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隐喻与新闻传播理念&以都市报为例_新闻传播论文

战争隐喻与新闻传播理念&以都市报为例_新闻传播论文

战争隐喻与新闻传播理念——以都市报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都市报论文,理念论文,战争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学术界逐渐转向了对新闻文本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业务范畴,对新闻文本隐喻功能的关注很少。一般认为,新闻叙述以事实为依据,它要求记者用简洁、明晰的语言将新闻事件表述清楚。因此,比起文学作品来,新闻的修辞色彩远没有文学作品丰富,但这并不是说新闻文本中没有修辞。相反,当我们仔细考察中国的新闻文本时,会发现其中蕴藏了诸多的修辞手法,而它们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例如,在中国都市报的新闻文本中,就充满了大量的有关战争军事的隐喻修辞。这些有关战争军事隐喻的修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新闻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一、新闻文本与隐喻策略

和许多文学作品一样,在大量的新闻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通过对这些隐喻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潜藏在新闻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意义及大众心理。

例如:Watergate(水门)—Irangate(伊朗门)—Camillagate(卡米拉丑闻)

震惊美国政坛的“水门事件”发生之后,Watergate作为英语中的一个概念范畴,具有了生成—gate(×门)的隐喻化基础。Gate的概念内涵在Irangate和Camillagate中已经被置换,即:

Gate(门):装置在建筑物、车船等出入口,可开关的障碍物→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注: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442页。)

再如:

(新闻标题)台政要争相表态欲赴大陆破冰(《参考消息》2005年2月5日1版)

从隐喻的角度看,这条新闻给我们传达出如下信息:首先,两岸问题处于僵冷时期(因为有“冰”),但这个“僵冷”并未在标题中直接显现。其次,两岸问题是政治问题,一般而言,政治是严肃的,特别是现实中两岸问题的严肃性令人毋庸置疑。但是从标题中可以看出,作者显然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旅行问题”,因为“破冰”二字给人的直观联想就是“破冰之旅”。再次,这里“破冰”的本意应该是“缓和两岸局势”,但是标题里并未出现这样的字眼。而是用一种修辞方式——隐喻的方式来说明问题,用“破冰”代替“缓和两岸局势”,有理由认为它更符合受众的心理接受习惯,语言表达更有新意。近年来台湾和香港媒体常用“旅途”隐喻政治,表达政治人物的诉求。我国台湾的学者邓育仁、孙式文通过对1996年至1999年台湾《联合报》和《中国时报》的政治新闻报道的分析,指出“路途隐喻在台湾政治里扮演重要的角色”。(注:邓育仁、孙式文:《隐喻框架:台湾政治新闻里的路途隐喻》,《新闻学研究》(台湾)2001年第67期。)

在这里,我们必须对隐喻这一概念进行说明。隐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据瑞恰兹在《修辞哲学》一书中的统计,日常交际中每三句话,就有一句是以隐喻的方式来表达的。雪莱也曾说过,语言“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这尽管是针对西方语言特性而言,但它对我们认识自己的语言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关隐喻的定义尽管很多,但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当代思想家和修辞学专家的著作中,其概念表达基本相同。在这里,我们采用台湾学者邓育仁的定义:隐喻是以一类事物来了解另一类事物的认知历程和构思方式。(注:邓育仁、孙式文:《隐喻框架:台湾政治新闻里的路途隐喻》,《新闻学研究》(台湾)2001年第67期。)这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他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的概念并无二致。(注: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149页。)

二、战争(军事)范畴内的词汇在新闻文本中的表述

在我国的新闻表述中,有关战争(军事)类的词汇运用得非常多。笔者列举如下:部署、包围、保卫、敌人、长征、撤退、打响、打一场硬仗、队伍、夺取胜利、负隅顽抗、革命、轰炸、歼灭、进攻、开赴、千军万马、前线、前沿阵地、桥头堡、投降、突破、围剿、伪装、武装、牺牲、袭击、浴血奋战、运筹帷幄、占领、战场、战役、重大胜利等。

这类词汇在新闻文本中是以两种方式出现的:一是本义,二是隐喻义。

先看本义。在许多与战斗(敌我战争)有关的新闻中,这些词汇均以本义出现。如“长征”:

