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静 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 628000
【摘要】教育,正从封闭与隔离走向开放与融合;教育,正从单一与枯燥走向丰富与多元。用融合思维,突破传统的贯性思维,超越传统的理念和模式,才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即打破语文的壁垒,让其他各学科知识尽可能地与语文相互交融,彼此支撑、彼此促进,才是未来语文学科最好的走向,也是语文更适应未来各领域需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融合创新;角色定位;语文建构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1-132-02
前言
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可以理解为:一语文知识教学为主线,通过充实其他学科相关知识信息来丰富教学,从而唤醒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包含着教师角色转换的意识。因为学生成长的环境的改变,学生了解世界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广泛化,我们的教育,不能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不能再拘泥于课本内容的听、说、读、写。我们的教育亟需跨越发展,我们的课堂亟需融合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一点,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特别是融合课堂教学,唯有满足校本要求,教师能够充分驾驭的融合课堂,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新的生成,才能走向课堂的创新,否则将使原本的课堂模式变得不伦不类。
一、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反思
一是缺乏正确的教材观。把讲授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唯一任务,错误地认为上课就是讲教材,按部就班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毫无遗漏的传输给学生,生怕漏掉课文中的一丝一点,丢掉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教学中只守在语文的“阵地”上,绝不“越雷池半步”,使教学依旧摆脱不了依赖教参处境,致使教学永远也“大”不起来。二是为考而教。大纲要求什么,要考什么,就紧紧围绕在“大纲”的周围,一切教学内容,教学形势都以之为指南,讲什么,什么时候讲,规定的死死的,一切与考试关联不大的教学行为,都被视为“不务正业”。
2.角色定位反思
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制约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大多考虑怎么“教”方便,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得有趣。盼学生“自主”,又怕学生“自主”(怕学生思维活了驾驭不了课堂);虽然口头上喊“课改”,但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得又回到“一言堂”、“满堂灌”的老路上去。二是追求表面的浮华和热闹。有的教师每提一个问题,几乎都煞有介事地要学生“讨论”一番,至于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好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只要讨论了,也就“生本”了;只要互动了,也就活跃了;只要交流了,也就生动了。至于所提问题该不该讨论,应怎样组织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什么角色,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组织讨论就是落实“合作学习”,这无疑是对课改理念的曲解。
二、融创模式下的语文建构
结合融创课堂理念的界定,针对当前特殊的网络教学实际情况,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融创模式下的语文建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课堂前置设定方面
语文的网络课堂,学生如果对文本不熟悉,面对屏幕直接听课,无异于“听天书”,为了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课堂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前置作业的设置,必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现有学习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尝试性学习,必须遵循“简单、低入、根本、开放”的原则,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也才能真正进行有效的课堂前置学习。
布鲁姆认为“学习每一任务都有具备某些必需的预先学习,这种预先学习带有认知的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量变。”
在网课刚开始的时候,我忽略了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因为网课时间每次不能超过20分钟,每次上课要么直接进入文本,要么在课堂上给学生三五分钟时间预习课文,两三次网课下来,我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学生对基本的字词都不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更是答非所问。比如在教授《社戏》时,课前给了几分钟预习,问作者为什么以《社戏》为题,结果很多学生说因为戏太精彩,让小主人公流连忘返。这样的课堂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社戏》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我只好将那节课设置成预习课。
几节失败的网课后,我明白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真正内涵。在后面的授课中,我会特别注重前置性学习的设置,而且把握好“目标明确、优化整合、举一反三”几个原则,让学生在结合文本用好手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还能创造性的挖掘文本深处的内容。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让学生自主独立研读教材,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例如在学习《核舟记》时,我让学生围绕“核舟”及核舟上人物进行课前预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的涉猎面,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通过资料书、网络、其他学习平台查到了微雕知识、核舟上几个人物的关系及性格特征、苏东坡与佛印的逸闻趣事等,在前置作业交流中,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交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且有学生在谈到如何记住核舟上五个人物的动作神态时,同学们不无自豪地说:因为疫情,家人都宅在家里的,可以让家人来分别扮演这些人物,摆一下造型,一遍就记住了。不得不说,孩子们的思维是灵活的,孩子们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他们就能给我们无限的惊喜。在这样全方位的前置作业交流基础上,学习这篇原本很“绕”的文言文,却觉得乐趣无穷。
