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建筑工程来说,施工的质量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整体工程的质量。自从我国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进步带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对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怎样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对创新施工管理模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对如何促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提出一定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项目在逐渐增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将会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始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肩负着无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当前,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建筑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工程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在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施工管理的模式。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做好施工管理及控制,主要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施工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管理工作利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便于及时予以处理,从而减少质量事故。同时,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还可带动工程项目其它管理任务的顺利开展,利于推动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可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施工质量的好或坏,都会反映工程管理的实际水平。因此,开展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旨在提高施工质量,并对施工各环节过程进行掌控,保证施工技术的高水平,并为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而打下基础,进而提高质量管控水平。最后,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在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可实现对质量动态信息的实时追踪,及时发现问题而予以解决,防止出现二次返工,利于省力、省料。同时,还可以实时跟进工程管理进程,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力、材料和设备等进行合理的约束,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也减少了成本,利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2、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2.1 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建立现代化制度的基础
在现阶段,对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建筑市场内的行业竞争力变得越来与严重。在这种胜者存败者汰的竞争情况下,建筑单位只有使自身的实力得到不断的增强,才能够长久的占据不败的地位。建筑单位管理模式的创新,其施工管理模式要与其相适,才能使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使建筑工程的责任得到落实,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建筑单位的经济利益。
2.2 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
近几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也都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企业的品牌效益使企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得到实现。从而,使企业适应市场的需求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对建筑工程来说,施工管理的过程将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要不断的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树立较好的企业信誉,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工程项目。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够促使建筑单位对设备和工艺的更新,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强化企业竞争力。
2.3 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近年来,随着建筑项目的日益增加,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加之建筑行业竞争力的增加,使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迎来了巨大的考验。因此,在建筑企业单位创建符合现代化的管理过程中,只有不停的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得到完善,提升市场竞争力。让建筑行业冲破传统的制约,为企业的发展打造出更加广泛的空间,促使建筑单位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3.1 建筑合同的管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很多的建筑企业都会存在建筑合同的管理问题,一些建筑企业对于合同的管理力度相对较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或施工结束后出现很多问题。建筑合同是明确建筑企业与施工人之间权利及义务的协议,同时也是建筑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主要依据。但是目前国内的建筑市场大多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企业拖欠工程款的情况,因此,在建筑合同中要将各方面的问题都要进行严格详细的注明,如果建筑合同出现纰漏及缺陷,都会给施工双方带来不小的麻烦。
3.2 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涉及范围较宽的一个环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要保证其施工的安全,制定安全政策、计划及措施,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实际来说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相对重要的一项,但是在实际中很多施工企业都没有制定相对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是忽视了安全管理的要求,经常可以看到在施工工地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器械或者不佩戴相关的安全措旌等等情况出现,这样就给施工过程带来了众多的安全隐患,给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危险。
3.3 成本的管理存在不足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的管理也同样存在着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建筑企业的成本无法进行合理的控制,就会给工程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很多的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存在不合理的编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建筑成本的管理及控制,建筑企业存在缺少专业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员,导致建筑工程出现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
4、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
4.1 树立起科学的质量管理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对质量管理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质量管理的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质量管理的措施。
①需要加强工程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并且将质量管理实际的应用到工程当中。强化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还要保证将质量管理的措施落实到实处。
