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你在中国还好吗?--对MBA现状与未来的分析与探讨_mba论文

MBA:你在中国还好吗?--对MBA现状与未来的分析与探讨_mba论文

MBA:你在中国还好吗——关于MBA现状及未来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你在论文,中国论文,还好吗论文,现状及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十年代后期,本报报道《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的境遇剖析》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个新名词——MBA 在极短的时间走进中国千家万户。而文章中那行特殊符号“MBA—SOS”,直至今日,人们一提及人才浪费便不由自主想起它来。

然而,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当再没有人否认中国对MBA 的重视程度时,一个关于MBA的观念怪圈产生了:

——MBA是致富的金钥匙,是成功之路的通行证。(媒体)

——MBA?赚钱的玩意!只要你给我几万块钱,我也能让你当上MBA。(一位的士司机)

——借MBA当个跳板,毕业后好换个工资高的外企。(一个在读MBA人)

一位全国知名的管理学专家在电话中听及“MBA”, 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不要再瞎写MBA了!”便迅速将电话挂断。

一面是漫无边际的乱抬身价,一面是观点误导下的实际贬值;一面是专家学者为之痛心疾首,一面是商人们大摆空架子。

10月17日,清华大学首届IMBA(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生举行暑期实习总结报告,经管学院第一副院长、全国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赵纯均教授一番话语重心长:

“MBA对于中国而言仍是新生事物,仍需全社会的关心与爱护, 希望大家能够公允并且理性地理解MBA……”

源起

MBA对于中国而言是个舶来品。

世界第一个MBA设立于1908年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当时, 哈佛大学决定:只设研究生院而不开大学本科。此后“哈佛模式”得到了众多院校的推崇与延用。

五十年代,MBA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活动, 从其他硕士专业门类中分立出来。八十年代之后,由于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MBA的教学侧重点开始移至国际企业管理上,此时,由于MBA毕业生在企业中的出色表现为MBA自身带来了极高的声誉,MBA成为所有硕士专业中最热门的一个。

时至今日,MBA已成为美国社会中素质最完备、业绩最显著、 地位及薪金最高的重要群体。

据美国一份杂志报道,美国今日的财富一半以上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历年MBA的创造。

MBA每年吸引了美国无数青年。如今,仅有两亿人口的美国,MBA便接近8万人,占据了全国研究生人数的四分之一。

在欧洲,自五六十年代从美国引入之后,MBA热潮也高涨不已。

法国现有最大100家公司的高级管理阶层,巴黎高等商学院的MBA毕业生占据一半以上。

而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也都相应开办MBA, 并积极与国外合作大力发展MBA教育。

作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与国际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MBA 已获得全球性的认同与关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试点并最终确立起自己的MBA。

1988年12月,国务院学位办与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出面组织了一批有极高资历的经济、管理方面专家、学者,开始对中国式MBA 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论证。

此前,中国已有了直接参与MBA办学的实际经验:1984 年大连理工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联合开办MBA。 曾经轰动一时的本报报道《命运备忘录》正是因本批毕业生引发。

1990年,我国开始设置并试办该项专业学位。同时,确定专业名称为“工商管理硕士”,

英文定义为

Master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1991年,9所首批试点院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南开、 天大、复旦等率先试行MBA。

试行中确定所办的MBA为“中国式的MBA”,它的基本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务实型中高层管理人员。

根据社会需求与MBA首批试点的良好反响,1993年我国MBA试点院校扩至26所;1997年再度扩大至56所(1998年杭大与浙大合并,新增加山东大学)。

1997年,我国各个试点院校实行第一次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联考,简称GRK。

鉴于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的作用,1997年底,由国家经贸委与全国各试点院校合作,正式开始招收国有企业在职管理人员攻读MBA。

至此,MBA由一个国际性的专业学位正式被引进中国, 并开始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MBA方向发展。

碰撞

可以说,从八十年代至今短短十年间,我国MBA 已基本形成自身一套管理模式,其发展速度较之他国毫不逊色。

然而,许多行内人士却说:中国并未真正认知MBA。这个认知, 绝不仅指数量、规模,它更是一种质量评介、价值取向与社会氛围。

一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96级女生说:“我不担心自己的将来,毕竟北大的牌子在这儿。但中国的MBA 终是要与哈佛这样的世界级名校的MBA竞争,看看中国MBA的一些情况,我为它的将来担心。”

“一些情况”到底指什么?

