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协同促进研究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协同推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文化产业论文,文化体制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71(2010)06-0092-011

一、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带主要有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湖南产业带等。近年来,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并呈现出自己一些独特性。

(一)文化产业总产值在全国名列前茅

表1显示2003-2008年上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基本情况。

从表1不难看出,2003-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持续增长,即从2003年的1275.76亿元,持续增长到2008年的3304.8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364.69亿元持续增加到2008年的780.11亿元。2007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21亿元,占全省GDP的6.2%;2008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是2270亿元。2007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9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1.2%;2008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2007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13亿元,占GDP的2.75%。2007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87.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8%,江苏省文化产业已经连续三年保持近30%的增幅。显然,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国位居第三,已初具规模。

(二)文化产业增速后继乏力

尽管从历年上海文化产业总值来看形势比较乐观,但若从发展趋势来看,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令人担忧。从表1不难看出,2003-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年平均增长率是13.98%,2005、2006、2007、2008年增长率与13.98%相比,相差均不足1%。显然,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近年来保持稳定。而2004年、2007年上海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14.2%、14.3%,显然,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低于2004年、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然而,兄弟省市文化产业增长率却是一路飘红,遥遥领先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2004-2007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增长23%,创造增加值年均增长17%。2001-2005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4%,高于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5%。2001-2005年云南省文化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3.52%。显然,与兄弟省市相比,上海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显得后继乏力。

(三)文化产业呈现去核心化趋势

上海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也正在向去核心化、边缘化方向发展。见表2。

表2所示图表包含核心层、外围层及相关层,其中核心层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外围层主要指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其他文化服务;相关层主要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从上表不难发现,上海文化产业核心层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17.2%下降到2007年的15.5%,再到2008年的14.9%,而外围层却从2003年的44.6%上升到了2007年的48.4%。显然,上海文化发展已呈现出一定的边缘化、去核心化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海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四)文化产业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贡献度偏低

2003-2007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55%,2008年增至5.7%。而2007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55%。显然,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文化产业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云南省位于大致相同的水平。而且上海2003-2008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相差不足0.25%,几乎是原地踏步。而2008年湖南文化产业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实现增加值53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06年的4.5%提高到2008年的5.1%;2004-2007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10.1%、10.2%、10.3%和10.6%;2007年、2008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6.2%、6.8%。

(五)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消费驱动的特征

由以上分析可知,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是:虽初具规模但缺乏后劲。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其文化产业生产总值又如何跃上全国前三强的宝座呢?对此必须给予合理解释,以便正确把握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发展的方向和措施。为此,我们对比兄弟省市情况来分析。

先看北京。与上海相比,北京人均生产总值屈居第二,但其文化产业总值及增长率占该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却超过上海。这是因为,北京作为全国首都和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和创意人才资源丰厚(2007年初,北京有77所高等院校,353所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达30万人),国家文化机构集中(全国演艺业的1/2,影视产品的1/2,图书近1/2,音像制品的1/3,期刊的1/4,报纸的1/5集中在北京)。显然,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资源远比北京贫乏。

其次看广东。广东省广播电视经营收入和有线电视用户数等主要指标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广东报纸的总收入、报刊进口销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均名列全国第一;广东出版社数量、出版图书种类及图书销售量均居全国前列,音像业的规模与效益更在全国遥遥领先,录音制品发行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录像制品品种数和发行量在全国列第一位,光盘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一半。广东省文化产业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其所处激烈的文化产业竞争市场有很大关系。譬如,广东有由南方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报业激烈竞争市场,广东广播电视与港澳台广播电视平分秋色的广电竞争市场。上海文化产业市场竞争远不及广东充分。

再看湖南。近年来,随着“超女”横空出世,随后“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纷纷揭竿而起,创造了一种“湖南文化现象”。目前,湖南卫视收视率一直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湖南出版成为中国地方出版实力三强之一;湖南原创动漫总产量连续排名全国第一。应该说,论经济湖南不及上海、广东,论资源湖南无法与北京相提并论,然而,湖南通过像“超女”、“快女”节目创新以及市场机制创新,创造了内地文化发展的成功之路。显然,上海文化产业远比湖南缺乏创意。

