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横向铺开还是纵向推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纵向论文,横向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理论界已经初步形成几项共识:(1)我国选择的是渐进式改革道路;(2)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3)制度不配套是今年改革顺利推进的主要阻力。针对制度不配套问题,一些学者按照配套改革的思路,设计了不少改革方案,还有一些学者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分类和总结,目前被广泛认同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改革范围的大小,分为整体改革(全方位改革)与局部改革(重点改革);二是按照改革路径选择的不同,分为渐进式改革与休克疗法。这两种分类方法各有侧重,前者更注重空间布局,后者更注重时间序列。笔者这里尝试着把有关配套改革的思路归纳为以下两种:(1)纵向推进;(2)横向展开(这一分类方法的提出主要是受到《改革纵横》刊名的启示)。纵向推进的重点是要使各项改革措施前后呼应,反对孤军深入,要及时摆脱主要滞后因素的困扰,保证改革进程的连续性。横向展开的重点是要使各项改革措施左右呼应,反对各自为战,实现整体推进,使改革有突破性进展。
两种思路孰优孰劣,下面以预期收益为标准进行衡量。
横向展开的成本与配套困境
横向展开的思路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每项具体改革都有独立的最优方案,所以推进每一项改革时操作者都会努力寻求最优解,其结果往往是,各项资源的配置非但没有按照配套的原则进行,反而形成了相互挤占相互消耗的局面。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在实施过程中一旦某些措施的积极作用相互抵消,改革的整体进程就可能被延缓;(2)各项改革方案同时出台的结果是使得整个社会产生了悲观的预期,从而对整个改革形成了强大的阻力,导致经济的停滞或者衰退。
产生配套改革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在不同时期,各种利益群体会分化组合成各种利益集团,在受损和受益的时候,分别对制度变迁形成阻力或推动力。如果要改革的只是某一个局部,那么这一项改革的受益者和受损者往往是明确的。这时,如果该项改革方案既包含了对受益者的激励措施,又规定了对受损者的补偿手段,改革的推进可能会比较容易。如果要调整的是若干个重要部分,而且要同时进行,那么这一改革的受益者常常是不明确的,甚至连真正的受益者最初都可能认为自己是受损者。这时,政府的政策目标一般应该是长期的社会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广大的潜在的长期受益者并不清楚自己会不会在将来真的受益,政府也很难确定在现阶段每一个具体的人分别属于哪一利益集团,从而就无法确定对谁进行激励,对谁进行补偿。其结果很可能是在短期内没有一个大的利益集团采取积极的配合行动,而是大多采取观望的态度。这时,整个经济会呈现出一种不活跃状态。所以,横向展开的思路不但成本过大,而且除非在特别情况下,其成本降低的空间很小。
纵向推进的成本与降低成本的原则
纵向推进的成本主要有三项:(1)滞后因素制约先期改革的推进。(2)一旦某项改革受阻将影响整个改革进程。(3)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受益者会越来越多,最后最关键的改革可能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这些既得利益者,从而遇到空前的阻力,导致功亏一篑。
形成这些成本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横向展开倾向。即在设计改革方案的时候,中心任务与配套措施的关系是明确的,主次是分明的,可是一旦执行起来,在寻求最优解的潜在意识驱使下,便会常常不由自主地膨胀起兼得鱼与熊掌的欲望,不断转移工作重心,顾此失彼,主次颠倒。针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横向展开倾向,纵向推进时必须把握好几个重要原则:
一是各项改革的先与后。既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可以说,没有一项改革可以绝对滞后。任何一项改革滞后,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消极影响。但是,横向展开的困境警示着我们不得不允许一部分改革相对滞后进行。就象一条渡船准备接10个人渡江,可是小船一次只能载5个人,那么,分批摆渡就是必然的选择。
二是明确主辅关系。确定了一项中心,在一定时期内,其它改革就都是配套措施。它们的目标是保证自身秩序的前提下推动中心改革,而不能分别确立自身的最优目标。这一条目前最重要。
三是直接与间接措施并用。兵法上有围魏救赵的计策,医书中有头痛医脚的方法,这些都为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善于迂回推进,善于从外围寻找解决中心问题的突破口。
按照纵向推进的原则,我国当前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以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为核心层,以住房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医疗保险改革、财税改革为外围,合理界定各项改革的关系;由住房改革到金融改革到国企改革,再到其他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改革的进行。
首先要从战略角度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也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素质和效益,还直接制约着其它诸项改革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中,90%以上的债务人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与财政的困窘状态也是主要源于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内需不足,金融潜在风险加大,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有限,占总需求50~60%的消费需求缺乏有效刺激手段,这种种局面的形成也和国有企业改革成效不佳密切相关。所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重中之重,势在必行。