1936年10月,长征一年多,见证很多战友牺牲后,张明秀跟着红四方面军到了甘肃会宁,部队和红一方面军、二方面军会师。(注:http:// 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zt/erz60/xflb/200507150008.asp南方都市报2005-07-15。)

这里的“长征”是一个特指概念,指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的军事斗争中做出的战略大转移,具有典型的军事斗争色彩。

再看隐喻意义上的“长征”:

伴着新世纪的脚步,和着改革开放的旋律,中华民族新的长征正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迈进。(注:http:// 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paperxl.jsp? no=6102001.09.27。)

显然,这里的“长征”已经不是中国工农红军战略大转移中的“长征”,而是借指某种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同时还象征着结局的美好。这就是一种隐喻的修辞手法。

长期以来,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似乎偏爱用战争军事类语言描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证实这一猜想,笔者以我国都市报为例,通过搜索都市报电子版所设立的报纸数据库,试图寻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本文就以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都市报为例,来探讨战争军事类词汇在新闻文本中的表述。本文选取了我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都市报,如《南方都市报》(广州)、《大河报》(郑州)、《华西都市报》(成都)、《成都商报》(成都)、《北京青年报》(北京)、《楚天都市报》(武汉)、《新闻晨报》(上海)、《都市快报》(杭州)、《华商报》(西安)、《现代快报》(南京)、《半岛晨报》(大连)、《东方早报》(上海)等。这些都市报除了后三份外,其余均进入2005年“第二届报业竞争力年会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综合指数20强”。因此,选择这些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

通过搜索主要都市报数据库发现,在新闻文本中,战争军事类词汇在隐喻的状况下出现的频率不仅高,而且还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现将其分述如下:

1.政治类:

①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面对接连遭受的特大洪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注:http:// trs.sconline.com.cn/trsweb/Detail.wct? SelectID=3152&RecID=49华西都市报2003.03.06。)

②经济富裕了,如何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焦作市在原来一些乡村建立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行政村普遍建立文化大院,针对农民需求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唱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台大戏。(注:http:// search.hnby.com.cn/was40/detail? record=18&channelid=37786&searchword=%CB%BC-%CF%EB%D5%F3%B5%D8大河报2003/12/16。)

“重大胜利”、“占领”、“阵地”均是军事术语。显然,“金融危机、特大洪水、国际形势”,本不同于战争中的军事组织,但是由于其危害性大,难于驾驭,因此被赋予了军事斗争特点,并且更加形象化。同样地,“思想文化”是抽象的观念,而不是具体的“阵地”,也不可能去“占领”。但是在这里,我们如果沿用战争思维去分析它,“思想文化”成为“阵地”也是讲得通的,因为它已经被具象化,因而可以“占领”。

2.经济类:

①国企改革牵扯到方方面面,阵痛、阻力不断,我们不但走过来了,而且基本实现了国企改革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确实是打了一场攻坚战。(注:http:// wccdaily.scol.com.cn/2003/03/06/200303065172039355132.htm华西都市报2003.03.06。)

②“这里所进行的一切就像是在打一场硬仗!”11月中旬,记者到白鸽集团采访,所到之处,皆是此种焦灼匆忙的声音。(注:http:// search.hnby.com.cn/was40/detail? record=3&channelid=37786&searchword=%B4%F-2%D2%BB%B3%A1%D3%B2%D5%CC大河报2003/11/21。)

③……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和第一阶梯的陕西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东部商家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范围和有关政策。(注:http:// hsb.huash.com/gb/newsdzb/2000-05/25/2000-05-25-2ywbb1.htm华商报2000/05/25。)

“打……攻坚战”和“打……硬仗”是典型的战争术语。国企改革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本身并不是战斗,也不可能成为“战争”。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艰苦性已与军事行动有了可比性,因此,不仅可以称为“攻坚战”,而且还可以成为“硬仗”。“桥头堡”则是典型的隐喻,借指某一位置的重要性。

3.体育类:

①这是中国队与排坛新军阿塞拜疆队在国际大赛上的首次碰撞。比赛中,中国队遭到了对手顽强抵抗,虽直落3局获胜,但其中两局的比分打到了30以上。(注:http:// www.cnhubei.com/200306/ca284822.htm楚天都市报2003/06/15。)