然而,在人均生产总值方面,其他兄弟省市无法与上海媲美。见表3。

从表3不难看出,上海人均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0.61万元,持续增长到2008年的7.3万元,折算成美元则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而同年北京人均GDP 9075美元。上海人均生产总值以1万美元的水平位居全国各省、直辖市之首,堪比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0~30000美元之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0%,是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基于此,笔者认为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良好的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巨大文化消费市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广东以竞争驱动型为主,北京以资源驱动型为主,湖南则以创意驱动型为主,上海则以消费驱动型为主。因此,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上海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而“上海文化品牌”并未得到全国普遍认可。

二、上海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现状及趋势

(一)广电资源配置与机构改革(1987-1991年)

1.广电资源配置改革。1987年,上海广电系统首次进行了改革,其重心是通过对广电频道资源配置形成了上海广电业“五台三中心”的雏形,即上海电视台内设一台、二台,上海电台内设新闻教育台、文艺台、经济台,以及广电局局属的技术中心、服务中心和发展中心。此轮改革基本完成了媒介频道资源与频道内容的匹配,为日后广电发展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2.广电机构设置改革。在1987年广电资源配置的基础上,1992年上海广电业完成了电台、电视台机构设置的第二次改革,即在上述“五台三中心”的基础上,撤消了上海电视台、上海电台内设台的建制,成立了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以及技术中心、节目中心及服务中心。此轮改革初步实现了广电资源与广电机构设置的配套改革,初步明确了频道节目运作主体的职责。

(二)管理体制与相关产业市场机制改革(1992-1997年)

1.文化企业股权分置改革。1992年8月,东方明珠股份(集团)公司成立;2002年8月创建东方明珠移动电视有限公司。东方明珠公司创造了我国文化类上市公司第一家,在全国推出移动数字电视第一屏。此次改革在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层开创了文化企业股权改制的先河。

2.文化广电管理体制改革。1995年,上海广电系统实施第三次改革,通过“撤二建一”形成了大文化管理体制,即组建了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实现了战略规划、基建规划、宣传管理、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统一。此次改革开创了大部制改革的先河。

(三)资源整合,组建传媒集团(1998-2002年)

1998年,上海将新民晚报社和文汇报社“撤二建一”,组建了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1999年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10月9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宣告成立。2000年6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随后又成立了上海出版印刷集团、东方书报亭、东方网等文化集团。

尽管改革的初衷是要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但除发行、印刷集团外的其他五大传媒集团均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这一阶段改革的成果在于传媒资源整合力度较大,但新组建传媒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并未确立,传媒市场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

(四)转企改制与管理体制再改革(2003-2008年)

2003年,上海启动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2004年9月,世纪出版集团启动整体转企改制方案,2005年11月世纪出版集团股份公司正式挂牌,成为我国第一家国有多元投资的股份公司。2004年上海电影集团完成转企改制,2005年又进一步改造所有制结构。2003年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筹备改制,2004年按照“三步走”的总体思路(国有多元改制、混合所有制改制、上市融资),借壳“华联超市”上市后,于2006年10月17日更名为“新华传媒”在A股上市公司复牌交易。此外,上海印刷集团也完成了多元制改造,东方明珠完成了股权设置改革。

此轮改革触及产权及所有制结构,但各集团股权结构安排有所不同。譬如,上海电影集团打破了国有股一枝独秀格局,实现了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制度。而世纪出版集团国有股仍一枝独秀。此轮改革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2003年9月,上海市委决定,世纪出版集团等划归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

(五)制播分离,实施台管集团模式(2009年至今)

从2009年起,上海文广系统以制播分离为切入点,启动了又一轮改革。这次改革似乎选择了与以往截然相反路径推进。事实上,2001年4月19日成立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是撤台组建集团的,而这次改革却拟实施台管集团的模式。之所以如此,关键问题在于制播分离后播出平台应定性为事业性质还是企业性质,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两次类似颠覆性改革表现出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方式上认识不够清晰。显然,目前的取向是将播出平台定性为事业性质,即保留电视台建制。在政府与企业集团之间增加事业性质的电视台建制,势必引起诸如机构层次繁多,职权交替重叠,管理成本上升。如果电视台保留事业性质而被管控传媒集团为企业性质,则政府部门通过对电视台的直接行政管理,势必间接地传导到对传媒集团的行政管理,因此,“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又将面临新的挑战。此轮改革有利于建立影视制作业的市场机制,但整个影视业的市场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特别是播出平台又回到了电视台的事业单位老路。显然,影视管理体制仍然滞后于影视产业的发展。