其次要选择主要配套措施,并明确中心任务与配套措施的关系。围绕国企改革这一中心工作,我们目前主要应该选择两项配套改革措施:一是住房改革,一是金融改革,其中住房改革是突破口,金融改革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在现阶段,每一改革的目标都是搞活搞好国有企业,而不是寻求自身改革的最优解。
如何具体推进每一项改革,笔者有如下一些基本观点。
1、选择住房改革作为突破口。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与住房相关的产业比较多,住宅产业的带动性强。二是可以弱化住房作为职工与国有单位之间链条的作用,减轻再就业压力。这一点很重要。国有企业职工有了住房,流动到民营企业或其它部门的难度将大大降低,社会包袱也将因此减轻,这是轻装上阵的重要前提。对下岗人员来说,以后不管在哪里工作,都有稳定的住所,下岗的阻力将明显减少,再就业的动力将明显增强。对于在岗的国有企业职工来说,由于对下岗不再有过于悲观的预期,即期消费就会明显增加。三是住房改革的信息一旦传出,大多数家庭的反应是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储蓄,即使推迟政策出台,也不会影响这种持币待购的心理。
如果独立推进住房改革或者按照横向展开的思路进行操作,住房货币化的主要含义是买房,政策导向是停止福利分房,降低房价,开放二级市场。但是如果目前只是把它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突破口,那么其政策重点就应该放在理顺人房关系上,即对于公房,能售则售,不能售则租,要租售并举,不可强制推行一卖了之的办法。对于租住公房者,一方面要适当提高租金,仍保留一定福利色彩;另一方面要制定适当的办法使其流动,不直接与住房挂钩(对购买公房者应该有更宽松的政策)。这种办法虽然不是最好的住房改革方案,但是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真正形成,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而这正是国有企业改革所必需的条件之一。对于商品房,无论是要刺激职工购买还是要加快公房的出租与出售,提高工资水平都是一个有效的办法。适当、合理提高工资,可以增加消费者的现实购买力,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即使以较低的通胀为代价,也是值得的。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如果因此形成了强劲的市场需求,改革的动力一定会显著增强。
2、发挥金融改革的桥梁作用。按照这一思路,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扩大住房改革的带动效应,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重要支持。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是双重的,既要维护汇率稳定又要维持物价稳定。两个目标很多时候是不能兼得的。在保持汇率稳定这一目标不动摇的情况下,当前的货币政策在刺激国内需求方面应该具有适当的扩张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提高工资水平,对内需的扩大产生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对下岗职工的补贴力度,以减轻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以及破产的压力。这是承上的工作,启下的工作主要是:对于国有企业要确实按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规范信贷活动,必须改变给国有企业贷款造成呆帐坏帐有过不究的情况。同时,要稳步发展资本市场,为国有企业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
3、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国有企业有三个主体,即投资者、经营者与生产者。在初步完成以上配套措施后,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有一个明显的变化:(1)由于住房改革与金融改革缓解了分流与破产压力,国有企业战线的收缩速度加快。战线收缩后的国有企业数量相对减少,如果能够进一步明晰产权,明确权责关系,投资者的监督成本将大大降低,在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就可以形成比较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由于减少了许多关于冗员安排、住房分配等方面的非生产性消耗,管理成本会大大降低,对科学管理的干扰将大大减少。从投资者的角度讲,一方面,国家不再通过养企业的形式养职工,而是首先让一部分人下岗,再直接对困难者进行补贴,这样可以减少巨大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国家给大部分上岗者一个机会,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富有效率的制度环境,这将激励他们为国有企业创造大量财富,同时也为提高税收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劳动者的角度讲,一方面,只要有一技之长,只要努力劳动,就会得到该得到的报酬;另一方面,如果失去收入来源,生活困难,就会得到必要的帮助。可以说,投资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三者关系的和谐,是各项配套措施的任务,是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途径和重要目标,也是今后其它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