穿越26处。

2 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为项目管理带来了考验

干线起自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靖边首站,自西南向东北,止于大唐煤制天然气管道古北口-高丽营段的高丽营末站。干线设计输量250×108m3/a,最大输气能力8571×104m3/d,管径D1219、材质X80,全长1090km、设内涂层。其中靖边-延庆段设计压力12MPa、长约1005.7km,延庆-高丽营段设计压力10MPa、长约84.3km。

1、工程项目的难度大

首先是地理环境复杂。工程自西向东途径了沙漠、黄土塬、山地、平原等地形,其中管道敷设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段。在西部,管道要通过毛乌素沙漠。这一带气候恶劣、风沙肆虐、人迹罕至。深入这一地区,就是对生命极限的一种挑战。在中部,管道通过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大面积的湿陷性黄土是管道施工安全的最大威胁,管道不仅要穿过纵横交错的沟壑,还要翻越吕梁山、太行山,施工难度和工程量都非常大。在东部,穿越崇山峻岭,进北京。从西向东,管道几乎经过了我国所有的地形地貌,施工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其次是管道的穿越工程复杂。黄河穿越采用了定向钻加顶管接力方式,穿越碎石土地层,是迄今为止在国内管道穿越工程中最难的。

再次是输气工艺复杂。共设站场10座,均可实现远控、站控;各压气站和分输站均按有人值守、无人操作设计;全线采用SCADA系统进行远程数据采集和监控,并采用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与已经建成的三条管线联合运行,提高了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达到世界同期先进水平。

工程难度如此大,为协调、管理带来了考验。要战胜如此多的困难、解决如此大的难题,就要向管理要效益,制定可行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参建者的智慧、调动参建者的积极性,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战胜施工中的困难。

2、工程涉及多组织、多部门,使项目管理协调难度增大

项目建设涉及政府监督、业主、监理、设计承包商、采办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检测承包商、外方合作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如此多的组织,为协调、管理带来了难度。

管理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全线建立和完善了扁平式管理结构,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引入外方监理、HSE全面管理等全新的管理方法,广泛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压缩管理层次和管理队伍。陕京四线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3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体系”应用模型

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确定自上而下涵盖专业公司、建设单位(含调控和运行)、项目部、承包商等相关单位的各级项目管理体系的体系建设情况、执行情况和项目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的量化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分析工具,达到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与结果的动态反映,通过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保持体系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评价建设单位、承包商等单位和其组建项目部的项目风险管理能力,为建设单位今后选择PMC和EPC提供依据,为建设单位、PMC和EPC改进提供依据。

4 研制“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应用软件

4.1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基础数据库

“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的基础是建立一个适用的风险因素数据库,根据调研的成果上,通过分类归纳建立了工程项目风险关键要素指标,具体包括详细的风险数据库和配套文件[建议把主要数据库的名字列出来。]。

4.2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应用模型

4.2.1 结构设计

完成“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数据库后,进行软件系统程序的结构设计,即开发一套评价“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应用程序系统结构,本程序主要采用四层结构,如下图1所示:

 

 

 

 

 

4.2.2 应用软件模型设计

本软件通过以数据库录入的关键风险因素作为评价体系软件的基本库,依靠设计的软件系统技术架构实现本软件的所有功能,应用模型设计如下图2。

4.3 研制“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应用软件

通过建立的“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数据库基础和应用模型,完成了“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应用软件开发,基本界面如下图3:

5“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现场应用成果 5.1 通过现场记录,把发现的风险与风险数据库中的风险一一对应,实现了规范性。

5. 2 通过报表查询功能,实现按项目、承包单位、日期统计查询,查询结果显示风险数量与级别,实现了量化统计。

5. 3 通过设置风险评分,和评价说明(得分与对应的评价说明)实现了规范化评分(避免人为随意扣分)、量化统计(按风险数量统计)和评价;评分越低说明项目风险隐患数量越多或安全危害越严重。

应用软件在陕京四线等项目成功试用,发现了管理中的隐患,为现场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6 结论

朗威公司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为保证对项目安全管理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开发研制的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通过在陕京四线等工程应用,获得结论如下:

6.1 通过和以往的同类项目相比,较好的实现了对EPC承包商的项目风险管理客观、量化考核,并降低项目风险发生,证明了该评价体系是项目安全管理的有益工具。

6.2 适用于建立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管理体系,实现对建设单位、EPC项目部、承包商风险管理绩效量化考核。

6.3 应用该软件能更好地客观、定量的反映项目的风险因素的级别和风险危害程度;实现了对风险因素评价标准化和规范统一。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主编.长输管道建设过程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指南。2011年2月:13-122。

作者简介:王 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3年10月 毕业学校:西南石油大学

毕业日期:2008年7月 获得学位: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廊坊中油朗威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职务职称:高级工程师

论文作者:王,峰,杨秀珍,代炳涛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量化评价开发及应用论文_王,峰,杨秀珍,代炳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