从总体而言,上海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节奏在全国并不落伍,有些甚至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改革的绩效并不明显。究其缘由,上海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资源与机构的分分合合的物理变化上,而在诸如市场机制等体制机制层面上并未发生深刻的化学反应。转企改制或形似而神异,或在外围层隔靴搔痒。因此,上海文化产业未来改革的关键仍然是市场机制建立的问题。

三、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协同分析

(一)领导与监管角色错位、职责不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文化体制改革。”显然,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文化体制改革中党政部门各自职责是有明确规定的。但上海将世纪出版集团等六家单位划归宣传部直接领导,使政府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影视行政监管、行业监管部分职能弱化。同时,上海文化国有资产监管重心偏高,使决策系统与行政监管体系之间存在角色错位、权力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

(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肢解了文化市场的有机整体

长期以来,不论是国家还是上海市政府管理机构设置,主要以传统行业为标准划分文化市场建构,即分为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互联网三个板块。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与网络为基础的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介已纷纷以互联网为平台,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等与互联网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由此,现有的以传统行业为标准划分的政府管理机构,已难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要求。

同时,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虽然单个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是很高,但整个传媒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却很高。究其缘由,主要是跨国传媒集团将市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采取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的集团化、国际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显然,上海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文化集团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的集约化发展,使报纸、图书、广播电视、电影“单兵作战”,降低了市场绩效和整个集团的市场占有率。

(三)过于苛刻的企业制度设计制约了上海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家文化管理部门指出:转企改制的目的,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使那些能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行业、单位,能够成为市场的主体,能够激发它内部的活力,能够增强它的竞争力,能够参与市场的竞争。然而,上海文化企业转企改制是有悖于上述要求的。主要表现在股权设计过于苛刻。

2005年1月25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转企改制初步完成并成立了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以持有75%的股份对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绝对控股,还附加了“金股”原则,赋予“金股”一票否决权,并且设置当然董事,不论今后企业股权比例如何变化,当然董事拥有集团董事会过半数的席位。这样做,表面上是关注意识形态导向,其实是过于行政干预,是有悖于法人治理原则的,它不利于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产权制度不健全制约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

建立多元化、市场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下的出资人制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格局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据此要求,上海尚存在很大差距。2007年全市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有258家,其中民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207家,占总数的80.2%,而全市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在电视剧生产上的投资总额却只有国有制作机构的1.86倍。这说明,上海产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四、未来三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协同推进目标

(一)上海文化的定位

根据2000年以来上海所制定的有关文件精神,笔者认为上海文化应定位如下:

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汲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事业高度繁荣、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以充分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以引领“四个中心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

这一定位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海纳百川集中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精神,同时上海既是中国又是世界的上海,因此,应汲取人类文明的一些优秀成果,应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其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再次,国际文化大都市是上海文化建设的重心,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市民文化权益及文化需求、引领四个中心建设,以及提升城市软实力;复次,此目标已将以往的“四个匹配”改为“三个引领”,这才是文化建设的魅力所在,而不是以往简单的适应;最后,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水平远高于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建设、先进文化前列等指标要求。

(二)上海文化产业目标

1.总体目标。优化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凸显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国际文化人才体系、国际文化融资体系、国际文化总部体系、国际文化信息系统等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锻造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实施国际文化创意的原创基地、国际文化产品的生产基地、国际文化产业经营贸易基地、国际文化消费基地等国际文化产业集群体系建设,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文化要素集聚、国际文化创新活跃、国际文化产业分工合理的国际文化产品生产与贸易中心。

不论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为此,文化产品生产既是上海文化事业又是文化产业发展关键。上海已经定位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四大中心”,因此,将上海文化产业定位在“国际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中心”,完全符合上海城市战略定位。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相比而言,国际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中心建设更具有可操作性。

