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新启蒙:走向人本主义的理性形态_人类中心主义论文

现代人的新启蒙:走向人本主义的理性形态_人类中心主义论文

现代人的新启蒙:走向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人论文,形态论文,走向论文,主义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59(2002)02-0068-06

近年来,随着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加深,人们普遍开始对以反叛理性和个人主 体性为特征的现代化的反思。这其中,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关于“人类中心主义论” 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讨论或论争尤其具有代表性。应该说,这场争论的建设性和 积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它是人类理性在当代实践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深刻的自我批判 ,是人的一次重新自我定位。因为全球性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人的命运和人的未来 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争论中,国内外学术界也提出了一系列有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 。比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涵义和理论定位问题,即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纯粹的伦理 观,还是一种文化观、价值观,抑或是一种基本的哲学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 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对立、冲突的实质所在(即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问题;人类中心主义研究与现代人的存在和使命的理 性省思问题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或明或暗地蕴涵着各自不同的理论态度或倾向,即:要么抛 弃、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而代之以自然或其他什么中心主义,要么维护、走进人类中心 主义,并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进行反思和修正。显然,这两种主张都既有其合理 性,同时又有其明显的弊端。笔者坚持辩证扬弃、超越基础上合理重建的观点,认为, 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可以实现一种有差别的同一,即一种有效互补基础上的辩证统一。这 种统一的最终结果,应该是一种“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新观念的生成。这种当代 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既克服了将人类中心主义固执地比附为一种纯粹的伦理观,完全否 定人的主体性的自然(生态、生命等)中心主义的缺陷,同时又批判了传统(主要是近代 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所一贯秉持的文化观、价值观的偏见和近视,主张从自然、社会( 历史)、文化、价值等多维化视角,对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做一种深刻透视和全 面把握。

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争论中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一种是所谓“走出论”, 一种是所谓“走进论”。

“走出论”基于对所谓自然(生态、生命等)权力、利益的发现和确认,强调自然界的 自身(或内在)价值及其对人类价值的承载。正如日本学者尾关周二所指出的那样:“过 去,人们一直从‘经济的视角’(在他们看来,劳动的观点也包括其中)来看待人与自然 的关系,这种观点导致支配自然、榨取自然和破坏自然,在这一背景下激进生态学者从 对这一问题的反省出发,强调‘伦理的视角’以取代‘经济的视角’。这种‘伦理的视 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依之可以论证作为人权思想之扩张的‘自然的权利’。”([日 ]尾关周二著,卞崇道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六月版,第155页)。可见,“走出 论”实质上是要用“自然”或“生态中心主义”取代、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在这种 主张看来,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伟大思想,并作为价值观指导人类的伟大 实践,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在一定的意义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程度 的成功;但是,这种成功是局部性的,或者暂时性的。因为这种价值观的“反自然”性 质的作用导致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又从根本上损害了人类的目标,并从而使人类陷入了 深深的困境之中。因此,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既可以说明迄今为止人类所取得的所有 成就,也可以说明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困难。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人类的必要选择。 因为,生态意识或环境意识是当代人的新意识,它把保护生态环境、追求人类持续发展 作为社会价值目标,或社会价值的前提。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不自觉到自觉的 提升。这种提升将使人类走向一个新时代。这一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走出人类中心 主义,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新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人类以这种新的价值观指 导自己的行为,开始摈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建设以人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自然 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7期)

“走进论”实质上并非固守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而是要在坚持近代以来的“人类 中心主义”基本观念的前提下,立足当代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和“人类困境”,主张对 人类中心主义的有些观点做辩证扬弃、超越和重建。这种主张认为,人类历史上虽有人 类中心论的思想意识(哲学和科学的),但从未曾有过人类中心论的技术体系、生产体系 和生活体系。既然如此,不仅不应当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而且应当重建具有更坚实基 础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和实际内涵。目前困扰人类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 的产物。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体现或实现了的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1)是“类主体”的含义,而不是“群体”或“集团”的 ;(2)是“整个地球”的,而不是“个别区域”的;(3)不仅指“当代”的人类,而且指 “后代”的人类。如是,人类中心主义是以兼顾当代和后代的类主体的人类为中心的理 论或观念。所以,人类中心主义非但不应该走出,而且应当走进和重建。(潘玉君等: 《走进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4期)而走进和重建的关键则在于 真正地践行或在实践上“走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即“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汪 信砚:《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12期)。