可以说,通过他们的课前探究学习,扩展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传统的“有效教”转向学生的“有效学”,无疑是抓住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2.课堂教学实施方面
融合教学,又称之为跨界教学,称为“学科交叉教学”“学科渗透教学”,吸纳各学科的优势,遵循“取长补短、优势彰显”的原则,打通学科的壁垒,形成学科既相对独立但又相互链接的格局,实现学科前后、左右、上下关系的畅通。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构建通识学习的渠道,融合多种教学形式,让不同学科之间形成积极的碰撞,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以孩子为中心,以跨学科知识为背景,注重孩子学习的过程以及体验感觉,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跨学科交流的乐趣,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多学科运用的能力。
比如,《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和地理学科中经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沿海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知识密切相关,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将地理学科中相关知识和这篇文章内容相融合,说说在不同经纬度、不同海拔等情况下,植物有些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气候对大自然的影响,也就掌握了物候对农业的影响。再比如学习《壶口瀑布》时,我结合5.12汶川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完成灾后重建及现在疫情,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疫情;面对严峻的疫情,“逆行者”英勇无畏、一往无前;我们每个人像涓涓细流,纷纷尽自己绵薄之力向武汉捐款,最终汇成一股爱得洪流涌向重灾区——武汉等学生真实可感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壶口瀑布的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百折不回的精神。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正在经历的这场疫情与文本中黄河之水在流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相融合,另一方面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语文融合课堂,必须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基于语文学科的跨学科课程整合实验课;是围绕目标、实践探究的跨领域学习课;是视野开阔、层面更高的生命化教育课。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无疑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的生动,文本的内涵更有灵魂。
3.课堂教学延伸方面
面对融合课堂这一崭新的课堂模式,有效的课后拓展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生机。孔子在《论语》中说道:“学而不思则罔”,从古至今,所有的成功之士,没有不善学善思的。所以,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课堂延伸不只是传统的一些课后练习:机械的抄写、毫无思考的词语解释、缺少价值的问答题。学生只动手不动脑,字写了不少,时间花了不少,却没有学习效果。
融合课堂的教学延伸,应该是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带着问题走进课后拓展;应该能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该是走向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实际的拓展。例如,我们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背影》等篇目时,我将音乐、美术、感恩教育等融入到课后延伸之中,引导学生为父母唱一首歌、画一幅画、写一段文字或一首诗;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为父母拔一拔白发、做一顿饭菜;听父母讲一讲过去奋斗、谈一谈现在的工作等活动,并将这些制作成班级相册,一方面见证了亲情,另一方面让孩子更真切的了解父母的勤苦,无形中,就把各种学科都融入到了课后延伸之中,学生在思考中拓展,在拓展中学会再思考,在直接参与的课后拓展中,通过思考、探究、评价、展示等系列活动,使文本内容得到多样化的体验,是文本思想得到个性化的解决,让文本更加的生活化、情感化、体系化。
三、在教学实践中还应思考的问题
学科融合,不是盲目的为表现融合而设置融合环节,开展好课程融合必须思考几个问题:
1.融合上主次的把握
课程融合必须规避偏离教学主线的现象。如:讲授《安塞腰鼓》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从腰鼓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的对比中,感受陕北人民粗狂豪放激情和生命力勃发,感受磅礴的力量美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教学的主线应该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若在本科的学习中,过多的讲授“音乐律动”,则会严重偏离主题。
2.课堂中收放的掌控
针对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高效的进行学习,不管课堂模式如何变化,其功能定位是永远不变的。融合课堂需要合理地、恰当地将其他学科知识或理念安排进语文课堂,则需要思考如何能在不改变语文本质的基础上,将这些“催化剂”运用到课堂中去,做到课堂的收放自如。
四、结语
以语文为主线进行多学科融合,通过其他学科相关知识信息来丰富教学,从而唤醒学生的原有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师对跨学科进行探究;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如花绽放。
参考文献
[1]王建强.《跨界,在融合中走向创生》.
论文作者:代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学科论文; 语文论文; 课后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