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正经历从“征订时代”到“零售时代”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论文,中国论文,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都市报业大战,在各家报纸的编采实力、内容及品相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报业的竞争,其实就是发行的竞争。从北京、广州、成都、南京、西安等竞争相对惨烈的城市看,无不说明这一点:谁在发行上占主导地位,谁在发行上抢先,谁就是王者。
一、中国报业关于发行模式的探索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报业普遍实行“邮发合一”的发行体制,报社把报纸发行的工作全部委托给邮局办理。但是,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这种发行方式便暴露出了许多体制上的弊端,对直接参与竞争的都市报来说,尤其致命的是,邮局的零售网络有限,被动销售,根本无法实现新创刊报纸迅速抢占市场的需求。
1985年,河南《洛阳日报》率先宣布走“自办发行的”路子,并获得成功。其后,其他一些报社也纷纷走上自办发行的路子。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蜂拥而起的都市报,几乎无一例外的在“自办发行”。到上世纪末,全国自办发行的报社接近1000家。
这些自办发行的报社,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及新涌现出来的都市类报纸,为了在残酷的报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采用全新的报业经营机制,在发行方式方法上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如四川《华西都市报》所创立的“敲门征订学”,天津《今晚报》首创的“送报上楼”,北京《精品购物指南》实施的“订报送报箱”,《广州日报》建立的“报纸销售连锁店”,《北京青年报》与银行合作征订报纸,沈阳《辽沈晚报》与保险公司实施“捆绑式发行”,南京《服务导报》利用全市980个奶站发行报纸……等等,都为自办发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均在一定时期和地区取得巨大成功。
在发行模式的创新上,这里重点提三个报社:
其一,广州日报的“报纸销售连锁店”。
上世纪80年代的广州报业市场,《羊城晚报》雄霸天下,发行量80多万份,而《广州日报》发行量长期徘徊在4万份左右。为了摆脱落后的被动局面,广州日报社在决定自办发行的同时,对发行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思索,确立了两大发行原则——1、必须让《广州日报》每天比《羊城晚报》等竞争对手早10到20分钟送到读者手中;2、必须让广大市民感到订阅或购买《广州日报》非常方便。150家“报纸销售连锁店”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些连锁店分布在大街小巷,不但零售报纸,而且随时接待市民订报。短短几年里,广州日报的发行量直线上升,一跃成为广州发行第一大报。
其二,华西都市报的“敲门征订学”。
华西都市报可以说是中国报业中,在理论指导下办报的最成功者。其创刊伊始,就对发行队伍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在“敲门征订,投递到户”的口号下,征订员深入居民小区,挨家挨户地宣传推销报纸,即所谓“洗楼工程”。华西都市报的发行量也在短短3年中,从不到1万份上升到8万、26万、46万份。华西都市报的“敲门征订”被后来创刊的多家报纸采用,均获得成功。
其三,《西安商报》的“订报送大礼”。
综观中外报纸的发行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无偿发行和有偿发行。无偿发行就是免费赠阅,不收取读者的阅报费用。这种方式主要用于报纸的促销和宣传,通常在报纸的创刊初期或改版初期运用。2001年《西安商报》创刊时,西安市场已有多家报纸,竞争已相当残酷。要在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西安商报》对无偿发行和有偿发行进行有机的结合,提出“订报送大礼”的发行方式,通过“订报送自行车”、“订报送饮水机”、“订报送小电视”等三大发行战役,短短7个月,发行量便突破20万份,虽然西安商报后来因资金链的断缺而退缩,但其“订报送大礼”的发行策划,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特别对一个刚创刊的报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成功,其创刊7个月发行量便突破20万份,在中国报业中,也算是个奇迹。如今,西安商报虽已退出竞争,但“订报送大礼”的发行方式仍被多家报纸采用,而且成为许多报纸不得不采用的发行方式。
二、“敲门征订学”及“订报送大礼”的没落
诚然,“敲门征订学”、“订报送大礼”等发行方式在一定时期,为中国报业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批报纸因之而走向成功。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的消费心理、水平、方式的不断变化,敲门征订、用大礼刺激订报的方式正在走向没落或已经过时。
其一,敲门征订阻力重重。
据调查,1996年华西都市报首创敲门征订时,征订员的入户率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有九成以上的市民愿意打开自己的家门接受征订员的宣传与解释,其中有30%的市民可以当场决定订报,40%的市民会有意向性的答复。然而在2004年的征订活动中,笔者对西安几家报纸的发行进行调查时,发现已发生了可怕的变化。首先,门卫关难过,征订员很难进入一些中高档居民小区和单位家属区宣传,写字楼更不用说;其次,即就是进入小区,80%以上的市民不愿打开家门让征订员进入,90%以上的市民会当场拒绝订报,现场能决定订报的人不足1%;再次,征订员心理上的障碍越来越大,本能的对上门征订产生逆反心理、畏惧心理,征订报纸要么找比较容易进入的低档小区,要么找不是强势消费群体但相对比较好说话的老人,要么仅凭接征订电话,有了意向再去。