——不同步的质与量的增长

数据显示,我国首批MBA仅招收了86人,1993年时增至550 人, 到1998年已达到6500人,而美国的MBA发展了将近60年才达到这个数字。 至今为止,我国已有11000名MBA。

人才有规模才有气候,因此MBA必须发展数量。

然而,质量才是保证MBA的生命线。

如今,我国几乎所有的MBA 试点院校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师资队伍不足,MBA的教师本身对其认识不到位, 往往以教授一般研究生的方式教授MBA,业务水平与实践需求有很大差距;教材不足, 尤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案例教材匮乏,大多采用外国多年前的案例,学生难以参与,教师又不能把握好使用尺度。

一家著名跨国企业的人事主管于先生两年前曾就读在职MBA, 他形容MBA课堂:像唱歌一类的节目很多,很热闹, 但真正让你有启示有提高的内容不足10%。

——自我期望值与企业使用值的矛盾

在人才招聘会上,一个手持MBA证书的毕业生, 面对国企与外企的召唤,他选择了后者。

“每年花那么多钱和精力读MBA,当然应该谋个高薪高职。”“MBA这么吃香,再怎么也得当个部门经理吧。”

据清华大学MBA的内部调查资料,一般MBA起薪在5000元/月,IMBA在7000元/月以上。然而国企给出的月薪往往均低于2000元/月。

此外,面对国有企业的橄榄枝,MBA更大的担心在于: 进国企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

齐泽明,人大95级校外班MBA, 原为北京五环通信电源厂技术开发中心主任,他的话颇多苦涩:国有企业的领导最为棘手的并不是制定市场竞争的经营管理对策,而是厂里各种人际关系,包括职工的住房、上级意见、对付老账等等。国企缺乏的东西太多,最主要的还是体制问题,因此MBA在国企没多少用武之地。

“波森”为北京较大的一家猎头公司。据其负责人介绍,80%的客户为外企,并且其需求对象几乎全部要求是名校的MBA, 而前来“纳贤”的国有企业寥寥无几。

十年多来,MBA始终高举振兴民族企业的旗帜,而实际上,MBA不断与国有企业擦肩而过。

——MBA帷幕下的孔方兄与频繁的“西校东移”

在很多报纸上常可以翻到关于MBA的招生广告:××学院于99 年×月开设MBA课程,报名要求:本专科以上文凭: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入学须经过正式的英语、数学、管理学科考试。

然而当笔者循其中任一家联系电话找到该“学院”负责人时,方知不过是一个成人教育学校,原本连开设大学本科的资格都不具备。而所谓MBA班,只要交钱,任何人都能入学, 所谓的考试也是该校用于走过场的形式。据说已有十余人前往报名。

在鱼目混珠的MBA市场中,随着一些人腰包的渐鼓,MBA的声誉却逐日下降。

“MBA”招生广告大多还有一张更诱人的王牌——国外学位。

北大经济研究中心胡大源教授说:改革后,中国很多人已有一定能力支付MBA学费,而欧美MBA发展了这么多年,国内市场已无增长空间,要生存只有对外发展,于是,中国成为他们的重要目标。

如能与哈佛、斯坦福等名校合作,自然是求之不得,然而目前,那些合作学校却往往是各国不入流或者质量正急剧下降的学校。引进需要代价。中外合作学费必定比本国贵,如此,不能不让人怀疑“合作”下的真实原因。

在热力学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作“熵增”,容器中热能做功,由于无序的发散导致混乱与封闭,其结果是热能耗尽。熵的产生是生命衰亡的信号。然而,中国的MBA绝不能是熵,也绝不会允许熵增的发生。

磨合

1994年,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办的牵头下,由政府官员、高校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企业家组成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它不具备制裁权力,但可以为我国MBA提供咨询、协调交流、合作的服务, 同时及时为我国MBA教育发展提出意见。

在全国MBA指导委员会等的共同促成下,1997 年先后在全国试点院校中组织了11期师资培训班,专门聘请国外教授MBA 的知名专家及国内在教学上颇有建树的教授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讲授,其中尤其针对案例教学的不足进行重点分析。

面对九十年代出现的种种情况,九十年代末的MBA 开始以最清醒的头脑自觉地加以整合。

——建立品牌院校

试点尽管增多、数量尽管扩大,然而MBA 最终将作为一件以院校为品牌的知识产品投入市场,由市场中的企业去甄别与选择。质量高的,逐渐树立起一个整体的品牌,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信誉、获得首肯。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也正是凭借产出的MBA质量, 在全球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

