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它的施工建设关系重大。文章以变电站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过程管理模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施工过程的识别到模块化分析,再到管控精度的落实,应用过程管理方法实现了整个变电站项目进程。
关键词:过程管理;变电站项目管理;规范化管理框架
1、变电站施工项目管理现状
1.1目前变电站施工项目控制节点
目前电力工程项目节点控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着工程现场的各节点进行的倒闸操作、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危险点及控制、施工机械的定点控制、交互过程的特殊手段、人员的落实等。第二部分是围绕着新设备的消化、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的同步进程。第一部分的工程节点属于现场控制部分,必须将每个节点,或者每天的工程内容、停复役设备、邻近的带电设备、所涉及的公共回路、现场的安全措施布置、危险点、控制手段等进行展示与落实,并且落实责任人。第二部分的节点属于运行管理部分,即:新设备的规程编写,技术培训、设备台帐的修改、典型操作票的修改、典型工作票的编写修改、现场铭牌的命名与张贴、设备验收卡的修改、辅助用具(如熔丝等)的现场配置、事故处理规程的修改、图纸资料的归档等。这些运行管理部分必须落实责任人配合工程的各节点同步进行,不允许有滞后,以保证新设备的顺利运行。
1.2工程现场控制
1)运行人员的控制
即根据落实的各节点的责任人,严密的执行三措所规定的各项措施及节点计划,既是提倡现场人员的自觉执行力,又一定要有监督程序,保证每个节点的过程完美实施,并且要确保实施的正确性。集控站管理人员要根据各节点的工作量、工作的复杂程度等情况安排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及须有书面或者口头的复诵,并且进行现场考问。
2)对施工队伍的控制
即对工程的项目经理人、工作负责人及所带领的各工种队伍的控制。需要运行人员对他们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归纳起来即:沟通、协调、监督、评估。工程前及工程过程变电站的工程负责人与项目经理人必须不断的沟通协调,将变电站的运行部分、危险点、设备先后停复役的秩序及需要注意的部分进行沟通,并且不断沟通与协调。
2、变电站施工项目问题分析
2.1施工开始前面临的问题
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方面问题
在施工现场,质量就是生命。事实上,施工期间的纰漏和错误都是来源于工作人员的不小心谨慎,对工作掉以轻心。要让工作人员意识到整个操作过程比较频繁,工期长,人员劳动量大,同时,重复同一类型的操作极容易导致人员思想麻痹,造成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2)施工现场危险分析方面
由于变电站的作业面多、设备安拆复杂、人员众多,造成了车水马龙的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表面上不起眼的危险性。如果事先没有做到到位的分析,很容易造成悲剧发生,从而影响施工的进度,同时又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改造现场危险要素主要有:机构箱门、端子箱、万用钥匙使用、电缆进出口经常打开,易进水及小动物;管理不善;接地线螺丝松动;现场施工电源使用不规范等情况。3)用具准备方面
关于安全用具的准备如果不充分、不完善的隐患也很多,例如:绝缘手套不合格则容易触电,给改造工作人员人身危害造成影响;物资和用具准备不充分,则影响工作进度,无法保证停、送电的及时性、有效性;物资和用具不合格,则容易导致操作过程中隐患重重,如验电器不合格,在验电时不能正确判断设备是否无压,而无法保证挂地线时的安全等。这些都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和不完善造成的隐患问题。
2.2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到精力绝对的集中,施工管理要到点到位。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有:
1)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不明确或执行不严,造成工器具丢失或损坏。工器具可用率低会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采用工器具使用和维护记录,做好工器具使用和维护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万用钥匙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导致万能钥匙滥用,造成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务必按手续启用万用钥匙,加强监护,用后及时封存;操作过程如出现问题在未查明原因前,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解除运行。
3)现场看板管理制度不严格,多流于形式,未起到看板实时跟踪和公示的作用。现场看板作为工期控制的主要工具和反映工程问题的重要平台,应得到施工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3、变电站施工项目管理建议优化
3.1项目施工前
1)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要避免上述情况就应当提前做好宣传活动,真正做到“预防为主”,让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做到高度重视。要教育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时时刻刻要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在施工之前,要明确整个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总体目标,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危险性。
2)加强施工现场危险分析
对于复杂又多变的施工现场,要全面的考虑到现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且针对每一项危险可能性都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以备现场不时之需。并结合现场的变化来调整危险分析档案,要做到提前预测有可能的危险,并用相应的安全措施做到尽量避免危险发生,防范于未然,以保障变电站施工的顺利进行。
3)完善用具准备
在施工开始前,我们就应该提前做好一切安全用具以及设备的准备工作,要依照工作程序仔细核对所用设备,并做好设备的全面检查。并且要求有专门负责物资和用具的人员。要把责任落实给个人,以便出问题的时候,有专人承担责任并及时挽救损失。
4)优化人员培训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对新工入工前的岗前培训应该给予极大重视,对相应的知识技能要做到了然于胸。新设备的投入,对于工作人员的技能就更是一个挑战,因此要在实践培训上投入力度,使施工人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掌握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确保新设备投入后,安全运行。
3.2施工项目过程管理优化
在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各项工作中,必须加强管理工作,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是以施工项目敬意为首的项目经理部,即作业管理层,管理的课题是具体的施工对象、施工活动及相关生产要素。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如下:
1)建立施工项目组织
施工企业采用适当的方式选聘称职的施工项目敬意、各局施工项目组织原则,选用适当的组织形式,组件施工项目管理机构,明确责任、权限和义务。在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制定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2)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进行工程项目分解,形成施工对象分解体系,一边确定阶段控制目标,从局部到整体的进行施工活动和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建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绘制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图和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信息流程图。编制施工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点,形成文件便于有效执行。
3)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
施工项目生产要素是施工项目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主要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和技术(即5M)。生产要素管理的三项内容包括:分析各项生产要素的特点,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对其配置的状况进行评价。对施工项目的各项生产要素继续拧动态管理。
4、结束语
变电站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提出,解决了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电力项目管理的需求。本文借助于对于变电站项目施工过程管理研究,以更好的提升整体工程施工有效性,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新平,白炳正.施工现场技术分析与施工质量管控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6(29)
[2]季永新,何霞.建筑施工中管理技术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
论文作者:刘朋,王美金,郭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变电站论文; 施工项目论文; 现场论文; 节点论文; 设备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