②2005年乒超联赛明日重燃战火,四川川威女乒只要在周六下午战胜天津女乒就将成功保级,比赛将于明日下午3时30分在玉林中学西区体育馆内打响。(注:http:// www.cdsb.com/detail_2004.asp? id=350834成都商报2005-11-25。)

显然,这里的“抵抗”代替了体育竞技中的“拼搏”;乒超联赛新赛季开始称为“重燃战火”,并且“打响”,用的都不是本义,而是隐喻。

4.社会类:

①打死了一只180斤左右的大野猪!昨天,富阳受降猎队打响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围剿野猪第一枪,旗开得胜。(注:http:// dskb.hangzhou.com.cn/20030101/ca341131.htm都市快报2003-12-18。)

②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或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注:http:// search.hnby.com.cn/was40/detail? record=17&channelid=37786&searchword=%-BC%DF%C3%F0大河报2005/9/17。)

“围剿”、“歼灭”和“入侵”在军事上属同一类意义,而且均属贬义,它表示对敌方系统的包围、打击和消灭。这里它们用在“野猪”和“病毒”上,赋予了它们类似的功能和意义。

5.其他:

①珠海做大工业发展经济,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注:http:// 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jwxy/200509280721.asp南方都市报2005/9/28。)

②一位业内人士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是一块巨大市场,人才市场如果能把这块“实习阵地”做好、做大,对毕业生进行有效培训,将大大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注:http:// bdcb.lnd.com.cn/show.php? id=2909&class=要闻.半岛晨报2003/08/11)

③这场比赛中国队以87比73拿下,显然有姚明浴血奋战的功劳在里边。(注:http:// 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gtt/200509150485.asp南方都市报2005/9/15。)

“牺牲”的本义是指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后引申为为了某种理想或目的而献出生命的过程。这个词在战争时期用得非常普遍。在这里,说“环境”被“牺牲”而不说被“破坏”意味着把环境人性化,其意义有了转移。“阵地”是指敌对双方距离最近的地方,把“实习”场所当成“阵地”,说明它对学生求职的重要性;“浴血奋战”如果用在战场上,则表明战争的残酷性和艰巨性,用在体育比赛中则使我们对该赛事有了一个形象具体的判断。

战争军事类词汇大量运用到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中,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诸多的相似性。它们有的是功能相似(如有关“桥头堡”的隐喻),有的属于性质相似(如有关“牺牲”的隐喻),还有的属于过程相似(如有关“长征”的隐喻)。从语义学视角出发,正是因为这些相似性,战争军事词汇才能与和平时期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三、讨论分析

1.战争军事类词汇出现的频繁性和广泛性

目前,我国很多都市报都拥有自己的网站,有的还设立了都市报电子版,并建立了过去报刊数据库。前者如北京青年报所属的北青网(http://www.ynet.com/),华商报旗下的华商网(http://www.huash.com/),后者如南方都市报电子版(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d/dsb/),华西都市报电子版(http://www.wccdaily.com.cn/2005/12/01/default.htm)。这些网上资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通过检索,我们发现,此类战争军事术语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显示出使用的频繁性和广泛性。首先,从所调查的都市报来看,所有的都市报都存在用战争军事术语描述非战争军事状态下的生活的现象。以《北京青年报》为例。在该报电子版分别输入“桥头堡”、“战线”两个词语,结果显示超过90%的用法属于隐喻义;再输入“歼灭”、“围剿”、“战役”等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隐喻意义上的用法。(注:网上资料搜索截止日期为2005年12月1日。另外,还有一些较为有名的都市报,如《燕赵都市报》,《京华时报》等报纸,由于网站的数据库无法使用,因此无法纳入本次研究的视野之内。)同样地,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的都市报新闻文本的表述中,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其次,在报道一些相同主题的新闻时,这类用语选择的还具有同一性。例如在2003年“非典”事件报道中,都毫无例外地把它作为“战役”来看,直至“取得胜利”。同样,在抗击洪水的日子里,把洪水灾区作为“前线”,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都要“浴血奋战”,才能保证人民的安全;在描述体育比赛时,为了渲染激烈的对抗场景,通常会出现“打响”、 “进攻”、“顽强抵抗”等字眼,以刺激读者的紧张感。此外,某些战争军事词汇的延伸性非常强,“战线”一词尤为典型。诸如“新闻战线”、“宣传思想战线”、“公交战线”、“科技战线”、“教育战线”、“抗非典战线”、“特殊战线”,甚至还有“厨房战线”等“各条战线”的表述,不一而足。这样,本来是“敌对双方军队作战时的接触地带”的“战线”(本义),已完全引申到“战争以外的各项事业的活动领域”(隐喻义),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这说明,近几年出现的都市报,在报道新闻时都或多或少涉及到类似修辞手法,其隐喻策略已经得到新闻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和使用。

