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王小芳

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王小芳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使用焦虑、抑郁评分对评定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有重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肝硬化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152-0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治疗周期长、难治愈等特点[1]。基于肝硬化治疗特点,导致临床多数患者面对疾病存在较大误解,极易出现放弃治疗、不随访或抗拒治疗等行为,降低治疗效果,故而有必要给予其心理护理,对其负性心理进行缓解,使其能够积极参与治疗,确保其自身健康。本院就34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开展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实验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0-79岁,平均(59.4±1.2)岁;参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0-78岁,平均(59.6±1.3)岁。患者经肝硬化诊断指南确诊,其病理学及影像学均符合诊断标准,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2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经χ2/t检验得出P>0.05,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表明2组基线资料具有较好均衡性,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加强自身沟通能力,并接受心理护理内容培训,充分掌握心理学及沟通技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交互关系,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结合其心理特点制定护理内容;同时将疾病及治疗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说明和讲解,侧重于培养患者健康心理,使其了解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开展。

1.3 研究指标

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使用焦虑、抑郁评分对评定患者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以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情况、自主用药情况、健康知识理解情况等,满分100,≥85分为十分依从;60-84分为部分依从;≤60分为不依从;治疗依从性=十分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焦虑、抑郁评分采用HAMA、HAMD量表作为判定标准,其中HAMA总分29分,分值越低表明焦虑状态越轻;HAMD总分24分,分值越低表明抑郁状态越轻[2]。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在处理数据时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

实验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为97.06%(33/34),参照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64.71%(22/34),其中实验组完全依从28例、部分依从5例、不依从1例,参照组完全依从17例、部分依从5例、不依从12例,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要低,有统计学意义(x2=9.510,P=0.002)。

2.2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13±0.26)分、(4.28±0.32)分,参照组分别为(13.26±1.20)分、(13.36±1.32)分,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低,有统计学意义(t=43.358、38.981,P=0.000、0.000)。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慢性进行性肝疾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协同参与反复对机体肝组织造成慢性弥漫性损害,并出现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等病理组织表现,最终形成肝硬化。以往临床在针对肝硬化患者治疗多辅以常规护理干预,通过给予患者对应护理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内容开展,进一步确保治疗效果。但由于肝硬化治疗周期长,部分药物起效时间慢等特点,极易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躁、恐惧等负性心理,并出现抵触或抗拒治疗等行为,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心理护理是临床针对部分心理及存在负性心理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通过观察了解其心理状态制定心理疏导内容,使其负性心理得到缓解,并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内容开展,对治疗效果提供保障[3]。本研究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得到有效缓解,与参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负性心理缓解后,实验组治疗依从性率较高,表明采用心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文敏. 西医内科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2):8-9.

[2]夏丁昌. 焦虑抑郁症状与肝硬化关系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实践, 2017, 26(10):765-768.

[3]厉娟, 刘琴, 唐珊.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 2016, 29(25):164-164.

论文作者:王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王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