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程中的铁路运输产业的吸引力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铁路运输论文,吸引力论文,进程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企业能否盈利,取决于2方面: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及企业在产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
有些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处于优势只能获得微利,而另一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虽处于劣势,却仍能获取利润,这是由产业的吸引力所决定的。不是所有产业都能提供均等的持续盈利机会,产业的吸引力决定了产业固有的盈利能力。所处产业的吸引力越强,企业的固有盈利能力越强。而且这二者是动态的,没有哪个产业的吸引力是一成不变的,即产业吸引力和竞争地位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正因为如此,自80年代以来,世界铁路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改革的目标和在运输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变化,对国有铁路实行了商业化、民营化甚至是私有化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产业内部竞争机制,增强产业的对外竞争力,提高产业的吸引力,进而提高产业的盈利能力。
我国铁路目前正处于改革进程之中,如已完成了几大公司的剥离和铁道部组织机构的改革,并作出了将铁路局全面推向市场,使其成为市场主体的决定。目前正在探讨的是主营铁路运输的铁路局,作为运输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这涉及到改革后的铁路局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是否有生存力、能否盈利的问题。将铁路局改造成为市场主体的运输企业后能否盈利,首先取决于产业的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对正处于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铁路运输产业的吸引力作一分析。如果产业的吸引力很好,则作为产业中的运输企业——铁路局不仅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且能够通过选择适当的战略在市场竞争中获利。
1 铁路运输业的5种竞争作用力分析
决定企业盈利能力首要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竞争战略的选择一定是源于对决定产业的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最终目标是运用这些规律改善产业的吸引力。任何产业,无论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5种竞争的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如图1所示。这5种作用力影响着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的投资,亦即影响着投资收益的诸多因素。清醒地认识到铁路运输产业所承受的5种竞争力,就能通过采取相应的战略对5种作用力施加影响,使其朝有利于提高产业吸引力的方向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铁路运输产业的战略地位,增强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1)(2)。
1.1 产业内竞争者分析
如果某产业具有天然垄断性,则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过去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铁路在运输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铁路运输业一直是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经营,毫无内部竞争可言。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的替代品使得铁路运输业不再具备天然垄断的条件,相应地,也不可能存在获得超额利润的绝对把握。过去所谓的垄断只是在国家干预保护下才形成的特征,也正是因为铁路固守着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具有的特征,才导致了铁路运输主业近年来年年亏损的局面。
而今,面对开放的市场,铁路已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点,为了摆脱目前的困境,产业内部引进了竞争机制,但目前内部竞争仍然不激烈。内部竞争的出现,将带来相应的价格竞争、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其结果是,加强内部竞争强度,将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业的整体质量。从这点看,将铁路局改造成企业意味着竞争机制的引进,有利于提高产业吸引力。
1.2 新侵入者的威胁
铁路运输产业由于其巨大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而承受的新侵入者的威胁较小。一般而言,这样的产业,利润潜力很大,但通常风险也大。
铁路运输产业的进入壁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本需求巨大。修建一条铁路和购买机车车辆往往耗资巨大,但是这种产业回报的利润和所承担的风险也很高。正因为此,潜在进入者需付出一定的风险溢价,而这则构成了产业中现有企业的优势。因此,竞争需要的大量投资构成了主要的进入障碍。