②对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也要提高,其质量的管理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所以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4.2 对现代化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推广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也受到管理形式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模式,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①吸收国外优秀的质量管理制度,将这些精华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相机和,改造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模式。②建筑行业以外的辅助行业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先进技术,从而全面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能。③对于建筑企业的内部人员还要提高其质量管理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权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 必须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质量管理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落实到每个施工的环节中,还要保证质量管理积极的实行与推进。针对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其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所以需要从一开始就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5、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
5.1 创新的管理理念
想要实现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创新,那么首先就需要拥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只有企业通过不断学习、研究,从而掌握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才可能有接下来的一系列创新举措。通常,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领导层,因此,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要学习国际上比较优秀的管理方式方法,透彻理解其管理内涵,并结合实际分析企业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取长补短,并将着力点放在解决施工管理等关键性环节上。其次,在将现有问题进行解决之后,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对比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模式跟国际上那些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融合,以此来创造出适合于本企业的一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行政部门需要将新的管理模式在企业范围内进行宣传,帮助企业中的各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对其足够了解,从而来引领他们革新他们的思想,并将新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5.2 管理机制的创新
管理模式只是从大的方向上确定管理方法,而管理机制则是管理落实必不可少的一系列细则,在管理模式创新之后,只有配套完善管理机制,才能够使得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1)制定规范化的奖惩制度。使其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以及建筑标准来开展管理工作;惩罚机制主要是针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违规操作等行为设置的,这样才能做到奖惩分明,使管理者在约束的范围内行使自身的权利,并承担自身的监管责任。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努力的服务于本职工作,并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突破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2)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危险评估对于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预先提取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得施工安全完成。完成危险评估需要结合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依据施工的经验,来预见施工中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第二是在危险评估得到结果之后,对于那些危险性比较高的地方,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5.3 创新的管理体制
要实现施工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需要制定新型的管理体系,来实现施工管理模式的革新。具体从如下两个方面出发。
5.3.1 积极吸收当前先进的管理经验
根据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得到的一些经验、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规范,并以此来补充或者修改以往的施工管理条例,从而使得管理体制更加符合当前的施工管理需要,并从中了解到企业本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5.3.2 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体
整理出企业当前存在的不足,并找出产生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管理人员需要查找资料,学习国际上针对此类问题而采取的先进的解决方案,综合考虑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来对问题予以解决。在进行管理体的制定时,需要从企业本身的实际需求出发,来对体制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如此才能保证该体制在实施过程中,是切合了企业的实际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该管理体制真正发挥其效果,使得企业能够按照预定的施工周期完成施工,同时,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比如可以项目直接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来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最大化企业的利益。
5.4 管理技术的创新
企业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掌握的管理技术,使其保持先进性,通过各种新技术的引入,来更新企业中的施工配置,结合施工设施的更新,来确保企业具有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同时,企业还应该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管理当中,可以给企业带来许多的便捷。从而为建筑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生机当前,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准。因此,要求建筑企业要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使企业员工具备应用科技进行管理的能力,并将培训的内容纳入企业考核体系中,以更好的督促、落实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
6、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落实相关途径和措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既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用的解决措施,又需要总结出相关的注意事项。举例来说,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需要参与施工的员工与材料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而并不是对员工进行标准化管理;如果一味的进行“军事化管理”而忽略了施工人员的职业心理变化,就会影响许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效果,从而无法达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材料浪费并且减少经济损失,才能发挥管理途径和措施的积极作用。
7、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创新,是当前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要以创新籬工管理理念为基础,不断的创新施工管理机制与体制,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创新施工管理的技术,从而全方位的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监理水平,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超高层建筑装修施工深化与管理[J].张莉莉,田丰,范元甫,李金霞,肖东镇.建筑技术.2015(04)
[2]绿色施工“十化”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崔景山,王东,刘飞,杨明,肖宏.施工技术.2012(21)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讨[J].曲维忠,杨欣虎.煤炭技术.2012(09)
[4]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刘志刚,陆素娟.江西建材.2018(03)
[5]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丁亚洁.建设科技.2018(02)
[6]绿色施工视域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J].路新学.居业.2016(01)
[7]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阐述[J].陈玉峰,张艳伟.工程技术研究.2017(04)
[8]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性的分析[J].叶玉财.住宅与房地产.2016(03)
[9]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模式创新的初探[J].孙冠群.四川水泥.2015(06)
[10]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构建[J].崔兆辉.四川水泥.2015(02)
[11]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J].郑庆涛.科技致富向导.2013(27)
论文作者:艾春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