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龙泽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房屋施工工作在科学施工理念以及高新施工工艺技术的影响下变得更加流畅,尽管房屋工程量大幅增加,但是施工单位可以克服各类施工困难,在限定的工期内建设完整且具有高质量的房屋建筑。施工单位在面对繁重的施工任务时,一般会选择将各处施工工作分化,再统一验收,在基础施工环节,构建地基基础是最核心的施工任务,基于地基对于房屋的稳固性以及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本文以现代房屋的地基基础为核心研究的对象,解析该处可用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现代房屋层数增加,结构愈加复杂化,整体施工难度大幅提升,建设单位需从房屋的基础部位入手,给房屋创设稳定的地基基础,使房屋的荷载可以被合理承担,当前的地基可以被划分为人工地基与自然地基,自然地基可以在没有经过人工施工处理的情况下帮助分担房屋的荷载,在房屋施工中,更多应用的还是人工地基,这类地基也更加稳定。现依照地基施工经验,探讨在地基基础施工环节可有效采用的施工技术手段。
1 地基基础施工活动概述
1.1 地基基础处理工作概述
在分解建筑施工任务时,需重视基础施工活动,其中地基基础建设工作就是重要的前期施工活动。在完成建设地基基础的一次施工任务之后,还需根据基础的情况来对其展开加固处理工作,在处理地基基础的工作中,常见的缺陷问题包括基础结构变形以及渗透问题等,在经过处理之后,地基基础可具有更加强度的承载力,不会在承载上层主体结构时出现沉降等异常问题。
1.2 地基基础处理工作的基本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相互依托和环环相扣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和处理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将会造成地基处理遗留下的潜在问题,给房屋建筑工程以后的施工埋下安全和质量隐患。
整个房屋建筑的基础和根基是地基,房屋地基在确定使用后,在房屋建筑工程以后的施工中,如果发现地基问题,不仅增加了处理的难度,而且还需要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害。
2 地基基础施工问题
2.1 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在当前的房屋体系中相对常见,多处结构系统,包括墙体这种外部围护系统均有可能形成多处裂缝的质量缺陷,地基基础部位也会出现裂缝,由混凝土材料形成的地基基础会出现结构裂缝,混凝土材料在被用于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时仍旧会受到外部温度环境的影响,当外部温度过高时,混凝土材质的地基基础表面的水分会以极快的速度蒸发,进而在地基基础系统内部形成强大的拉应力,裂缝也就此形成,在开启混凝土施工活动前,施工者需要将枕木以垂直的状态摆放到水平线上,缺失这项预先处理工作,结构会因受力不均而形成裂缝。
2.2 漏水问题
漏水问题是地基基础存在的相对典型的质量缺陷,一些特殊的位置会产生漏水情况,如檐口、山墙以及变形缝位置,当自然温度出现幅度较大的变动时这种问题会形成,如果施工者出现了工作差错,没有做好材料控制或者施工工序错误,结构漏水问题也会随之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堵塞问题
房屋基础结构存在堵塞问题主要发生到通风孔道位置,在设计地基基础时,设计者的设计成果不符合规范,没有设计出合理的通风孔道结构,另外如果施工者的地基基础现场清理工作没有到位,导致一些杂物被遗留到孔道中,通风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堵塞问题还会导致地基基础出现更多的问题。
3 地基基础施工方法
3.1 施工准备工作
在地基开挖之前必须做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对开挖现场地质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安排组织相关的工艺流程的衔接,并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一定的措施和预警处理方案。并且根据现场环境要对相关的设施进行布置,并对周边的水文条件和管道线路进行摸底调查。对于在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对其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把关,严格控制购进的材料。
3.2 选定合适的地基基础
在对地基基础的应用类型加以确定时,需要根据荷载传送需求与地基施工环境的状况来对地基基础进行选择,如果地基基础分部可以与建筑竖向荷载分部保持统一,同时地基具有的承受荷载能力也比较强,建设单位可以建设独立型地基,当房屋的层数相对比较多的时候,地基的实际承载力也会变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型地基明显不适用,可以建设筏形地基基础。如果施工环节存在软地基的问题,需要先对软地基进行处理,利用淤泥质土、湿度较大的黄土以及杂填土来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而后才能继续基础体系的施工任务。
3.3 施工要点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应对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同时应提高建筑实体对不均匀地基的适应力。比如若地基属于上层土层较薄的淤泥地质条件,应尽量不要破坏地基的淤泥分布。如果地基主要是一些建筑物垃圾废料、冲填土等,若杂填土主要包含对地基基础工程具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以及有机质较多的生活垃圾,应经过相应处理后才可作为持力层;若这些废料的密实度较好,且较为均匀则可直接作为持力层。同时在确定地基的处理方案后应进行多次验证,确保处理方案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处理地基后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规定的相关数据监测建筑地錾变形以及建筑工程的地基沉降情况。
目前较为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强夯法、换填基层法、水泥土搅拌法、泥粉煤灰碎石桩法、高压喷射浆法、夯实水泥土桩法、灰土挤压桩法以及振冲法等方式。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的处理方案应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地基工程地质、建筑工程功能要求、建筑物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作业条件、相邻建筑的基础情况、地区抗震裂度以及材料供应等情况。若对于地基较差,且荷载较大的地基在施工前,应采用人工处理地基或者桩基础来减少不均匀沉降。
3.4 地基基础质量检查工作
对于地基质量检查和验收首先要保证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物资必须具有一定的质保单,有出厂合格证,并且达到设计要求所需的强度。然后检查桩位是否正确,桩身是否垂直,桩位的偏差是否在图纸所允许的范围内。然后在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静载试验。在沉桩15天之后,等到土质强度恢复以后在对其进行试验验收。对于接桩处是否存在漏焊以及缺焊现象,压入土中的相关部分是否有防腐蚀处理。
4 结束语
房屋系统各处质量缺陷都不能被忽视,尤其是房屋结构与基础系统中问题,这些质量问题会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房屋出现安全隐患。地基基础是初期施工建设活动中需要应对的施工对象,优化基础部位施工活动对后续结构搭建工作大有裨益。在确定地基基础的具体建设任务后,建设单位还要从经济方面、安全方面等多种方面对基础建设工作进行衡量,调整地基基础施工方案,以较高的施工效率来建设既稳定又美观的房屋地基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志俊.(2017). 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装饰装修天地(13).
[2]徐洲元.(2017). 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 建筑设计管理(10),86-88.
[3]王寅.(2017). 论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
论文作者:李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地基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房屋论文; 工作论文; 荷载论文; 结构论文; 基础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