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_李涛

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_李涛

李涛

(解放军第四零一医院中医科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 白芍总苷是从芍药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保肝、抗炎和止痛功效。其成分对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有确切疗效,本文就白芍总苷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白芍总苷;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理研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036-02

芍药是毛莨科植物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痹等疗效,是临床中治疗肝炎及肝硬化、风湿类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配方,在医学界中的重视度极高。经国内外专家学者得出,白芍的药效成分单体主要以糖苷类物质为主,主要包括芍药内酯苷、花苷、芍药苷及、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将其统称为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eony,TGP)[1],白芍总苷中芍药苷的量占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芍药苷是白芍的有效成分。具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白芍总苷多种疗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提高患者自身免疫疾病临床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笔者现就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白芍总苷药理作用研究

1.1 白芍总苷对免疫反应的作用

白芍总苷在自身免疫病的免疫调节中,T细胞亚群Th1/Th2平衡是调节自身免疫能力的重要因素,当患者体内Th1细胞所分泌的正性调节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与Th2中的负性调节白细胞介素10(IL-4,IL-10)、白细胞介素4与化生长因子β(TGFβ)之间相互制约和调节自身免疫炎症的形成[2]。在临床试验中对小鼠腹腔直接注射白芍总苷,可以是小鼠异常免疫功能快速恢复正常。同时我们发现,在白芍总苷对小白鼠进行功能调节时,浓度对免疫功能调节有一定影响,白芍总苷浓度在(0.4~1.6 mg?L-1)时,可以有效抑制其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白芍总苷浓度在(0.05~0.4 mg?L-1)时[3],可以有效提高其自身免疫功能。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自身免疫力情况与症状程度和预后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对B细胞的分化增殖与自身抗体生成的有效抑制也是治疗风湿嫌疑性疾病的重要途径。白芍总苷治疗大鼠关节炎巴细胞增殖试验中,当白芍总苷浓度在0.4~1.6 mg?L-1时可以起到有效抑制B细胞增生,当浓度上升至0.04 mg?L-1B细胞生长呈下降趋势[4],可以白芍总苷的浓度到达一定标准后具有逆向调节B细胞生长的作用。

1.2 白芍总苷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研究表明当白芍总苷50 mg?kg-1对大鼠进行灌胃,可以有效抑制急性炎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大鼠切除叉菜胶致炎前连续使用50 mg?kg-1白芍总苷5d,可以快速调节切除引起的足爪肿胀和消除黑素,作用机制与白芍总苷中白三烯、PGE2的合成有密切联系。同时白芍总苷还具有镇痛的效果,研究利用大鼠扭体与热板反应检测大鼠在使用白芍总苷的痛觉。当白芍总苷在(20,25,30mg?kg-1,ip)

和(5,10,20,40 mg?kg-1,im)时[5],大鼠出现嘶叫和扭体反应。当白芍总苷在(5,10,20,40 mg?kg-1,im)大鼠表现为舔足,可见白芍总苷的镇痛效果明显。

1.3白芍总苷的护肝脏作用

白芍是治疗肝炎和肝硬化的重要配方之一,临床医学认为白芍总苷的益气养血、舒筋通络可以改善心功能疾病。采用小鼠实验性肝炎动物模型研究分析白芍总苷对肝炎的治疗效果。对小鼠进行连续1周的白芍总苷(20 mg?kg-1)腹腔注射[5],研究发现肝损伤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呈上升趋势发展,肝糖原含量和血清清蛋白均有下降,使小鼠肝细胞出现病变和坏死的现象明显改善。同时肝细胞内线粒体的肿胀现象及溶酶体脱落也有所改善。

2.白芍总苷的临床研究

2.1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研究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相对较早,白芍总苷与甲氨蝶呤临床疗效相近且安全性高,具国内研究中心相关研究中显示,在纳入的360例患者,疗程在20~42周,单独使用白芍总苷与使用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临床疗效和单独使用甲氨蝶呤与使用甲氨蝶呤合并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相当[5],且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风险更小。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上升,白芍总苷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也随着上升。如白芍总苷与甲氨蝶呤联用、白芍总苷与雷公藤联用、白芍总苷与来氟米特等多种药物联用[5],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药物之间的搭配和联用使其药效更加显著,在相互协调中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2.2白芍总苷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研究

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一定的优势,对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白芍总苷治疗,疗程期限为3个月,研究结果显示,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安慰剂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

有研究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实施白芍总苷发现,采用常规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有限,在原基础上加白芍总苷治疗发现患者狼疮性肾炎得到有效控制,且尿蛋白减少、抗双链 DNA 抗体与抗核抗体明显下降[5],肾功能症状完全消失、狼疮细胞转阴,可见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

同时白芍总苷在强直性脊柱炎中可以有效缓解关节压痛、肿痛、休息痛等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活动,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低。

干燥综合征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口干舌燥症状,长期使用可降低血沉,提高患者食欲和睡眠状态。在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中也有大量的研究,并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的疗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白芍总苷在多个环节影响着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炎症的过程,具有保护血

管内皮细胞、保护肝脏功能、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等功效,在临床中作为联合药物和辅助药物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为临床中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选择,随着白芍总苷在临床中的研究证明,为白芍总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林志茂.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0):273-273,264.

[2]张大昌,朱电波,叶海林等.白芍总苷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肝损害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5,9(5):341.

[3]张源潮,孙红胜,潘正论等.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8):449-453.

[4]肖垄.白芍总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8,2(1):55-60.

[5]郑辉.白芍总苷的抗风湿药理作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8):520.

论文作者:李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_李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