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江峰

孙江峰

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二病区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40例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40例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例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9.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121-01

急性胆囊炎,实质上就是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种急性消化系统疾病,老年人为急性胆囊炎的高发人群[1]。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以往,传统的开腹手术是临床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方法,但是临床治疗效果一般,而且手术之后容易出现肠粘连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法[2]。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为(70.46±5.78)岁;对照组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64-89岁,平均年龄为(71.05±4.73)岁。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多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状况发生。

1.2.1 研究组

研究组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方法:给予患者平卧位,然后进行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接着确定患者右上腹中两个副操作孔、观察孔以及主操作孔的位置,利用主操作孔建立一个人工气腹,将人工气腹的压力控制在12-15mmHg范围内,再插入腹腔镜,使用腹腔镜在胆囊的后三角与前三角进行游离,分别切段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将胆囊切除,最后采用电灼法对残留的胆囊黏膜进行破坏。上述操作在完成之后,冲洗腹腔,对引流管进行放置,将四个操作孔合理关闭。

1.2.2 对照组

对照组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体方法:给予患者平卧位,然后进行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完成之后,在右肋缘下做切口,其长度为12cm,将腹直肌与皮下组织钝性分离,充分暴露胆囊。按照常规操作流程将胆囊切除,然后冲洗腹腔,对引流管进行放置,最后将腹腔关闭。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 ±S)表示计量资料,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中观察指标对比

治疗过程中,研究组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研究组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胆囊管阻塞与细菌侵袭导致的一种胆囊炎症,胆囊腔中压力过高,造成胆囊壁、黏膜受压缺血是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3]。大肠杆菌、链球菌以及葡萄球菌等一系列病菌在胆囊中大量聚集,诱发细菌性炎症;胆汁中含有的卵磷脂在磷脂酶的作用下向溶血卵磷脂转变,诱发化学炎症[4]。对于老年人而言,其具备的疾病应变能力、免疫能力较差,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处于逐渐衰退的状态,合并的并发症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也提高了死亡率。因此,临床上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相关的手术医师、麻醉师以及护理人员应当具备娴熟的医疗技术与高度的责任心,以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就目前来看,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其具有疤痕小、微创、患者恢复快等一系列优点,对于胆囊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腹腔镜手术对于医师的操作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手术医生应当具备较高的医疗技术。

本组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郭利生[5]的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而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而且对患者产生的创伤比较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廖向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8:1699-1700.

[2]王利祥,苏志勤,康鑫.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10,02:285-286.

[3]施振峰.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268-269.

[4]纪春才.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01:75.

[5]郭利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3,32:54-55.

论文作者:孙江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江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