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李昀翰

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李昀翰

李昀翰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路桥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路桥工程项目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实现路桥施工技术的提高和创新。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旨在确保路桥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桥工程建设;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路桥作为交通运输的强大载体,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路桥路基和路面的质量也备受关注。为了确保路桥质量,需在路桥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上加强研究和监控力度。路桥的路桥基施工和路面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关系到公路的质量、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等,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将引发行车不稳、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1 目前我国路桥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桥头搭板与梁伸缩缝之间的连接效果比较差

由于路桥桥台的沉降与桥头的填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桥头搭板与梁伸缩缝之间的连接效果比较差,连接力度不够。在这一接口处,形成了一种阶梯状的缝隙,从而降低了来往车辆的舒适度和行驶速度。这一问题,不但使通行车辆根本不可能实现全速行驶,而且也影响了来往行驶车辆的舒适度与安全性,并对道路桥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造成这一危害的根本原因是:在桥台后背的回填材料选择过程中,由于使用了一些具有压实性与排水性较差的填充材料,因此,无法实现良好的压实效果,从而导致路基路面的不均匀沉降,最终影响到桥头搭板与梁伸缩缝之间的有效连接。

1.2路桥路面不平整

路桥路面平整度是路桥工程项目的主要检测内容,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如果没有控制好某些操作工序,就会加快路面平整度的衰减,导致通过车辆的颠簸感、行驶速度加剧,车辆磨损度加快,车辆的不安全性随之产生。路桥路面平整度不达标的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方面的控制不严,路基路面呈现出起伏波浪状;路面施工方面的控制不力,铺摊机、压路机等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操作方法失当;滑靴或基准线失控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公路桥梁路面平整度的达标情况,要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就要从路基路面开始抓起,对技术人员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公路桥梁路面平整度达标。

1.3路基路面破损与地基塌陷

路桥路面在工程完工后不久就出现大面积、多处不同程度的断裂破损,其原因有在施工作业中片面追求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而忽略对路基的夯实,材料配比不适当,基质沥青质量不达标,再加上高低温引起的膨胀收缩,使得路基路面的基底承载力分布不均匀,导致弯沉值过大,路基路面发生断裂;路基路面材料的收缩引发路基表层沥青出现反射裂缝,导致路面路基发生破损;路面积水沿公路裂缝渗入路基土层,对路基造成腐蚀损害,降低了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碾压过程出现裂缝和细纹,再加上阳光照射和水分侵蚀的催化作用,使得路基路面的表层混凝土和沥青发生开裂出现破损,大大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软土具有抗剪度低、承载力差以及含水量大等特点,在软土上进行路桥路基路面施工作业,若不对软土地基采取一些必要的处理措施,就容易发生路基路面塌陷、下沉现象,软土地基的结构特点为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正常施工制造了非常棘手的麻烦,一旦处理措施不到位或操作不当,就会引发公路桥梁工程地基坍塌、沉陷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2.1路基基底处理技术

路基是公路的基础,其施工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质量和整条公路的施工质量。近年来,在公路施工中往往因为诸如湿陷性黄土、软土路基、黄土路基等不良路基的影响而导致的道路工程质量问题,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并严重影响到交通和人民安全。因此,公路路基的施工,要综合考虑当地地形、地质、气候和公路类型等条件。不同坡度基底处理方法如下:

(1)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也可采用浆砌片石与浸水挡墙进行综合防护。

(2)当地面横坡为 1:5~1:2.5 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 2m。当基 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3)地面横坡陡于 1:2.5 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的规定值。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例如:要清顺滑体坡面,对于较软土质路基采用干砌片石进行防护,综合滑坡的外表地形、滑动面、滑坡体的构造和土质等因素改善基底条件;在滑坡体上施工时,应设桩点随时观测滑体变化的状态,做好滑坡区的内外排水工作;在滑坡体上修筑抗滑挡土构筑物时,应按规范施工,抗滑挡土墙基础要设置在最下一层的滑动面以下,若抗滑桩和抗滑挡土墙共同支挡,要先做抗滑桩,后做抗土墙,多排支挡,则要注意先上后下的顺序。

2.2施工阶段路面质量控制技术

在施工前,要铺筑一段约100m-200m的试验路段,并制定出施工程序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沥青砼面层的质量监控上,要遵照指标,进行动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两项重点试验,在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由于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存在着诸如运料卡车对摊铺机的撞击时有发生、摊铺机在连续均匀作业后工作性难以保证以及对集料的离析改善困难等问题,因此在现代公路路面的施工中,宜选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来改善此类问题。在路面施工阶段,使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运料车将原料先倒入转运车,避免了运料卡车对摊铺机的碰撞;而且保证了摊铺机料仓的贮料始终保持在一个变化不大的量度范围内,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均匀性。对于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和材料离析的改善,也是其重要贡献;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卡车数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质量,保证公路路面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同时,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中,还要根据路面宽度、厚度、改性沥青与混合料类型,以及混合料温度、气温、拌和、运输、摊铺能力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准确确定压路机的类型、数量与压路机的组合等。

2.3路面排水

在路面质量问题的出现中,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路面排水系统不良造成的,因此很有必要做好路面排水工作,并与地区的排水规划保持协调。地面排水中,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要求铺砌防护,另外常见的排水设施还有边沟、截水沟和急流槽等;公路路面排水中,如遇大暴雨等特殊天气,易形成积水,要求排水要迅速,可以采用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的方法;地下排水工作也十分必要,一般以渗透力式排水,如果水量过大,还应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帮助及时排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于路桥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等均有较大影响,要在路基基底处理技术方面和路面质量控制技术方面深入研究,灵活运用,并做好监理养护工作,共同保证路桥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信小龙.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1).

[2]黄彦堂.浅析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07).

论文作者:李昀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李昀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