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生命教育
引言
生命教育近年来十分盛行,其在小学阶段也逐渐展开,但由于其较为抽象的概念与学生思维特性和认知水平不相符,所以很难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改善了这一问题,文章就此展开。
一、运用优势分析
(一)符合学生思维特性及认知发展
由于小学生思维特性的局限,通过纯理论的讲解很难让其理解“生命”这一概念。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抽象思维,而生命这种抽象的事物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相对较为困难。而体验式教学则可运用巧妙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真情实感,充分发挥其感性思维的优势,能够更好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感悟生命。
(二)便于学生认识、理解、感悟生命
生命教育是一个大的范围,其涉及面广,角度多样化。传统教学过于局限,其多围绕某一个角度进行讲解、探讨,缺乏全面性,不利于学生充分认识、理解和感悟生命[1]。体验式教学恰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完善,其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生命,通过多样化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中感受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今后学习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运用策略介绍
(一)创造真情实景
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变化,这些微妙的变化对学生成长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小学阶段生命教育主要负责人——教师,应当主动探索,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对生命教育进行深入探索、深入思考,借助不同教学工具、设施,为其创设真情实景。而恰恰,这个阶段的学生感性思维较强,能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维认知,对所看的事物有所感触、有所理解。如若情景创设得当,学生在此过程中情感得以抒发,对生命就会产生新的感悟、新的理解,有利于其正确看待、认识生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亲朋好友因偶然因素离世时的情境,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此让学生体会亲朋好友离去的情感变化,并适时指导学生如何应对,如何处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对其后续成长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运用多样化的体验方式
体验式 教学强调的是体验,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多样化的体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生命、感悟生命。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变换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不断创造,借助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其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感悟生命,这对于此方面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体验式教学而言,其涉及辩论、游戏、模仿等等,均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真实体验,从中获得感悟。况且,生命教育这一词近年来得到广泛认可,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小学阶段开展这种教育能够从小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对其后续“三观”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教师或校方应积极组织此类活动或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实践中体验、感悟、获得。例如,可适当调整课内外的占比,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新生儿诞生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此方面的探究活动,制作一个新生儿诞生过程中的小短片,然后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自己则在一旁适时作以指导即可,为学生们讲解新生儿诞生的艰难,生命诞生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培养其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三)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不可否认的,而新时代的教育对学生差异性得以认同,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这是当今教育所提倡的。传统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学生个性化发展。体验式教学是新时代教学的一种形式,提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2]。因此,教师在情景创设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此教学,可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在体验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对生命有独有的见解,正确看待生命、尊重生命,以饱满的爱去对待生命。
三、结束语
生命这一概念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认识和理解都是相对困难的,其较为抽象。而体验式教学符合学生思维特性及认知发展,便于学生认识、理解、感悟生命。基于此,教师要借助多种工具和方式创造真情实景,运用多样化的体验方式,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使其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感悟生命。
参考文献:
[1]沃丹.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 000(028):247.
[2]张国芝, 陈艳铁. 浅谈体验式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J]. 吉林教育, 2017(16):68.
论文作者:陈燕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生命论文; 学生论文; 式教学论文; 思维论文; 这一论文; 小学论文; 情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