(2)具有较大的规模经济性。由于专用资产的存在,兼顾客货运两方面的运输服务,以及在2个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使得铁路运输业具有较大的规模经济性。这种规模经济性的存在阻碍了潜在进入者的侵入,因为它迫使进入者一开始就要以大规模生产并承担原有企业强烈抵制的风险,或者以小规模生产而接受产品成本方面的劣势,这二者都不是进入者所期望的。
(3)政府政策的限制。铁路往往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文化和国防的重要支撑力量,故各国政府对铁路运输业的进入均有明确的限制,在我国尤其如此,非国家支持,难以进入铁路运输业。
同时,由于铁路运输专用资产的投资大、转移和转换成本高,使得退出的固定成本极高。因此,退出的壁垒亦很大。
1.3 买方的议价能力
铁路运输的买方就是指顾客(包括旅客和货主),而顾客往往要求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较高质量的产品,并从竞争者彼此对立的状态中获得。
铁路运输业的顾客的议价能力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市场上丰富的替代品,使得买方选择的机会多、余地大,议价能力强。
(2)转换成本低,其中旅客的转换成本较货主更低。
(3)掌握充分的信息,能保证自己从卖方中得到最优惠的价格。
(4)对货主而言,货物大都是大批量和集中运输,这种运输成本往往占其成本的较大一部分,此种情况下,货主总是不惜为获得优惠价格耗费精力,而一旦选择了某种运输方式后,短时期内不会改变,否则交易成本上升。这样的买方集团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总之,对铁路运输业而言,顾客由于丰富的替代品、较低的转换成本以及充分的信息掌握而显示出很强的议价能力。相对而言,旅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货主要小。
1.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计划体制下,铁路是高度前向整合组织,故铁路运输业几乎不承受来自供应商的压力。然而,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运输产品生产的几大公司已剥离出铁道部,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进行自主经营。从目前来看,公司的剥离有利于铁路运输产业的发展:过去是指定购买供方产品,现在供方成为市场主体,引进竞争,铁路运输业在购买供方产品时有了选择和竞价的权力,这对提高铁路运输业的硬件产品质量,降低固定资产购置成本非常有利。但从长远观点看,供应商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发展,不仅要尽力占据原有的铁路产品市场,还要尽力扩充相关产业的市场,表现出的将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因此,它对运输业将产生很大的压力,原因如下。
(1)铁路运输业不再是供方集团的唯一客户。如工程总公司和建筑总公司完全可以面向公路建设和民用建筑建设,工业总公司、通号总公司和物资总公司则有更广阔的其它领域的市场。虽然,目前由于刚剥离,铁路仍是其重要客户,但几年过后,情况会完全不同。
(2)供方产品是铁路运输业的重要投入品。这种投入构成了铁路运输业的硬件产品,对铁路运输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使得供方的议价能力大增。
(3)供方集团的差异化产品和建立起的转换成本。公司剥离为市场主体后,其内部的竞争会大大加强,为了生存,将会开发出各种差异化产品,并建立起各自的转换成本体系,这将削弱铁路运输产业利用供方矛盾的可能性,从而弱化其作为买方的议价能力。
因此,从目前来看,供应商的剥离不仅没有对铁路运输业产生压力,反而增强了产业的吸引力,因为市场开放后,铁路运输业选择供应商的范围扩大,这为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长远的观点一定要考虑来自供应商的压力。
1.5 替代品的威胁
广义地看,一个产业的所有企业都与生产替代品的产业竞争,这也说明了产业的吸引力是企业固有盈利能力的源泉。替代品设置了产业中企业可谋取利润的定价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产业的潜在收益。替代品所提供的价格和性能的选择机会越有吸引力,产业利润的上限就越小。
铁路运输业的替代品主要是公路、民航、水路、管道等,其替代品的迅猛发展,使得铁路正承受着沉重压力。
表1、表2分别列示了全国公路、民航、水运、铁路的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16年来的增长情况(3),从中可知,16年来,铁路的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的增长最少,甚至低于全国的总体水平。
从表1、表2中推导出的表3、表4则告诉我们,铁路正在失去其客货运的市场份额,并在逐渐丧失其交通主导之地位。
表面上看,铁路运输业正处于严重滑坡阶段,形势逼人。这也是近年来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大家均认为铁路客货流的流失已使得铁路不再具有吸引力。实际上,替代品的压力只是反映产业吸引力的一方面,不会因为存在替代品的压力,就可以判断产业没有吸引力了。从本质上看,形成目前的这种态势,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市场条件下,铁路继续沿用旧体制,无所适从,市场滑坡,当在意料之中。尽管目前铁路的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铁路运输产业的吸引力已丧失。诚然,近年来,铁路运输产业确实受到了来自各种替代品的严重威胁,然而,这种威胁更多的是源自产业的管理体制不畅和不利,而非产业本身缺乏吸引力。
实际上,铁路及其替代运输方式是一组有差异化的替代品,而非完全替代品,各有其优劣势,而且替代方式的劣势就是铁路潜在的优势。
表5简单列示了铁路运输业的几种替代方式的优劣比较。正因为替代品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劣势,铁路运输业的吸引力才由此而生。