2.隐喻的系统性和融贯性

进一步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隐喻词汇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具有系统性和融贯性特征。所谓隐喻的系统性是指在特定概念的涵盖下,个别的隐喻叙述不是相互独立、彼此不相关的叙述;它们之间有系统关联。例如这些词汇可以分为“敌方”和“我方”系统。属于“敌方”系统的有“负隅顽抗”、“伪装”、“桥头堡”、“歼灭”、“投降”等;属于“我方”系统的有“保卫”、“长征”、“革命”、“牺牲”、“浴血奋战”、“运筹帷幄”、“夺取(重大)胜利”等。这些系统性的表述不仅体现出人们对事件所采取的立场和态度,而且有很强的价值判断色彩。所谓融贯性是指不同的概念隐喻可以相互搭配在一起做出恰当的描述,给我们交代出较为完整的“事件”图景。例如,一个事件从“包围”到“打响”,再到“进攻”、“轰炸”,经过“负隅顽抗”,最后“占领”并取得“重大胜利”,它常常再现了一个事件清晰完整的画面。这在战争场面中我们习以为常,但是用在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也并不鲜见。如:

在这长达几十公里的抗洪战线上,随处可见群众自发组织的“突击队”、“支援队”,他们中有的来自当地农村,有的来自工厂,有的来自兄弟市县,但在这里,所有的人有着一个同样的目的,那就是早日战胜洪水。

决口后,抢险物资运送成了最大的难题,渭南市交通局号召个体车主投身战斗,一天就组织了几百辆车,浩浩荡荡开赴一线。这些司机们没有一个人计较得失,没有一个人提出条件,苦干了八九天,直到胜利完成使命,他们才悄然离去。(注:http:// hsb.huash.com/gb/newsdzb/2003-09/17/content_52-5794.htm华商报2003/09/17。)

这里,前去抗洪称“开赴”,洪水决口处称“战线”、“一线”,抗洪人群数量用“浩浩荡荡”来形容,并且把抗洪群体称为“突击队”、“支援队”,抗洪过程称为“投身战斗”,已经是十分明显的战争场面描述了。在这里,既有战争的主体(“突击队”、“支援队”),战争的地点(“一线”、“战线”),还有战争的过程(“浩浩荡荡”、“开赴”、“投身战斗”)和结果(“战胜”、“胜利”),抗击洪水已经完全战争场面化,尽管它实际上是在描写一次抗击洪水的经历。

3.新闻文本中的战争隐喻原因分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将战争(军事)术语运用到日常生活描述中呢?学术界曾有学者以战争文化心理对此做出了解释。所谓战争文化心理,就是在战争年代,以军事思维的方式来观察社会领域的各种现象并加以解决。众所周知,我国的新闻事业诞生并成长于战争年代,那么用战争思维来分析社会也就不足为奇了。解放后,尽管军事斗争已经结束,但使用这种军事思维来统领社会一切的思路并未减弱,反而还有强化的趋势。从50年代的“反右”到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这种思维达到顶峰。翻开这一时期的任何一份报纸,这类词汇就会扑面而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来,但是这种文化传承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并且这种思维呈现出集体无意识状态。所以,一旦“非典”流行。就会表述为“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役。当非典疫情袭来的时候,无需下令,无数上海科学家舍小家为大家,立即向非典发起总攻,表现出了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注:http:// old.jfdaily.com/gb/node2/node17/node33/node11319/node11333/user-objectlai150274.html新闻晨报2003/04/28。);要形容人多,就会表述为“利用地下通道过街,将大大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以往每逢节假日千军万马过天桥、黑压压人流拥堵桥上的场景将一去不复返”(注:http:// www.xhby.net/xhby/content/2005-01/20/content_667769.htm现代快报2005-01-20。);要离开某个危险区域,就会出现“北华大学和吉林化工学院的学生们都在指挥下有秩序地撤退,用口罩或者毛巾捂着嘴。这时松花江北已经是只能出不能进,几万人很快地撤离了危险地带。”(注:http:// www.dfdaily.com/ReadNews.asp? NewsID=74871东方早报2005/11/16。)

