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进口增长:宏观分析_供给和需求论文

如何看待当前进口增长:宏观分析_供给和需求论文

如何看当前进口增长——宏观面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如何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以来,我国进口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最近一个周期是从1993年至今,进口增长率经过1994年的向下调整,在1995年以后逐步回落。到1998年跌入谷底,出现了90年代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仅为- 1.5%。1999年以来,进口增长率进入了回升阶段。

据海关最新公布的9月份及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显示:9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其中, 出口额为18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2%,进口额为153亿美元,较去年劲增32.5%,进出口增速分别创下了连续44个月和19个月以来的单月最高记录;前三季度外贸出进出口总额达25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9.4%,其中,出口总额1370亿美元,增长2.1%, 为今年以来中国累计出口的首次增长。进口总额为1176亿美元,增长19.3%,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进口增长的上述变化,既是短期因素刺激的结果,也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体制变化等长期因素有关。

一、当前进口增长形势及原因分析

在开放型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进口的水平。经济增长越快,进口需求的扩张速度也越快。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进口计划在我国进口贸易中一直起主导作用,以后它逐步让位于市场因素。

我国的进口是由我国商品的需求和外国进口商品的供给两方面的力量对比决定的。我国进口需求占全球出口总量比重很少,所以认为供给具有充分弹性。因此,国内需求的变化是决定进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进口增长周期与国内经济增长周期、国内需求变化有着基本一致的关系。前几年进口增长回落,也是总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增长回调的结果。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线的宏观调控政策,投资增幅明显提高,这对今年的进口增长起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由于替代效应,国内总供给的增加会对进口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但由于成本、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原因,国内企业仍倾向于从国外进口,一些产品仍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也反映了国内外同类产品在竞争力方面的差距。国内不仅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需求强烈,对一些初级产品和一般性制成品仍倾向于从国外进口。

打击走私对今年进口增长起了明显的作用。由于堵住了一些商品走私进口的渠道,使正常渠道的进口相应增多。在国内市场保护下激发的各类走私行为,对正常进口的冲击越来越大,这是正常渠道进口增长一直不畅的原因。自1998年7月我国开始严厉打击走私活动以来, 一般贸易进口由降转升。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走私行为对正常进口的严重冲击。

进口设备税收政策调整促进了进口增长。从1996年4月1日起,我国对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等一律按法定税率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减免税政策的取消,使进口商品实际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税的水平升高,这是1996年以来进口增长逐步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1997年底国务院决定恢复对国家鼓励发展的投资项目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这一措施在促进进口设备增长的效应在今年得到了反应。

全球性的通货紧缩从供给角度促进了进口增长。近一两年来,我国已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国内商品供过于求。但由于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大多数制成品价格的大幅下降成了普遍趋势,比较而言,国外产品更具价格优势。因此,我国刺激需求政策的结果是刺激了进口增长。

此外,部分商品进口关税下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等因素也为进口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进口增长过快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进口增长有效的改善了我国的供给质量。从长期供给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素供给的增加包括资本和劳动供给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等。这些因素与进口和利用外贸密切相关。

今后,随着关税总水平的降低和进口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业制成品尤其机电产品进口的超前增长将是一个长期趋势。进口增长对实现对外贸易平衡,刺激经济增长,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一面。

从短期和需求的角度看,一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消化、投资及净出口需求。净出口即外贸顺差越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也越大。今年以来,进口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出口增长率,虽然进出口仍保持一定的顺差,但数量与前几年相比,已大大减少。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会减少净出口的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我国总需求不足,积极扩大内需的背景下,进口商品数量和价格的变化,已将世界性生产过剩的影响传导到国内来,加大了国内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的程度。进口数量的增加会排挤对国内同类产品的需求,产生挤出效应,削弱了我国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努力。

在现行进口体制下,产业进步与进口增长的关联度不是很显著。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的过快增长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也有限。

三、建立保护与激励协调的进口体制和政策

目前我国国内需求不足,国内生产供给能力相对过剩,而出口增长缓慢,这导致了进口增长的负面影响增大。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减少进口,尽可能利用国内的供给资源,缓解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的压力。

长期讲,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从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优化配置国内外资源。在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同时,发挥进口的积极作用。在进出口体制创新的同时,政策作适当的调整,由“奖出限入”逐步转向“中性”的政策。

出口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动力因素越来越少,保障贸易顺差的增长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外汇储备达到一定规模后,我们可适当降低顺差目标,保持一种进出口增长大体平衡的态势。

从充分发挥进口作用的角度,我国的进口体制和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理顺现行的进口经营管理体制。从今后看,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仍有必要,但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有效保护国内产业方面应发挥更大作用。我国进口配额的数量和分配由计划和生产管理部门决定,透明度不高,往往更多的照顾了国内生产部门的利益。

2.建立产业进步的保护与激励机制。我国工业装备的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充分利用国际竞争中的“后发性”效应,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捷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加以消化吸收仍是加快技术进步的首要选择。但是,不适当的进口,既不利于有效利用国内资源,又不能促进产业进步。比如,国有企业进口中,原材料占有一定比重,粮食类、纺织原料、矿物原料进口份额较大。国有企业进口机械设备特别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设备较少,不利于其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应继续完善进口鼓励和进口限制政策制度,建立起产业进步的保护与激励机制。

3.调整与完善关税税率和结构。运用关税限制进口的商品仍然较多,这是制约我国进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已绕过关税壁垒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的情况下,靠高关税已不能有效地保护本国产业。关税偏高,也引发了大量的走私活动,抑制了正常的进口需求,妨碍了我们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合理配置,增大了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进入WTO,进入世界经济潮流,也要求我们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 在降低关税的同时,优化税率结构,使关税的效能得到真正发挥。

4.发挥汇率机制的调节功能。从理论上讲,一国汇率的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而不利于扩大出口。在连续数年保持巨大贸易顺差的情况下,我国人民币保持稳定,具备增加进口的外部条件。在保持进出口增长大体平衡的基础上,适当进口一些国内紧缺的原材料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可以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缓解目前存在的产业结构瓶颈制约,改善我国供给的结构。

标签:;  ;  ;  ;  ;  ;  

如何看待当前进口增长:宏观分析_供给和需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