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数字乡村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论文

河南数字乡村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批整体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鹤壁市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导向,探索建设了“农田数字化、园区数字化、村庄数字化、政务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五大实践模式,不断促进着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弯道超车”,改变农村面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如今,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影响带动下,鹤壁市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为现代农业装上“数据引擎”

种粮大户傅太华走进浚县30万亩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查看玉米长势。在他身后,被白色栅栏圈起的农田信息监视系统尤为引人注目。

村镇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是农忙时在家停留时间较短,农闲时在家停留时间较长,冬季是农闲时期。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到,在家停留时间在8h以上的比例为61%,8h以内的比例为39%;冬季窗户贴有塑料膜的比例为60%,没有贴保鲜膜的比例为40%,说明冬季住宅密闭性提高,同时贴有塑料膜会减少开窗行为;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关注程度方面[3],72%的居民了解室内空气污染,其中40%的居民还会一直关注室内空气污染的形势,只有28%的居民不怎么关注。关于身体不适情况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此时,在20公里外的鹤壁市农业气象试验站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浚县示范区内的湿度、风速、土壤墒情等数据正在不断实时更新。“各项指标一旦达到预警阈值,农业专家们马上能收到预警提醒并开展研判,随后预警信息及农业生产建议就会及时发送至农民的手机上。啥时候浇水、啥时候防治病虫害,看看手机就一目了然,还能根据分析数据指导播种、管护和收获。”该市农业气象试验站站长石俊峰对记者说。

“鹤壁耕地面积虽少,却成为全省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基地,先后创造了25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这得益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保驾护航。”鹤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波表示,鹤壁市正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并与全国整体推进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数字农田”工程,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成了“市有平台、县有中心、乡有信息站、田有采集点”覆盖全域的信息网络,并在全市81个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实现“双覆盖”,62个站点安装物联采集仪器,布设仪器2400台。同时,该市高效利用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自动收集环境要素、农艺参数等并实时传输、智能分析、及时发布,做到农田生态环境、苗情、灾情的可视化、数据化处理,把预警信号、防范措施及时传递到农业生产一线,进一步提升了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

“依托益农信息社服务体系,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和平台,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农技推广、农资买卖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精准、及时的信息服务。”农信通集团负责人李勇说。

“让农业搭乘互联网快车、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将是破解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鹤壁市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大举措。”鹤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全贵说。

为验证本文提出的空间圆弧拟合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对图2中的数据点云,用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的空间圆弧拟合方法进行拟合。分别进行2组各5次拟合实验,其中一组应用了RANSAN算法剔除错误点,拟合结果如表3所示,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同时,将本文优化方法与传统空间圆弧拟合方法进行比较,拟合结果如表4所示,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为农村打开“数字”大门

春天种什么对?买谁的农资服务最实惠……长期困扰鹤壁农民的这些问题,如今在该市农业信息化发展中一一得到解答。

据初步统计,通过实施“数字农田”等工程,鹤壁市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增加36公斤、71公斤,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提高6%,每年每亩节约人工、化肥、排灌等成本133元,新增效益359元,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2.2 有效压迫 为了防止淋巴漏的发生,术后即刻给予1 kg重的沙袋分别于双侧腹股沟伤口处压迫,持续48 h,防止死腔的形成。同时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这样保证沙袋的有效压迫。按压期间,每小时巡视病房1次,询问患者压迫部位的感觉情况,严密观察压迫部位的皮肤血供情况,严密监测患者双下肢温、湿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为促进下肢血液、淋巴的回流,并减少切口的张力,可采用双下肢取屈膝外展位,腘窝处垫一软枕,并抬高下肢30°,同时,上半身半卧位,也有利于皮瓣愈合,有利于引流。指导患者做脚腕的伸、屈、内旋和外旋活动,脚趾的各种活动,促进血液循环[6]。

天然草地指植被自然生长未经改良的草地,多供作放牧家畜和刈草用,是草地畜牧业的生产基地[1]。我国4亿hm2草地中,95%为天然草地[2]。桑科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内,青藏高原东缘,距夏河县城拉卜楞西南18 km。属于高寒草甸草原,平均海拔3 000 m,草原面积70 km2,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该区域是甘肃省家畜的主要产区,甘南州牦牛存栏数量达87万头,占全省牦牛总数的80%,夏河存栏牦牛14.41万头,占牦牛存栏总数的17%[3],肩负着发展甘南牧区区域经济的重任。多年来,草地的长期超载放牧,使这一地区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生态趋于恶化,草畜矛盾突出[4]。

“益农信息社建成运行,买农资、卖特产方便多了,如今不出村就能把事情办完,动动手指就能了解最新的农业信息!”8月20日,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耿屯村益农信息社的信息员李国云对记者说,“益农信息社的‘农’不仅仅指农村居民、农业生产者,基层管理人员也在享受着农村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农业农村信息化正日益成为推动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悉,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员的业务水平,该市依托农业硅谷“乡村振兴学院”,上半年共开展信息员培训6期580人次。此外,益农信息社在服务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也在探索创新农情、村情、民情采集手段,把益农信息社作为农业农村大数据的重要来源,为农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为信息员提供精准营销推广,为政府提供智慧管理。

同时,锦鲤式营销利用的网络营销平台,大多为微博或者微信等社交网站,可以充分发挥病毒式营销的“让内容带来客户、让用户带来更多用户”的营销功能以及低成本、传播速度快的营销方式,最终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为激发进口潜力,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2016年5月以来,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行“暂按个人物品监管”的过渡期安排,有效促进了行业稳定发展,但也存在各方权责不清、政策预期不稳定等问题。6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中,一大特点是取消“暂按”,明确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截至目前,该市共建设益农信息服务社794家,在全省率先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全覆盖,今年以来,累计为农民提供信息4.76万余条、便民服务3.5万人次,便民服务金额103万元。

数字乡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鹤壁,益农信息社作为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载体,已经形成了“信息获取+农产品交易+农情咨询+远程诊断+基础服务+物流配送”的服务模式,开通了买、卖、推广、交费、业务代办、物流配送六大核心业务,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延伸到乡村和农户,助力鹤壁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该市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

提升农业园区数字化水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蔬菜标准园区,广泛应用温室大棚智能感知与自动控制系统,保证大棚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推动农畜产品生产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加快“鹤壁优品”电商品牌建设,对鹤壁市园区的148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筛选,分批分次通过“京东鹤壁优品”特产馆上线。

开展农业政务数字化工作,推动决策管理科学精准。加速河南省农业大数据中心即“互联网+现代农业”平台落户鹤壁农业硅谷,为农业生产和乡村管理提供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技术指导等应用服务。同时,在全市建立了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工作站的“蓝天卫士”远程监控系统,全方位、全天候、全角度视频监测秸秆火情,提高了监控水平,2018年鹤壁市实现了秸秆禁烧零火点目标。

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鹤壁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引导大型传感器制造商、物联网服务运营商等入驻,建设成立了鹤壁市“5G”产业园、京东(云)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等数字化产业园和基地,推动了农业农村数字产业的创新应用,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

据了解,河南省社科院日前发布《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9)》,鹤壁市在全省18个省辖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综合测评中排名居首。此外,鹤壁市浚县、淇县从全国100个县(市、区)脱颖而出,荣膺“2018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称号。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实现乡村振兴,推动鹤壁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把信息化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高点,加快推进鹤壁市数字乡村建设。”张波表示,将加快构建信息化、智能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探索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基层服务管理新模式,为鹤壁市实现乡村振兴插上信息化翅膀。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标签:;  ;  ;  ;  

河南数字乡村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