不久前,清华大学MBA同学会主席团的98年换届选举中, 许多同学的讲演,无不突出了MBA“品牌至上”的立身之本。

微软公司中国分部的公关部经理孙畅说, 公司选择人才不会给予MBA特别的关注,但如果是中国最好的几家名校的MBA,仍是公司首选的对象。

MBA尚且年轻,谁都可在品牌上一争高下,而树立品牌, 首要的便是实力。

——付出与收获的持衡

这是针对MBA一哄而起、杂牌院校争相办班的现象而言的。

中美工商管理研修学院的执行校长万川,曾就读过美国的MBA。 他说,参加研修班的同学大多是为了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增加自己的管理才能,学了后能真正在实际中运用。他们愿意支付昂贵的学费,并不是要拿学位作为资本,而是为了获得等值的知识。因此,那些一哄而起而实无根底的授课点,不出多久自然会被淘汰。

钱白扔了一次,便决不会有第二次。

——请进真诚合作者

为了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效益,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现阶段不许境外教育机构或个人单独在中国内地进行办学活动;举办授予境外学位项目中外方必须报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确定其在本国的实力与地位后方予批准。

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现有三类:共同培养,授国外学位,如北大与美国福坦莫大学合作;采用国外全套教材和方法,颁发本国学位,如清华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合作;政府间合作,颁发特定学位,如由上海市政府与欧联盟合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授予“中欧”学位。

合作办学是各国MBA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而真诚则是中介。

——MBA与国企的互向融合

面对MBA在国企门前的徘徊,一些在思想观念上已然转变、 并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国有企业,开始率先走出与MBA 的融合之路。

1994年,北京燕化集团总公司从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中精选出22人与中国人民大学办起全国首家的单一国有企业MBA班——“燕化班”。

在燕化班关于学习体会与收获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学员许海东说:“管理毕竟不像技术、工程那样有形,MBA对企业来说很难把握。 而燕化班成员本身就为企业、职工熟知和信任,当他充实后将MBA 知识与企业融合,自然能使MBA实现自身价值。”

MBA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也往往是MBA与企业相互排斥的原因之一。

袁飞,一位今年刚入学的MBA。他说,MBA只是进入企业的一张门票,它并非所谓总经理的通行证。路得一步一步走,刚毕业的MBA 最多不过是一个中层职业管理人而已。

MBA也已经开始比较正确地定位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 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企业、去了解企业,这无疑也是MBA 不再逃避国企各项待遇在自我心理上产生的落差,而主动寻找彼此融合的开端。

爱心支点

中国的MBA正在思索方向,正在由无序趋向有序, 由碰撞走向磨合。

据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赵纯均透露,我国有30 万个外企、40万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300多万个乡镇及民营企业。而我国MBA实际数量离一个企业一人的标准还相差极远,因此MBA 的市场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的职业企业家阶层将在我国逐步形成,这也会给我国MBA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创造契机。

美国MBA市场发展了近百年,从八十年代起就有人指出美国MBA在走下坡路,而实际数据表明,美国1998年MBA 的招收人数仍比上年有所增长。

面对不久前市场对MBA的哄抬,而此阶段又开唱“MBA心太软”、“MBA大贬值”的现象,国家学位办MBA项目官员黄宝印指出:MBA 只是一个培养和教育人才的方式,它绝不是用于炒作的商业卖点。

杨军是一位来自江苏农村的小伙子,他有一个心愿:将来要在工作后就读MBA。杨军还说,但愿所有正在就读MBA的人都能珍惜和爱护现在拥有的过程,为中国MBA的稳步提高打下基础。 “我相信即使在五年后自己读MBA的激情仍会保留。”

九十年代的MBA虽然出现了各种现象, 但它并不是叫人丧失信心的信号,大多数人仍为它鼓劲、加油。

而面对“MBA不值钱”的疑虑,国外对所有MBA院校通过毕业生起薪、报考人数、师资考评等多方面进行排序,从而迫使各MBA 院校不得不在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随着中国MBA毕业生的增多, 以排名来测定和督促MBA院校提高质量,也将是未来MBA发展的必然现象。

阿基米德昔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把整个地球支起。”

今日中国的MBA想说:给我一个爱心支点, 我要把中国企业的未来支起。

标签:;  ;  ;  

MBA:你在中国还好吗?--对MBA现状与未来的分析与探讨_mba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