2.定量目标。文化产业定量目标分为6级,每级都有目标设置和特征描述。详见表4。

为了进一步量化文化产业发展在GDP中的比重,根据上海市统计局1978-2008年上海GDP统计数据,研究者采用SPSS16.00工具建立表4所示的上海GDP回归模型。

3.阶段性目标。(1)结构性目标(2010-2012年三年行动目标)。为了使上海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结构改变做出比较大的贡献,力争使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从国内来看,上海实现这一目标相当于目前北京水平,也就是目前全国最高水平;也相当于目前英国平均水平。按照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80.11亿元,则2013年上海GDP的预测值20243.45亿元计算,2009-2012年期间,上海文化产业每年应达到26.92%的增长率。

(2)高度化目标(2010-2015年十二五发展目标)。在2009-2015年期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21.9%增长率,使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达到12.727%。若以2008年上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780.11亿元计算,到2015年即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末实现比2008年翻两番的目标,即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120.44亿元。

(3)国际化目标(2016-2020年十三五发展目标)。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目标,从中期来看,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平均水平,使上海经济结构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长远来看,上海文化产业生产总值达到国际化大都市平均规模,使上海文化产业实力与国际化大都市能够分庭抗衡。

(三)上海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领域

1.重点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

2.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国际文化人才体系、融资体系、企业总部体系、信息系统等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3.生产制作集群体系建设:锻造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实施国际文化创意的原创基地、国际文化产品的生产基地、国际文化产业经营贸易基地、国际文化消费基地等国际文化产业集群体系建设。

(四)上海文化体制协同推进工作重点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国际文化产品生产贸易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2.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建立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国际文化市场发展规律的国际文化市场体系。

3.着力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建立混合所有制市场主体成长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转企改制、混合所有并存,以及降低准入门槛等措施,重塑国际文化市场主体地位,建立骨干文化企业成长机制。

4.实施文化大项目工程,以项目为抓手和主线推动政府的国际文化管理体系、上海国际文化市场体系与国际文化市场主体培育机制的建设。

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协同推进举措

(一)按照异权系数原则划分党政职权,理顺文化产业宏观管理体制

所谓异权系数分割是指把同一种权力形态完整地分配给相应的组织成员的结构形态。由此,改革应使党政各自的权利与职责保持相对的对称性和完整性。为此,党委宣传部门与政府主管部门职责可作如下定位:

党委及宣传部门主要职责是:党管路线方针政策、党管干部队伍建设、党管新闻宣传导向;牵头制定改革方案,指导并协调改革工作,监督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政府及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贯彻党的重大文化战略部署,落实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实施行业监管、市场监管以及国有资产监管;在党委领导下,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基于上述缘由,建议将世纪出版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新报业集团、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划归政府主管部门归口管理。文化系统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划归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党委宣传部门在重大国有资产决策、重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要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中的领导、监督与审查职能。党委及宣传部门领导、监督与审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时主要肩负意识形态安全职责,政府及主管部门、国资监管部门主要肩负文化产业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责。在此基础上,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政府组织实施、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企事业单位负责运营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二)实施撤三建一的政府大文化管理体制,适应文化产业大市场发展需要

目前,政府分散的文化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媒介技术融合、文化市场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为此,应构建大部制的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即应将新闻出版局、文化广播电视电影局及新闻办的网络管理职能,统一整合后组建新的文化与传媒管理局。

图1 建构大部制的政府文化管理体制

在图1中,一级指标层面主要在于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与文化资源整合。在二级指标层面主要按照事业与经营两种不同性质,对所主管业务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性质类别赋予不同管理职能,实现差异化管理。在三级指标层面根据事业与产业的不同发展规律,以价值链、产业链划分管理部门。在四级指标即在处下设的科级部门,可以按照媒介类型或具体工作内容划分,以便于提高管理的针对性、专业化。

上述大部制管理体系优点在于淡化了传统行业划分而强化了产业、事业固有价值链,其目的在于为文化与传媒的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集群式发展清除管理体制的障碍。