其实,有关战争(军事)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美国学者弗素则从根本上做出了解释。他认为,20世纪延绵不绝的战争和与之相适应的战争意识,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这场战争给西方文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规范(Paradigm)。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经验深刻地影响了以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语言表述。其一是套语饰语大行其道,其次是对事物的简单区分法。也就是说人们多以泾渭分明的对立面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使诸现象纳入一具体性的系统化的观点里。弗素谑称这种思维方法为“现代的敌对习惯”(Modern Versus Habit)。因此,“人最重要的是在人生这块扩大的战场里,站稳一个正确的岗位,所有从这个岗位看来是敌对的一律可以不假思索地炮轰。这样,人在本来错综复杂的世界的角色和意义显得最简单不过,而他藉以安身立命的种种道德价值也变得通俗易懂了。其直接后果是二战延续和强化了这种意识。”(注:傅葆石:《战争和文化结构的关系》,《复旦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6期。)

虽然弗素是从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现代文学意识的影响角度得出此番结论的,但它同样适用于对新闻文本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充满了战争军事术语的中国新闻文本,尤其如此。对中国而言,虽然没有直接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20世纪以来,中国国内持续不断的国内战争,以及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亚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民族战争,再加上后来国共两党三年内战,可以说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战争始终伴随国民的生活。因此,战争思维深深植入人们的大脑。其后果是,一方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战争语言的对生活的全面渗透。战争年代,战争军事术语成为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表现方式。战争结束以后,这种思维仍然顽固地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再加上建国以后的朝鲜战争及国内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我们的新闻报道出现这种现象就可以理解了。这种新闻描述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受众的阅读习惯,而这种受众阅读习惯反过来又影响了后来的新闻工作者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因此,这种战争隐喻功能就成为延续至今的“集体无意识”。

以上主要是从语义学和文化的视角对战争(军事)类词汇在新闻文本中的出现做出了解释。当然这其中还包含有其他的诸多复杂因素,例如长期的宣传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这种观念,受众对带有“冲突性”新闻的特别关注等原因,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结论

当代法国哲学家保罗·科利(Paul Ricoer)认为,隐喻不仅仅是名称的转变,也不仅仅是反常的命名或对名称的有意误用。隐喻是对语义的不断更新活动。我们既要在词语方面,也要在句子层面,更要在话语层面去理解隐喻。(注:〔法〕保罗·利科:《活的隐喻·译者序》,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新闻工作者用大量的战争军事词汇表达对现代日常生活的理解,一方面是出于修辞的考虑,但更多的是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思维模式及对现代生活的认知视角。这种认知视角超越了现实,打上了深深的历史印记。细心的读者在阅读这些新闻文本时,脑海里浮现对应该是另外一幅图景。正如有论者认为,“隐喻在扩大了语言表现功能的同时,也扩大了世界”。(注: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437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有关战争军事类隐喻广泛出现在中国都市报中,形成新闻传播理念,涉及到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环保卫生等诸多领域,具有某种必然性。其次,从根本上说,其原因在于战争文化结构的长时期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已形成集体无意识,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对新闻工作者而言。第三,这种隐喻意义上的新闻视角已得到受众群体的默认。因为无论是新闻界,还是受众群体,对这类相关表述都还没有提出质疑和反思。因此,可以预测战争隐喻下的新闻传播理念还将持续下去。

标签:;  ;  ;  

战争隐喻与新闻传播理念&以都市报为例_新闻传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