从表面上看来,这两类观点似乎是完全相对立的,其实,仔细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发 现它们的三个共同之处。首先,两种观点的论争缘起于同一现实问题:生态系统。人类 发展进程所产生的负文明(森林破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到人类本身的 生存。对人类生存本身的危机感是两类观点共同承诺的前提。其次,两类观点的坚持者 不管是探求“自然的福利”还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对人的理解上都有一个先验的 概念:“作为类而存在的人”。他们都把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来看待,而没有再把人区 分为互有区别的不同主体。第三,思维上,两类观点也有一个相同的主-客两极的模式 。人类中心主义者侧重于从主体一极来考察客体,极端的便走向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主 体论”,即以掠夺式征服自然为特征的“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对者则侧 重于从客体来要求主体,极端的便走向“客体论”,即对人的主体地位完全否定,如认 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完全顺应自然。在这里,他们都使用了同一思维模式。即在 “抽象的人”与“自然”两极间探求所谓的中心。

应当说,究竟以人为中心还是以自然为中心,这在哲学史上早已是一不争的事实。自 康德以来,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人”逐渐成为哲学自觉探求的主题,“哲学就 是人学”为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所认同,人的主体地位也成为所有人文学科不可动摇的前 提。在现代,再把“非人”作为中心,这无疑是向原始社会自然崇拜的一种复归。并且 ,就立论基础而言,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是消除存在论之‘是’与价值论之‘应当’ 的区别,从‘是’中直接推导出‘应当’”,因而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一系列的理论困境 。(详论参见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中国社会科学》199 7年第3期)。

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今,我们居住的地球这颗行星已经进化到“智力圈”时代。“智力 圈”这个概念是前苏联学者В·И·维尔纳斯基首先提出并引进哲学领域的。这是一个 表述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术语,即指人与生物圈的共同进化,也就是人类社会的定向 发展和生物圈有目的的发展二者的统一。不难看出,这一概念中,人的智力是其主要特 征,即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和服从生物圈的规律,与生物圈同步协调,和谐发展,共同 进化。

正是立足于人类生存、发展、进化和活动的上述特征,我们认为,在全球一体化的时 代,人类主体正在致力于追求一种“合理性”的存在和活动状态,现代人正在走向一种 自觉的“类存在”。所谓“类”,是指人的完成了本质统一的存在状态。以类本位和主 体的自觉为特征的“类存在”状态,实际也就是那种人与人完成了本质的统一、人与外 部世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人与自身本质也完成了本质的统一的存在状态。而所谓“类 ”关系,就其本来的含义说,它体现的就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内在统 一的一体性关系。不过,这种一体关系不是直接性的统一,而是人们自觉建立的以差别 和对立甚至否定为内容的统一。(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吉 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从“类”观点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意味着 必须坚持人来自自然,还得再回到自然中去的素朴观点。因为,人所以能同自然相抗衡 ,所凭借的力量不是别的,仍然只是经过转化的自然力量。所以从归根结底的意义说, 人把自己从自然提升出来、升华为主体,应该看作只是为了进入人与外部世界更深层次 的融合,达到更充分地发挥自然潜能,建立与自然更高统一关系的必要步骤和必需形式 。这也就是说,人制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又发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那么 人也一定能够超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代人需要一种新的哲学观念引导其走出自身 的“困境”,这种新的哲学观念就是“生存哲学”观念。它以“人作为自然而存在—— 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自然作为人的一部分而存在——自然是人的生境”(《安维复 等:人类困境:本质、由来及其超越》,《齐鲁学刊》1994年第6期)为基本理念,旨在 倡导人与自然的共存、协调、交流和发展。

看来,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是非、对错问题上,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承 诺并构建一种所谓的尺度张力,不存在也没有必要用一方去取代、抗衡或统摄另一方, 关键在于探寻并走向一种“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在此基础上将二者很好地协调 、统一起来。这种“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及其人类自 身的许多困境,现代人需要一场新的“启蒙”,即:站在当代实践的高度上,从自然、 历史、社会、文化-价值立体交叉、有机融会的多维化视角,全面反思人与自然关系问 题上的得与失。既要注意当今时代日益显朗的世界的整体化与对象尺度的复杂化趋势, 又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的全面人化(社会化、实践化)的同时,人的内在尺度(目的尺度、 价值尺度)的丰富性及其人的能力发展的无限性和局限性的客观现实。在此基础上,为 当代及未来人类活动与生存提供一全新的尺度、原则和准确的坐标、方位。其实质则是 在批判地肯定、相信现代人的理性、智慧和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偏 见和落后模式的辩证超越。