其二,“订报送大礼”已走进了死胡同。
订报送大礼作为一个报纸特殊时期发行的特殊产物,在开展之初,的确对一个初创的报纸来说,由于发行量短时间激增,迅速使其知名度提高,缩短了其品牌创立的时间,缩短了其读者到达率的时间。然而,“订报送大礼”的风险在于,其必须有发行量激增后的后续手段;首先,必须有雄厚的资金弥补印费增长而广告相对滞后的半年到一年的“投入期”;其次,报纸的质量必须让读者相当满意,能用其内在的品质抵消读者“用礼品换来的报纸”的轻视心理;再次,对办报者的水平及编采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而,这种征订方式的风险是相当大的。但是,这种方式仍被多家报纸所采用,特别是一些已经办了多年的报纸采用后,其策划的初衷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以达到宣传及迅速创立品牌为目的,而是纯粹为了以礼品吸引读者,为了订报而订报。而就在多家报社均在订报送礼的过程中,读者的胃口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不是几件小礼品能够打动的,他们对媒体已趋向质的选择。
2004年以来,中国报业的竞争相对趋缓,一批报纸在竞争中出局,各地报纸的格局相对稳定下来,这便使各家报纸有了调整发行思路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消除发行大战中不正常的、不合规律的方式,寻求科学、有效的发行方式,对每个参与竞争的报社来说,是当务之急。
就象自然界的规律一样,当人们在挖空心思为一些形式的问题苦恼的时候,也许回归到自然原始的状态反而更好。于是,在广州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如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已不再在征订报纸的方式、价格的优惠上费心思,对市民的订报采取自愿的方式,转而在零售上下大工夫,以报纸的内在质量取胜。
三、报业发行零售时代的到来
回顾和总结过去十多年的中国报业的发行,不论是“邮发合一”,还是自办发行的敲门征订、订报送礼,其主要特征是发行以征订为主,各报在发行中主要拼的是征订,各报发行量中订户占绝对比例。我们把以征订为主的这个时期统称为报业发行的“征订时代”。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变化,征订报纸的难度越来越大,报业发行的“零售时代”必然到来,而且在一些城市已经成为报纸发行的主流。
标志一:南方都市报的崛起
1998年初,南方都市报的实际发行量仅4万份。该报的发行策略是迅速抢占报摊,组织了一支1200人的送摊队伍,这些送摊员每人负责5—10家报摊,不仅每天要把报纸早早送到报摊上,还要帮摊主叫卖。该报组织策划的“买南方都市报,免费喝牛奶”、“买一份报纸,送一支圆珠笔”等活动,同时也在有力地配合摊主的销售。仅过了两年时间,该报的发行量便迅速增长至90万份,其中零售量占到70%以上,在该报2000人的发行队伍中,征订和投递员仅600人,其余均为零售送摊员。
标志二:京华现象
2001年京华时报创刊时,北京报业市场中已有两家广告收入超5亿元的都市类报纸,发行量都在50万份以上。京华时报的发行策略首先是对北京市区所有报摊的地理位置、规模、销量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然后组建庞大的“发行组合”——移动售报员和固定零售报摊结合,快速抢占零售市场,巧妙布阵,派出蝗蜂般的发行人员,对京城的大街小巷进行扫荡。一年后,据权威调查机构监测,京华时报的平均销量高居北京市场169种新闻综合类早报榜首,成为京城报业市场发行量的领跑者。
在西方报业发达的国家,报纸的零售量一般占其发行量的65—70%,高的达80%以上。
第一,报纸发行以零售为主是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
从人们的消费习惯来看,绝大多数人喜欢主动消费,而不愿接受被动消费。征订报纸对读者来说,其实就是一种被动消费,一旦订阅,不管喜欢不喜欢,一年中都得接受。在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读报也越来越喜欢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从报刊零售点选购。如一个人要买房子,他便会从各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包括购买有房产信息的各类报纸。
市场经济加剧了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出门做生意的、打工的、旅游观光的,每座省会城市的一天的流动人口都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这些人口是报纸消费的一大群体,而其消费方式主要是购买。
从我国报业市场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凡是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其报摊零售的比例越高。如成都、广州、北京,报摊零售量均占综合性日报发行量的一半以上,有的占到60—70%甚至更高。
第二,零售是报业自身追求有效发行的最佳途径,是摆脱目前发行大战国境的必由出路
报纸的发行量历来是报纸吸纳广告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都市报业的激烈竞争中,许多报纸把极力宣传自己的发行量作为争夺广告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广告主来说,其投放广告时,并不是根据报社的宣传而定,往往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于是,报摊零售的情况自然成为广告主调查的重要目标。如果一个广告商在城市中随处都可以听到“××报”的叫卖声,在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报”的报贩,其投放广告时,还会选择别的报纸吗?
