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 江苏射阳 224300
【摘 要】目的 探讨化湿消痰方结合二甲双胍治疗空腹血糖受损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门诊空腹血糖受损肥胖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药方剂“化湿消痰方”。结果 治疗组临床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湿消痰方结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肥胖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二甲双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湿消痰方;空腹血糖受损;二甲双胍
【中图分类号】R9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23-01
因为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习惯等原因,造成肥胖者日益增多,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早期首先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故以“治未病”原则,对空腹血糖受损的肥胖患者予以早期治疗对以后病程的发展控制大有作用[1]。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对此类患者予以化湿消痰方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5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2.5岁,病程5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1.6年;对照组20例,年龄38岁至62岁,平均年龄49.3岁,病程8个月至3.5年,平均1.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空腹血糖6.1~7.0,BMI(体重指数)>2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二甲双胍0.5g,饭后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方剂“化湿消痰方”。方药组成:陈皮20g、半夏10g、全瓜蒌20g、厚朴10g、夏枯草15g、茯苓20g、白术10g、枳实10g、泽泻10g,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两个月观察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疗效观察 见表1
3 讨论
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肥胖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受体减少或产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即随之发生。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的过渡阶段,如在此阶段予血糖、体重良好控制,可以阻断高血糖对机体胰岛细胞的进一步损害和去除糖尿病的重要诱因[2]。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肝糖的产生,降低肠对糖的吸收,并且可通过增加外周对糖的摄取、利用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血糖、体重有良好控制效果,并且对血糖正常的患者不会产生低血糖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为降低其毒副作用,增加其药效,故联合中药治疗。
历代文献对肥胖多有记述,元代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首次提出“肥白人多痰湿”的观点,清代《石室秘录》: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运行,故痰生之。清代叶天士在《临症指南医案》指出肥胖人的病理属性: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本,多痰多湿为标[3]。故对此类病人应当以化湿消痰为主要治疗原则。痰湿去则五脏调和,气血通畅,则病安以生。化湿消痰方由二陈汤加减而来,二陈汤为治痰湿的主方,以半夏,陈皮行气消痰,枳实,厚朴行气燥湿,茯苓、白术健脾渗湿,俾湿去脾旺,痰无由生,夏枯草、全瓜蒌化痰散结,全方共奏化湿消痰之法。本研究中,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化湿消痰方结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肥胖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安希文.益气固本降浊方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9:151-152.
[2]安希文,韩彦林,刘燕.益气固本降浊方对肥胖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C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28:86-87.
[3]刘超,徐书杭,陈国芳.二甲双胍的降糖外作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01:8-11.
论文作者:陈云华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血糖论文; 肥胖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程论文; 糖尿病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