我国政府文化管理体制需“三步走”才能到位,即第一步是将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管理职能加以整合,组建大传播的政府管理体制;第二步将大传播管理部门与文化部整合,以实现传媒与文化创意等内容创意产业的结合,完成大文化的管理架构;第三步将大文化与信息产业结合起来,实现内容产业与传播技术的结合。上海市可以两步并一步,完全有条件率先步入文化大部制时代。

(三)推进所有制及准入制改革,通过混合所有制市场主体系统建设“沪莱坞”国际影视生产平台

上海应通过文化产业所有制及准入制改革,实现“沪莱坞”国际影视生产平台建设主体全方位开放。

打造“沪莱坞”,既具有知识产权,又具有影视制作、观光旅游,以及传播中国文化、交流国际文化等优点。目前松江影视基地建设主体比较单一,建设主题主要局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上海,与浙江横店、北京怀柔、无锡太湖影视基地争霸“东方好莱坞”之战中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为此,上海应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体制机制创新机遇,打破单一投资主体、单一所有制结构、单一建设主题、单一管理模式的格局,通过政府规划、所有制与准入制度改革,降低松江影视基地建设准入门槛,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国有资本、民营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尽快将松江影视基地打造成中国“沪莱坞”,建设成国际影视制作服务平台,而非局限为上海文广集团的摄影棚和办公室。

(四)推进产权制度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组建跨国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目前全国文化资源主要按照行政区划均衡配置,其优点是便于同级党委与政府宣传工作开展,但缺点是无法通过重要手段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为此,应推进产权制度与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一种既保持宣传管理相对稳定,又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市场对资源起配置作用的新模式。

有鉴于此,建议上海除保留出版系统人民出版社、广播电视新闻频道、时政类报刊以外,所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在产权界定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另外,上海可发起并组建长三角国际传媒有限股份公司。该公司总部设在上海,除此之外上海不得享受超股份待遇;根据国际惯例允许国际资本以不超过20%股份为上限参股,且不得在华参股其他文化公司;所有国有资产股份总和达到控股最低标准为限。长三角国际传媒有限股份公司以上海为本部,立足长三角地区,面向全世界,实施跨国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经营。

(五)打破市区及行业网络条块分割格局,三网合一建设网络产业基础设施

近年来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听出版发展迅猛。2008年上海数字出版销售收入123亿元,约占全国数字出版1/5。数字出版的主要渠道是网络传输系统,而目前上海网络不仅市区网络分割,而且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相互割裂,这不利于网络产业的发展。为此,对市、区广电网通过股份制,组建上海有限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统一运营全市有限电视网络,现有市区电视网络公司作为股东参与新公司管理和资产收益。最终通过技术升级换代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合一,为网络产业发展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六)清理文化单位财政拨款政策,建立“以购代拨”财政支付机制

政府购买是国外文化、传媒产业的一块重要市场,譬如美国大选广告投入达到数亿美元。而中国政府传媒消费市场几乎空白,但大量经费却通过财政拨款划拨,这种方式既降低了文化、传媒产业绩效,又降低了政府财政投入绩效。为此,应停止划拨所有可经营性单位财政拨款,建立“以购代拨”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譬如,停止文艺院团事业性经费,取而代之以购买其节目产品,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以提高群众文化娱乐水平、活跃城市文化气氛,同时也培育文艺院团创新能力。

(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才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局面,近年来一直是不冷不热,缺乏广东媒介市场竞争的血性,也看不到湖南卫视的活力。因此,应通过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领军人才、高级经营管理者用人制度改革,引“狼”入室,刺激内部活力。譬如,制定像新加坡、香港等地的优才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八)党政齐抓共管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将文化产业作为全市战略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北京、湖南、安徽等地也相继制定了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文化立省(市)、文化强省(市)的战略高度推进;而上海制定的《上海文化发展纲要(2004-2010)》尚停留在宣传系统层面上。显然,上海发展文化产业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为此,建议上海党政齐抓共管制定上海市文化产业规划,并将其提升到全市发展战略层面,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

标签:;  ;  ;  ;  ;  ;  ;  ;  ;  ;  ;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协同促进研究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