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 范晓欣
摘 要:学生时代被很多人成为人一生中最幸福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基本价值确立的阶段。在这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学校、老师、同学对一个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尤其是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实施者的班主任,怎样从情感方面建立学生积极阳光的态度,树立自信心,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 情感艺术
一、中职学生特点分析
职业中专学生在学生群体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职业中专的招生方式造成了入学的学生成绩普遍较低,学习兴趣不高,缺乏钻研的精神。从教育体系上看,这是一个正常的情况,因为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都进入了高中学习,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成绩自然偏低。同时,因为投入学习的精力过少,对于其他方面的兴趣就较普通高中学生颇高。对于中职学生,笔者分析有以下特点:
(一)大多心理茫然,对人生缺乏笃定的目标
基于我国长久以来的教育体系的影响,大多数中职学生在中考前就已经感到进入普通高中希望渺茫,此时往往会任由自己发展,甚至自暴自弃,再加上社会舆论对于学生成绩的过于看重和考试方式的限制,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没有社会经验的他们对未来与其说是忽视考虑,不如说是茫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他们提高自己。同时,因为来自学校、社会的压力,加之年龄的限制,他们也缺乏人生的目标,导致难以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
(二)行动往往过于谨慎,在与他人相处方面选择度较低
这些学生是从不同的初中学校考入,在初中,因为成绩原因往往成为学校的“个体”。进入职业中学后,水平、层次上的相似,让他们易于找到“共同语言”,也较容易沟通交流,但反过来说,他们也会因此形成各种小群体,如果没有得到合适的引导,就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
(三)个人表现欲较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职业中专学校学生,往往基础不扎实,心理成熟度较低,面对失败和挫折常采用逃避的方式进行。同时,因为成绩不理想,常需要在其他方面弥补心理上的满足感,他们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有时过于想要显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以免使同学和老师忽略他们。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一)角色定位
班主任作为班级成员中的成年人,对学生来说往往是多面的;在学习上,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在生活上,他们充当着家长的作用;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他们又是引导者,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他们又作为普通一员承担着协调、沟通的工作,是典型的多面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素质、能力、风格、修养等等愈加受到重视,这在几十年前是被人忽略的方面。同时,人们对待学习也从以往的单一认识发展到现在的多面且可持续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表现为对“活到老,学到老”这一俗语的切实行动。如今,对知识的学习,对修养的提升是教育领域中的不可缺乏的一项工作。学生不再是简单地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发散的思维,和我们常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情商”。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从他们的内心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情感艺术教育的渗透和发挥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感受,注重与之沟通交流,培养其独立自主的个性。在此当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表现态度、情绪表达以及理想信念等,都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对象,将这些综合起来,是正确引导学生的必经之路。情感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趋于独立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学生的情感品质理应首先被尊重并加强培养,引导他们学会调控情感,建立阳光正面的性格特征。
三、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艺术
针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前述特点,中职班主任除应当做到教育者理应做到的尊重、理解外,还应在以下方面着重加强:
首先,重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他除知识教学外,还承担着学校中的“家长”这一重要工作。因此,要求班主任必须饱含情感,用一腔热忱去关心学生,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耐心去引导学生。作为班主任来说,适当地进行心理学的学习在笔者看来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学生的表情、动作、态度上推测学生可能的心理状态,第一时间深入其内心,把握教育的方法,从而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
其次是重视以身作则。中职的学生往往缺乏更高层次的参照和比较,造成其难以发现自身缺点,而直言不讳地指出某人缺点又让人难以接受。因此,正如德国教育家所说,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人的一生需要无数的榜样,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又会让学生不经意间模仿。尤其是在十几岁的年龄,正是初步建立社会意识的阶段,这时候,社会诱惑较多,有较强自制力的孩子又在少数,因此,潜移默化地进行正面引导,能够较易建立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最后是博爱与宽容。职业中学的学生往往犯错的几率比其他学生要大一些,并且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较强,对传统“填鸭式”的教育超常方案,因此,班主任的包容和博爱就成为了管理行为有效的保证。这种情感不是靠外界强行施加的,而是作为教育者应当具有的荣誉感和对祖国未来的重视。要允许学生犯错,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博爱、宽容的美德能够让他们亲身体会到,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在这里,是坚决杜绝苛责学生的。
参考文献:
[1]赵恩德.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艺术[J].科技向导,2015,16
[2]刘彦.高职院校艺术类班主任管理对策分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0(2):74.
论文作者: 范晓欣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情感论文; 中职论文; 成绩论文; 学校论文; 社会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