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汾河门诊部 030000)
【摘要】 护士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关键词】 护士;针刺伤;原因;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318-01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导致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与针头、锐器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应的发生针刺伤的概率也相对增多,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为了维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针对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减少临床工作中针刺伤的发生率,提高护士自身职业防护意识,有效预防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1.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1.1 不良的工作习惯
①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章制度及流程;②输液注射结束拔针后随意拿针头,不能及时安全分离并放入利器盒;③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双手回套针帽;④带有针头的一次性物品使用后随意摆放,在进行整理收集时发生针刺伤;⑤传递锐器时注意力不集中;⑥徒手掰安瓶的时候;⑦利器盒装满未及时更换,针头外露,易造成针刺伤。
1.2 对针刺伤后果不重视:有些护理人员对标准预防的内容学习认识不足,未意识到发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可引起的严重后果,防范意识薄弱,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接触利器的几率非常大,发生针刺伤的比例也加大。有不太配合的患者,在进行穿刺操作过程中突然移动,很容易造成针刺伤。如果实际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造成工作量加大,带教实习生多,技术不熟练,更容易发生针刺伤。
1.4 护理工作环境:护理操作环境如果光线不好,进行操作时会增加针刺伤发生的频率和危险性。
2.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2.1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及流程 改正不良习惯,工作时认真谨慎,加强对锐器的正确处理,对于可能发生锐器伤害的护理操作如输液、注射、采血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把操作后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安全有效的分类,同时减少二次分离锐器,不能双手回套针帽,若工作需要必须单手回套[1]。操作后自行及时清理操作场地,用过的一次性针头要立即处理,减少其暴露时间,不徒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将针头等利器放入利器盒,同时避免拿着针头到处走,防止误伤他人。锐器盒装到四分之三满时应停止使用,避免过满针头溢出,保证无针头突出,将利器盒盖严密盖紧,更换新利器盒。合理使用安全性护理用品如安全防护的注射防护手套、安全性留置针等,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2.2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职业保护教育和宣传主要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改变导致锐器刺伤的危险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根据标准预防规定,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可能被病人体液、血液分泌物污染时应戴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护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减少50%,这说明带手套操作很有必要[2]。
2.3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采用科学合理的弹性排班。对年轻工作者特别是实习生和刚上岗的年轻工作人员,加强针刺伤的预防教育,知道针刺伤的危害和严重的后果,减少护士的职业伤害和心理压力。
3.发生针刺伤的处理
3.1 尽可能从近端向远端挤出破损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者流动水彻底冲洗伤口,伤口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必要时按外科清创缝合伤口处理,并注射破伤风抗菌素。
3.2 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护士长报告,报告院感科由院感科进行紧急调查、核实、登记、并给与指导帮助,记录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提高防护意识,减少并杜绝针刺伤的发生。
3.3 对乙肝、丙肝阳性患者的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为被刺伤医务人员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的血进行对照,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如被HI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4小时内,最迟不超24小时进行预防用药,可用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给予预防。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作血清学检测,于刺伤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监测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3.4 心理护理:发生针刺伤后,护理人员感到紧张害怕,相关领导应积极做好受到针刺伤损害的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有效的采取补救措施。
护理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可能性很大,防不胜防,要求护士必须谨慎小心,不断加强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范,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医院也应该提供和改善护理环境,最大限度的预防针刺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月娥.临床护士针刺伤预防控制欲防护措施[J].当代护士,2010,12(7):159-160.
[2] 毛秀英,吴欣娟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6):422-425.
论文作者:张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1
标签:针刺论文; 发生论文; 针头论文; 护士论文; 操作论文; 职业论文; 利器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