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地区城市的教育部门,都纷纷建立健全了教育改革与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而且在规划中将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教育地位、以及创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作为了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此外在教学设施方面指出应加大实验室、实验设备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提高投入为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就业为导向下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含义上看,高校通过在本校内的开展专业产业办学机制,并将产业与实际的教学集合起来,以产业强化教学质量,通过实际教学促进专业产业办学机制的发展,这种集培养人才、科研服务为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是高校落实校企合作机制过程中的重要主导。所以产教融合的含以上看其在本质上与校企合作有着共同之处,如果将校企合作认为是一种办学机制,那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将是办学理念,二者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模式最为明显的方式就是实现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社会、对口行业企业培养应用型的综合人才,而且在产教融合进展的过程中企业应全过程的参与到其中,例如实践小学期、专业技能竞赛等等,而且高职院校在企业的参与下能够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与高校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更好的调整合作策略优化教学方案【1】。政府引导高校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下的合作保障机制并制定与高校专业类别相关的职业考评标准。最后就是健全和完善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不断的优化高校内部师资队伍,通过改善师资教学水平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结合相应的行业产业人才需求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专业实验室以及校企合作,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提供实战训练机会;完善教育教学改革针对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力求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养成。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就业导向下教师、以及管理着引领开展,基于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关系的适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协调沟通等多项能力,在该模式中提倡相应的团队管理者和教育教学工作者以游戏、合作、体验等形式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例如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课程教学主题设置相应的体验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在一个特定的人员范畴内完成相应的体验活动,本文将“消费者购买行为数据的获取”作为体验活动的主题,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可以设置“夸你夸我”、“握手问候”等形式的体验活动,例如在“策划广告主题”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可以开展“主题联想接龙”、“荒岛求生”、等游戏体验互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创新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引入”“渗透”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岗位工作中能够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2】。
二、就业为导向下的专业课改革原则分析
本文基于就业导向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原则进行分析,具体的内容如下,第一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力求通过教学改革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遵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养成“继续学习”的观念,强化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第三遵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从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等角度出发,为学生的就业做好铺垫【3】。第四遵循“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必需指的是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必需符合社会对人才提出的专业素质要求,而够用主要指的是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的技能训练以及内在竞争实力能够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岗位、职位相契合。
三、就业导向下的高职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在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落实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科学的定位专业课程,明确专业课程在学生日后就业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岗位需求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力求所开展的专业课教学能够符合社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同时也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岗位需求相适应。其次强调全过程的就业导向,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围绕就业导向,面向生产、管理、服务、营销、道德素养等多个角度展开教学,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开展的核心目的。
例如国内的一个生物工程高职院校,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将就业作为导向,全面实施同时教育,将整个课程教学安排设置成了通识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以及素质拓展模块和选修模块【4】。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为该地区的各大用人单位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四、结束语
最后高职院校还应将就业导向融合到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中去,转变以往的考核模式,将可持续发展和职业能力作为考核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结果的核心,侧重于过程性的考核,不以一次的考核直接去评定学生,本文提倡考核内容、形式要多样化,例如理论结合实际类专业知识的考核,再如案例式、任务式的考核评价。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冬梅.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改革探索[J].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
【2】刘绍斌.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J]. 文教资料(36):204-206.
【3】高凡变[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就业为导向为视角[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5(4):60-62.
【4】杜妍妍.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 才智, 2011(22):198.
论文作者:贺明华, 贺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导向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学生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专业论文; 高校论文; 专业课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