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92419890218xxxx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的扩大及更新,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如今,城市人口剧增、资源缺乏、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近年来,在国内环境景观建设方面兴起了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等绿色生态设计之风,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概念性设计名词,没有了解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没有考虑到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元素能不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地域等环境特征,单纯认为景观中有花有草有树即为生态设计,并没有将生态学原理及运行机制真正运用到景观规划与设计中。
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学;景观;设计
1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的意义
我们对城市进行生态环境的改造,能够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不断进步,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但是,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城市的生态规划的设计理念就能够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让人们能够切实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恩惠,不仅仅是城市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心情也由此改变,这对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也有利于整体城市的进步发展,通过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设计也能够使得城市的树木增多,整个城市的风貌也变得更加饱满。同样,城市通过生态规划设计以后还能提高人们对于绿化环保的意识,可以对于生态环境有保护的理念,这也有利于整体城市居民思想理念的进步。所以,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不仅能提高整体城市的质量,也能够给人们带来身体上和思想上的进步,对于整体城市建设来说具有良好的发展意义。
2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所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则。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社会,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越来越不受欢迎,因此,在进行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深入贯彻景观长远发展的理念,根据各自城市的不同环境资源全面考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浪费。
2.2区域性原则
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除了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外,还需要注意区域环境的不同。城市地域不同所特有的生态资源也不同,在进行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资源以及独有特色就地取材。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同时需要兼顾当地的生态环境,合理保护当地原有、自然地形地貌。
2.3成本节约原则
进行生态规划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带来创新的同时因地制宜节约成本。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考虑施工过程的成本输出,确保园林景观施工质量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2.4美观实用性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需要考虑景观表面的美观程度,还需要把设计的重心放在通过景观能够展现出的深层意义上。这就要求设计者在深刻认识生态规划理念的内涵,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确保内涵的园林景观。
3城市园林景观的现状
3.1景观设计硬质过多、绿色减少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为了营造高档的景观形象,创造出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刻意规划气势恢弘的中轴线、磅礴大气的广场、形态多异的喷泉景观等超大空间,出现了大面积的硬质铺装,相对减少了绿色植物的生存空间,构成了不自然、不亲切的人工环境,忽视了绿色空间生态功能的体现。
3.2大树移栽成活困难
在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中,为了尽早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大量移栽外来的大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原生苗木,运来即用,缺乏对树种的生态性考虑,往往导致大树移栽成活率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为了追求珍稀物种,而忽视本土植物应用。这些反生态的种植方式不仅增加工程成本,还给日后的养护管理带来极大的隐患。
3.3水体生态功能缺失
水体作为景观最重要组成之一,在现代景观设计被广泛运用。水景的合理运用不但可以改变局部环境的小气候,还能明显提高环境质量。但目前为了刻意营造或过分炒作,导致城市园林中水景建设过于形式化,追求造型美,却忽视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功能应用,如水景在绿化灌溉应用、雨水收集资源利用、水底水生植物的应用等。
3.4地域文化缺失、地域精神流失
我国地域广阔、特征鲜明,每个地区都在长期的孕育中,形成本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及地域精神。在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冲击下,区域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往往会为了表达某个新颖的设计主题,而改变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随之也抹去了原有的地域文化及地域气息,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景象,进而导致地域精神的流失。
3.5个性化设计缺乏
当前我国在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形式上少有个性鲜明、意境深远、意味深长的景观设计作品。不少设计仍然延用西方传统园林的设计模式,对西方园林模仿、照搬,设计作品缺乏个性,导致设计创新精神不断的丧失。
4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4.1生态种植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将生态种植元素融入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在设计师选择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植物时,不能一味的追求设计上的多元化与丰富性而忽略不同植物地域性的差别。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优先考虑和筛选本土植物中具备设计元素且可再生的种类,其次再参考外来植物。需要注意的是,在引进外来植物品种时,需要对其存活率和适应能力做测试,确保引进的植被不会出现大量植被死亡的现象出现。在进行引进植被和本土植被的搭配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差异性,确保物尽其用让植被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外,生态种植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注意引进与生态植被相克的植物,避免出现植被生长范围无法控制的情况发生。
4.2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必须遵守的重要选择之一。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植被覆盖率的同时尽可能的让其美观、表达城市特色,如若在景观设计时忽略可持续发展原则无异于将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价值降到了最低。在生态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景观项目中植被的可再生可能性。为了确保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持续发展,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设计师需要甄别材料中的可再生材料加以使用,避免在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出现浪费,循环使用可以反复利用的原材料。
4.3景观设计注重多元化、科技化
园林景观设计除了需要考虑生态种植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外同样不能丢失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景观设计存在的理由即为通过园林景观表现城市魅力和风采,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同样不能忽略多元化这一流行趋势。通过多元化景观设计展现城市发展的独有特色才能够更加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身处信息时代的城市和城市居民除了要求园林景观应该展现多元化魅力以外同样对科技化提出了设想。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展现当前城市的科技魅力,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创新设计理念,运用科技元素辅助工程建设。
4.4景观设计贴近群众生活
建设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城市风格的体现,还是城市居民人文魅力的体现。进行景观设计不能够脱离群众生活,而应该主动拉近城市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将大众化设计理念融入景观设计,倾听大众的声音。
5结束语
总之,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建设不仅要从景观视觉角度出发,更应该结合生态学原理并准确运用在其中,将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综合考虑,才能在创造出优美城市环境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素娅.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7(4).
[2]慕容洋洋,高嵩,江宁.现代化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J].现代园林,2018,(3):99-100.
[3]余哲.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6(07):52.
[4]何楠楠.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195-196.
论文作者:王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景观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植被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