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复位与中医手法复位在治疗踝部骨折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赵磊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骨外二科 12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踝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复位、中医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我院所接收的踝骨骨折患者82例,随机抽取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复位治疗,研究组则实施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对比后,组间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中医手法复位对踝部骨折患者治疗,可使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值得将其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手法复位;手术复位;踝部骨折;应用效果

前言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为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疾病,以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临床上以解剖学为根据将踝部骨折分成单踝骨折、单踝骨折、三踝骨折三种,其中的三踝骨折最为严重,会对患者的行走能力、负重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上使用手术复位治疗虽具有较好的治疗应用效果,但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损害,总体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对患者身体伤害相对较小且治疗效果也良好,因此本此研究选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给予中医手法复位、手术复位治疗,探究临床应用上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出了我院骨科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该段期间,检查确诊后进行治疗的82例踝骨骨折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方式抽取后将其分组,每组均是41例。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19~64岁,平均(41.56±7.58)岁,骨折原因:高处坠伤11例、交通事故18例、砸伤12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5±7.56)岁,骨折原因:高处坠伤10例、交通事故20例、砸伤11例。对比骨折患者临床上的病例信息,结果得出,数据间并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用以手术复位方法对踝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术中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内踝处行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骨折端充分暴露。牵引复位,进行钢板解剖、外踝骨折固定,完成后使用螺钉对患者的内踝、内踝骨折处进行固定。

研究组:实施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取平卧位,进行患肢外侧选择,对患者小腿上部处进行固定,实施向上对抗牵引,医护人员站于患者的患肢远端,将其足跟、足背握紧,在进行牵引时,应对牵引旋转移位的具体情况十分注意,及时对牵引、旋转方向进行调整,首先予以外翻操作,再逐渐、缓慢的实施内翻,完成后再进行方向变化。若患者出现胫腓情况,操作人员应首先进行两踝挤压,帮助患者复位,以此来对骨折处移位情况进行避免。复位治疗后使用塑形夹板对患者的踝跖屈进行固定,并在骨折处予以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医护人员也及时进行外敷药膏更换、骨折恢复情况检测,2个月后再将夹板彻底拆除。

治疗后医护人员均需按时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情况仔细检查,根据其骨折恢复程度给予适当的康复锻炼指导,鼓励其适当下床进行负重练习。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把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整理后,予以详细临床记录。

疗效判定标准[2]:①优: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已恢复到正常水平,未有疼痛情况发生,经X片检查显示,其骨折处愈合程度较好,无炎症情况出现;②良:经治疗患者踝关节功能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在运动时间过长后会有轻微的疼痛感,X线片检查后显示,踝穴内侧具有小的间隙;③可: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在长时间运动后会有较严重疼痛感,经X线片检查,其踝穴内侧的间隙相对较大;④差:治疗后患者行走时便具有疼痛感,X线片检查发现其踝穴的位置并不对称、内侧间隙在2mm以上。

治疗总有效率=(优+良+可)/总的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软件在统计后将数据资料详细整理,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X2检验。当P值<0.05时,便可表示,本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的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3.17%,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对比[n(%)]

 

2.2两组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为发生切口感染、骨粘连等的并发症(P>0.05)。

3.讨论

踝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疾病,多由外界直接、间接暴力所导致,患者踝部受损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方向等的因素均会对临床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需及时进行复位治疗,若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较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畸形、创伤性关节炎等病症发生的可能性,致使患者关节僵硬、行走困难情况出现,不但增加了疼痛感,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必需复位治疗的方式予以重视,既要让患者的踝关节情况稳定同时还能够确保其踝关节处的灵便性[3]。中医手法复位会在具体治疗前对患者的骨折类型加以明确,在进行准确的对位、固定,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会根据患者会具体的骨折情况实施内翻、外翻操作,尽可能让患者的踝关节进行背伸位保持,这样更有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使其关节稳定性得以不断提高。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踝部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关节复位,固定效果更为明显,在复位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更加明显[4]。临床上使用中医复位手法对踝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解剖位置恢复,并使自护活动时间明显缩短,相较于手术复位治疗其治疗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另外,在对患者实施骨折复位治疗后医护人员应对其骨折恢复程度进行及时、仔细检查,观察血肿、粘连的消退情况,以及骨折线变窄情况,若未有组织嵌夹情况出现则说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手术复位治疗明显更高,说明该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对踝部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帮助患者更好的踝部骨折处恢复,因此值得被予以广泛的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志勇,蒋敏. 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4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1):83-83.

[2]吴增良,吴旭东,卫斌,等. 比较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J]. 中外医疗,2017,36(23):48-50.

[3]王鹏. 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中医临床研究,2016(3):113-114.

[4]何健涛,吴远征,魏东.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3):129-130.

论文作者:赵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手术复位与中医手法复位在治疗踝部骨折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赵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