具体说来,这种“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维方式上,应以主-客-主相关的多极主体思维方式来重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客-主模式的根本特点在于把人作为认识的中心,并把人作为互有平等地位的多极 主体(任平著:《广义认识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平等是这种模式的主导人 文思想。所谓平等地位的多极主体存在于两个向度:一是空间横向上的多极主体,指同 一历史时期的不同个体或个体群(如民族、国家);一是历史纵向上的多极主体,指现在 的人和未来的人。以这种模式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当然的价值中心,自然只是 人与人交往的一个中介,作为多极主体的人都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力,而作为人类生存环 境的地球只有一个。作为一极主体的个人或个体群体在这唯一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求 发展时,就不应危害其他极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即不仅不能危害同时期的其他主体,也 不能危害未来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在对利用资源、改造自然做价值判断时, 也要把未来人的利益考虑在内。而当一极主体的行动危及到其他人时,由于交往的反自 身性,也必然不同程度地危及自身。因此,对自然的保护并不是为了自然的什么价值主 体地位,而是为了作为多极主体的人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 。

2.在对自然的关系上,应该坚持人类文明的“生态化”目标,确立“人地共生”的新 观念。当代人类中心主义所追求的人类文明的生态化目标和人地共生的新观念,主要包 含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使人们确立生态化的价值观念。人们要对如上所述的 自然价值的真蕴有明确的认识,树立起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 目标。人类对自然价值的追求与满足,既不应是无限的,也不能是无条件的,要以不损 害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其他生物类种的存在为前提。二是要使人们确立生态化的生产 方式。人类要从自然对人价值需求的单向度满足,转变成生态法则制约下的有条件满足 ,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合生态的技术手段。未来生产方式追求的不再局限于物质财富的 扩大,而在于人们正常需求满足后达到的和谐。也就是说,它不只是经济取得,还应是 生态化的。三是要使人们确立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人们追逐的不再是物质财富的过度享 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个体的生活既不能损害类或群 体的自然环境,也不应损害其他类种的繁衍生存,从而成为真正的全面符合道德的生活 。也就是说,人类生活不仅应是富足的生活,还应当是自然的。总之,生态化目标原则 的实现与人地共生新观念的现实化要求:既要承认现有的价值追求,又要充分考虑现实 生态平衡的客观需要;既要认可人类现行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做出有利于生态平衡的各 种转变,具体说来,环境质量追求成为人们价值追求中自觉的和基本的方面,环境意识 成为人们社会意识中的主要价值取向,环境效益成为判断人们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尺度 ,环境保护成为一个社会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

3.重视“社会”的中介作用,强调人类利益与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一方 面,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劳动中建立起来的 ,社会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而“人化的、感性的、实践的活动则构成人类社会的 基本要塞,是人类社会的有机内容。”(宋周尧:《论主体自然意识》,《学术月刊》1 992年第10期)。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 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 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 然界的狭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页)。智力圈时代人与自 然关系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在于,社会中介的作用史无前例的扩大增长起来。这不仅是指 社会因素比先前更深入地渗透于人与自然系统的诸要素中去,而且是指人与人的社会关 系随着人改造自然的活动的发展而丰富化、深刻化,越来越直接地参与人对自然的改造 活动,在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就是说,在当今要建 立人与自然之间的良好关系,不仅取决于人类的技术能力,而且取决于社会关系的性质 ,取决于现存的社会组织能够在何种程度上调整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保证合理地利用 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为此,就必须变革现存的社会关系形式,消除导致环境微弱 和资源浪费的社会因素,建立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形式。

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因素的中介作用,还需要兼顾人类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和个 人与群体利益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在利益分化特别是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条件下 ,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意义上来谈论人类的利益或人类的共同利益。可以说,在20世纪特 别是当代以前的文明社会的历史上,根本就未曾有过什么人类的共同利益,有的只是各 种不同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阶级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种族利益等等),与之 相适应,在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中起作用并作为人们的实践态度的也从来就不是那种把 人类的共同利益奉为根本价值尺度的理性(或理智)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以各种特殊的个 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阶级中心主义、国家中 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等等)。在社会发展史上,正是在这种个人中心 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的支配下,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追逐自己特殊的、 眼前直接的利益,向大自然展开了残酷的掠夺和暴虐的征战,而丝毫不去考虑这种行为 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影响。一句话,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的对立而非人类中心主 义才是当代环境问题的根源。正是它们所导致的对生态环境的侵害最终突破了自然界所 能忍受的限度,出现了一种总累积性结果亦即全球生态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克服危机 ,以便求得继续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诚然,在当代条件下,由于利 益分化和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仍未改变,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各种特殊 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已经消失,因而也不意味着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不再起 作用。但是,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给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设置了一个伦理界限, 那就是: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对自身特殊利益的关注与追逐,不得 损害人类的共同利益,否则,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将不再适宜于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才成为必然。