买报的人往往是由于需要才买,或者看新闻,或者看信息,有人还专看购物及消费的广告。因之,零售报纸的广告阅读率远远大于征订报。有人估算过,一份零售报在市场上起到的广告作用是一份征订报的10倍以上。
目前,各报均感到征订报纸的巨大难度,为了征订而想出的各种“花样”似乎已不再管用。如何从这种困境中走出来,有效的开拓零售市场是必由之路。以成都市场为例,1997年之前,成都晚报是成都市场的绝对老大,年广告收入1亿多元。然而华西都市报靠“敲门征订”在短短两年内便将其打败;后起之秀成都商报在吸收了华西都市报的做法之后,又在零售上下大工夫,占居了成都市场的第一把交椅,从而也坐上了广告量第一的宝座。成都晚报一度沦落到严重亏损的地步,2002年7月,该报借重新改版之机,狠抓零售,仅用两个月便在报摊上获得了翻一番的零售份额,其广告量也随之大幅增长,迅速扭亏为盈。考察其发行量,其实除了报摊上增加了两万多份的零售量外,总量并没有其他的大幅增长。
报业竞争越激烈的地方,零售对广告的作用越明显。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人们会发现,这个意义会越发重要。
第三,零售给报纸自身的品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单地说,零售就是把报纸放到市场上,让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购。那么,如果这份报纸中没有读者所需要的东西,读者本身就对它没有好感,他会选择吗?目前,在我国的每个省会城市,都有三份以上的报纸在参与竞争。大家都出现在报摊上,都在争取读者,那么拼的是什么?拼的只能是报纸的质量,新闻谁做的最好,版式上谁做的最漂亮,谁的服务最好!
对报社来说,零售就是试金石,办报者不需要自吹自己的水平如何,拿到市场检验就行。同时办报者也可以通过每天的零售量来了解读者的兴趣所在,可以根据市场及时调整编辑方针。
零售对报纸质量本身的要求,使每个办报者必须牢记一个市场准则:只有把产品搞好了,市场才会认可。
第四,零售也需要策划,也要选择最好的方式。
我们强调了零售时代的必然到来及其重要意义,并不是说,只要简单地把报纸放到报摊上去卖就可以了。在以零售为主的发行模式下,办报者所承担的风险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不仅要努力提高报纸的质量,还要时刻注意市场动向,甚至天气变化,要想方设法发展零售代理商,组建和管理零售队伍,同时也得准备承受因决策不当所造成的损失。因此零售也需要策划,需要报社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寻求最好的方式及途径。
近两年来,许多报社都看到了报业发行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开始尝试在零售上大做文章。如《辽沈晚报》组织的“报嫂”零售队伍,《北京晨报》与市总工会联手组织1500名下岗职工上街售报,《华商报》的黄马甲,《南方都市报》的大学生站摊售报等等。《南方都市报》所策划的一系列零售促销活动,如“买报纸赠圆珠笔”,与广告主联手搞的“买报纸送牛奶”等,很值得借鉴。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国际化,报业的发行模式也必将不断推陈出新,与国际接轨,也许,以零售为主的发行模式也只是一个过渡。对一个报社来说,科学的发行方式是因地、因时制宜,不断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发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