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论文_胡昌霞

论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论文_胡昌霞

陕西省安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目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更好地提升国民经济水平。建筑工程施工属于一项危险性较高的生产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避免施工安全风险的产生,确保施工建设的顺利完工,为施工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创新对策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看出,建设行政主管单位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设。要想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施工质量必须要满足合同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审核与操作,施工项目也要如期完成,避免延误工期现象的发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深入分析施工阶段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大型施工项目来说,需要配备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建构所需时间比较漫长,方式也比较繁琐,而且在施工期间,极容易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一些业主的限制。由此可见,要想确保建设工程能够顺利如期交付,必须要与建设责任主体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共同致力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构建施工过程实时监督模式,推动施工企业的稳定运转。

2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缺少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管理形式比较单一

在工程安全的施工过程中,会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带来诸多的限制性因素。一般来说,施工环境主要包括地下作业、地表作业以及高处作业等。而且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也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而由于缺少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给工程的安全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与此同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形式较为单一化、片面化,并没有充分结合保证工程质量的市场手段来提升工程水平。主要采用了来回监督方法来监督工程质量,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往往都会采取单一的处罚方式,导致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其自觉性有待提升。

2.2缺少充足的监督管理经费

在制度的不断改革过程中,我国现行的质量监督管理收费已经迅速转变为政府拨款方式,极容易造成一些质量监督机构经费不足现象的发生,尤其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对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在一些监督机构中,正规编制名额并不多,然而国家财政部门在拨款时往往按照编制名额来进行的,超编人员的薪酬难以有效落实下去,再加上专项经费的严重不足,对工程的质量管理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3工程质量安全的信息化管理有待完善

我国建筑领域信息化建设发展起步阶段比较晚,CAD技术、财务软件以及项目管理系统等在一些施工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然而信息化整体管理水平仍然有待于提升。一些施工企业仅仅在项目部门或者某些职能部门中使用了信息管理软件,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一些企业内部相关部门虽然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加快了信息共享与整合,然而与其他外部机构的联系性并不大,信息交换与共享目标难以实现。此外,在信息平台层层上报过程中,掺杂了大量的人为性因素,很难体现出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力度有所缺失

现阶段,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节省大量的施工成本,降低财力支出,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得到了一定的使用,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负责建筑材料的检测机构没有严格进行检测,监察力度比较差,使大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混入建筑工程之中,导致了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3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

3.1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督体系

对于工程施工项目来说,必须要加强施工安全组织设计的编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相关安全管理细则等,做好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给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技术管理工作标准,明确市政施工工程安全责任制,掌握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成立安全管理小组或者安全管理专门负责人,要不定期对施工项目进行检查,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正常进行。此外,还要不断完善个人得分制度,与小组或者个人绩效相挂钩,激发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顺利实施。

3.2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要积极转变监督方式理念,重点监督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质量安全监督主要围绕行为监督而展开的,并带有实体质量监督的行政执法。在质量安全监督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施工部分来说,要实施分部分项管理方法,将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质量行为落实下去,加大建筑施工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除此之外,要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要充分发挥出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明确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以及工作程序,增强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3.3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

(1)在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对全员开展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培训与指导,提高计算机人员的操作水平,要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开展分片培训,要体现出一定的可针对性。在信息化平台中,要加强相互交流与协作,广泛征求相关人士的意见和想法,更好地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范围与功能。(2)对于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来说,必须要充分借助于现代化监督手段,增强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实现工程质量动态管理目标。①要加快构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网站,实现联网制度,严格监督网上下载工作任务和档案电脑储存,整改指令全部联网。并且综合采用网上报监、投诉以及备案等办公方法,确保办事效率的稳步提升。②要通过摄像头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掌握好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

3.4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的改良

现阶段,我国相关法律体系仍然较不完善,必须要通过政府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因此,必须要积极转变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思想,改变以往单一、片面的抽查和处罚方式,加强市场化手段的应用,严格约束和限制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范围比较广泛,必须要做到综合治理,善于借助社会各界力量,服务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善于协调各方单位来积极参与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不断改良质量监督模式和运行机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创新建设势在必行,创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朝着更为广度和深度的方向发展。因此,要不断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加大监督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清晰度与透明度,完善质量监督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真正落实下去,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进而稳步提高和实现建设事业长效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施春龙.浅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技术管理现状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43):136~137.

[2]王浚宇.新形势下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2):142~143.

[3]张恒祥.关于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制创新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2):257~258.

[4]闫亚绒.浅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9):93.

论文作者:胡昌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论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论文_胡昌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