4.相信人类的卓越理性、智慧和巨大潜力,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未来的人 必然是世界性的人,未来的世界则必然是人的世界。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的生存原则 ,必将仍然是未来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选择。正是基于此一信念,我们认为,在人与 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要相信人类理性的自决、自为能力。这就是说:(1)“合 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应该能促使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的缓和以至逐步建立起和谐相 处的新型关系。这是因为,其一,“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辩证、 理论主张科学、且全面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坚信: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人类 利益;其二,“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生存意义有着独特的理解,它引导人 类不仅追求物质生活,更追求精神境界。其三,“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国 家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以及个人中心主义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全球性的实践 活动。当今国际社会各种层出不穷的环保组织、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运动及日益普及的 全球意识都证明了这一点。(2)从现实可能性上讲,人类是可以逐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人类既然能发明并运用科技手段“改天换地”,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以及人类对科学技术合理运用能力的增强,人类就可能控制、减少乃至逐步解决生态 问题。对现代人的新启蒙并不要求人类放弃科学技术而重新赤条条地回到森林或原野, 而只要求科学技术保持一分谦逊,而对自然保持一分敬畏。这种对自然的敬畏既不同于 初民对自然的敬畏,也不同于中世纪人对上帝的敬畏,这是基于对科技本质的正确认识 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的敬畏。科学技术是人类适应自然、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工 具,它应从属于人类谋求自身幸福的生存意志。面对今日的生存危机,人类必须在世界 观、价值观方面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界,但在解决具体问题(包括环境保护方面的问 题)时仍不得不求助于科技。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在现代的发展,可以使人类的理性 越来越健全,科学认识的获取使人越来越正确地看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当 “本能”使我们陷入人类中心时,科学理性则把我们从这一陷阱中拯救出来。科学理性 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使人在意识到自己伟大力量的同时,也看到人的受动性。 于是对人自身的作用,既充满乐观的自信,又保持着审慎的警惕,令我们不狂妄自大, 在遵从物性规律的基础上,去稳定而有序地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世 界范围内的绿色和平运动,以及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的努力,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正在 得以缓解或逐步解决。另一方面,又要对人类理性持以审慎的、批判的态度。(3)我们 所追求的“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从世界观的角度看,仍然还是一个科学的假设 ,还有待于人类实践和生活经验的进一步证实。(4)尽管人类的理性能力从长远看是无 限的,但在其现实性上总是有限的。不管科学技术多么发达,不管人类控制自己活动的 能力有多大,都是有一定历史条件并受这种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这就决定了人类对其实 践活动的结果所引发的新问题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预见、控制。而且,随着人类其它能力 的增强,人的行为的破坏力也在同步增长,对于这一点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5)人与 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折射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只要人类还划分为阶级,还存在着私有制 ,还有国家、民族利益。就不可能真正做到从人类利益出发,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 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诉诸“交往实践”,主张国际社会不同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和有效的主体际交流。21 世纪是真正的世界性交往体系普遍形成的世纪。在这样一个世纪,人们正在开始学习如 何生活在一个世界之中。一个显见的事实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在“全球性”问 题上全球范围的普遍的超民族认同,正在取代民族国家范围内的特殊的民族认同。“人 们再也不能互相回避或坚持闭关自守的孤立主义政策。不断增强的流动性,现代化的交 通电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全球范围的共同问题的意识,似乎在迅速地打破不同文化间 的时空关系。”“低效率的交往与沟通,或缺乏相互的理解,可能意味着世界末日的降 临。这些关于人类末日的预言,比起一般的学说,无疑更能令人猛醒顿悟。”(萨姆瓦 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5页)。总的说来,“合理形态”的人 类中心主义在解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生态问题上的分歧时遵循 两条基本原则:(1)寻求对话,尽可能地去理解对方,设身处地体验对方的存在状态、 立场及思想感情。实际情况往往是,不同的观念体系在具体涉及行为准则的问题上并非 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往往存在某些交迭会聚的地方,要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发现共同点 。(2)面向行动,把目光转向涉及人类共同行动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生存-生活世界问 题,避免在理论问题上争论不休。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人类的霸主地位要打倒,但 人类生存在“以地球为中心”(恩格斯语)的现实历史的主导地位,却永远也不可能失去 。“人类不可能真正非中心地让‘物物着’,不架构自然对象、不吃其他生物的躯体, 人类就无法获得自己的生存。”(张一兵:《人类自我中心的走入与走出》,《哲学动 态》1996年第6期)。

标签:;  ;  ;  ;  ;  ;  ;  ;  ;  

现代人的新启蒙:走向人本主义的理性形态_人类中心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