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妇产医院 天津市 301800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苯巴比妥钠对新生儿惊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017年收治的46例惊厥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新生儿(23例)接受苯巴比妥钠治疗,对照组新生儿(23例)接受常规治疗,评估苯巴比妥钠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22/23),对照组新生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17/23),组间数据相比,P<0.05;评估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的NBNA评分情况,观察组新生儿的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钠在新生儿惊厥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疗效确切、效果稳定,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苯巴比妥钠;新生儿;惊厥
前言:新生儿惊厥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发病率较高,发病后新生儿往往会伴有意识障碍,若临床治疗方法不恰当,可能会对新生儿造成永久性损伤。我院在新生儿惊厥临床治疗中,采用苯巴比妥钠,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为了进一步评估苯巴比妥钠对新生儿惊厥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惊厥新生儿为观察对象,相关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2017年收治的46例惊厥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新生儿23例,包括男12例,女11例,平均病程(3.2±1.1)d;对照组新生儿23例,包括男14例,女9例,平均病程(3.5±0.9)d,两组新生儿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与病因治疗;在对照组新生儿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新生儿接受苯巴比妥钠治疗,所有新生儿的首次静脉注射量为20mg/kg,若新生儿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则可以在20min后静脉追加给药5mg/kg;治疗24h后,给予5mg/kg?d苯巴比妥钠维持治疗,整个治疗过程持续5d。
1.3观察指标
采用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三个标准的评估标准与文献相同,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方法评估新生儿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新生儿得分≤37分时,认为新生儿的病情不稳定[1]。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惊厥新生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评估,分别用X2值、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分别对两组新生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发现两组新生儿的治疗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新生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资料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代谢性疾病、脑病等多种因素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病症,新生儿一旦发病,将会影响其神经系统功能,因此必须要寻找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控制疾病发展,保证新生儿预后。
苯巴比妥钠是临床上常见的止惊药物,属于一种长效的巴比妥类药物,适用于全身性、部分性癫痫,具有良好的抗惊厥效果,临床上普遍采用静脉给药的方法,来消除缺氧缺血所导致的氧自由基,进而改善新生儿的脑内脂质过氧化情况。同时,苯巴比妥钠对于脑脊液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颅内压水平,缓解脑内血流灌注问题。同时,苯巴比妥钠对于加快能量合成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的脑代谢率情况,控制脑氧损耗量,因此有助于快速改善新生儿的临床症状。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分别对两组新生儿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新生儿的总有效率达到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表2资料可知,在分别对两组新生儿实施不同的治疗后,两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在第一天就得到了改善;在治疗进入到第五天后,观察组新生儿的NBNA得分已经超过标准值,而对照组新生儿的得分也处在标准值的界限附近。这一结果证明,苯巴比妥钠在新生儿惊厥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更明显,P<0.05。但是也有研究认为,长期使用苯巴比妥钠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精神依赖,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关注这一问题[2]。
结论:苯巴比妥钠在新生儿惊厥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疗效稳定,见效快,因此应该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之红.新生儿惊厥预后的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2):152-153.
[2]王华萍.苯巴比妥钠联合安定治疗小儿惊厥90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8):5850.
论文作者:赵凤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新生儿论文; 巴比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例数论文; 差异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