虽然铁路受到了高速公路、民航、水运的严峻挑战,但仍有自己的优势。铁路在客运、货运2个市场上仍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其它替代运输方式往往只在一个市场上有优势。铁路尤其是在200~2000km的中长距离内,无论客运还是货运,铁路在价格-性能(时间、舒适、安全)上有着较强的综合优势,主要表现在:
(1)安全稳定,铁路事故相对较低,且不象民航一旦发生了事故无可挽回;
(2)全天候,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3)价格适中,铁路运价虽比水运高,与公路持平,但比民航低得多,属于大众化消费价格;
(4)乘坐舒适,空间大,有卧铺,比公路、民航舒适。
相对而言,它种替代运输方式提供的价格-性能的综合选择机会显得有限,如民航性能好但价格高,公路价格合适,然而性能总有不尽人意之处。这给予了铁路运输业的固有利润上限一个较大的空间。
对各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性能作比较后,按顾客矩阵进行分析,可示意铁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战略集团地位,如图2所示,公路和铁路大致处于同一顾客矩阵,属于价格适中、能提供较高顾客认可价值的集团,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综合功能较强,能抓住大部分顾客;民航则属于价格和顾客认可价值均高的集团,但价格的超出大于顾客认同价值的超出。
从铁路所处战略集团来看,铁路的竞争对手首先是公路运输,其次是航空运输。因此,铁路要想夺回失去的市场,首先应在所处战略集团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比公路运输更高的顾客认可价值,重新吸引或进一步开发流向公路运输的顾客,而后开发新的产品线,使客运努力向民航所处的战略集团靠拢,以吸引这部分客流。采用的战略应避其所长,用其所短。
如此看来,铁路运输业的需求仍有较大潜力。虽然,铁路承受着来自替代品的强烈竞争,只要铁路坚持改革的方向,开放市场,引进竞争,充分发挥产业的吸引力,重领运输之主导地位,指日可待。
2 铁路运输产业前景预测
(1)保护环境的强烈呼声对铁路运输产业的前景十分有利。几十年来,汽车工业、公路运输、民航运输的过度发展,使得交通堵塞、事故频繁、废气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铁路作为污染小、运量大和安全的陆上交通工具而重新受到重视。发展铁路,把运量从公路向铁路转移成为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5)。
(2)持续增长的经济趋势和稳定的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带的西移,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决定以刺激内部需求为手段,加大铁路建设规模,在未来5年内,将筹资2500亿人民币用于铁路建设,这无疑对铁路运输业的兴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人口增长,大城市的发展、旅游等的休闲行业的繁荣,使得运输业的需求量呈增长趋势(4)。
(4)改革进程中的铁路运输业,引入竞争,经营创新,将更具活力。
(5)产品、技术的创新为铁路运输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生命之源,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重载铁路是未来铁路发展的趋势,铁路速度的不断提高是铁路运输业的竞争力来源。
因此,从宏观环境的角度分析,铁路未来的需求呈增长趋势,外部环境对铁路的发展极为有利,其前景应是很好的。
3 结论
通过对铁路运输产业面对的5种竞争作用力进行分析可知,目前,产业的内部竞争、潜在侵入者和供应商的压力较小,但顾客的议价能力较强,而且面临着较严峻的替代品的威胁,但由于和替代品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因此,铁路产业虽然不是极具吸引力,但也绝不是“夕阳产业”,尤其是产业的前景十分美好,说明铁路运输业是一个成长性很好且颇具吸引力的产业。
同时,在认识到产业的竞争规律后,可以通过对竞争作用力施加影响,提高产业的吸引力。如:产业内部加强竞争,让铁路局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有利于产业整体质量的提高。铁路局成为企业后,必然要进行产品、技术和经营创新,增强对外的竞争力,提高产业整体吸引力,从而提高产业的固有盈利能力。
对产业进行竞争作用力分析,其目的是为了了解产业的竞争规律,最终目的是为选择竞争战略提供依据。从前述分析可知,铁路运输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其主要的威胁来自替代运输方式的威胁。因此,战略选择的原则是依靠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弱化威胁,采用“竞争+合作”的战略,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产业的吸引力。
竞争的战略主要反映在与竞争对手在产品、服务、营销上的竞争。产品竞争包括:开发新产品线,如开行高速列车;提供多层次的产品服务线,如开行豪华旅游车、专列旅游车、城间快车、会议专列等。服务竞争包括:面对不同的顾客采用多层次的价格;建立和完善规范的服务体系等。营销竞争主要从加强广告宣传力度和树立品牌效应着手,少用或不用价格竞争战略。因为价格战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利润全无。
合作的战略是基于各种运输方式的差异性所提出的。运输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必须开发和发展节奏快、时效强的运输产品。因此,与各种运输方式联手合作,组织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尤其是组织适应市场需要的快速、高速货物运输是铁路运输发展的重要趋势(5)。联合运输在微观上可以实现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工具的优势互补,在宏观上有利于生态保护,是世界运输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业不仅具有产业吸引力,而且成长性很好。如果战略选择得当,作为产业中的企业——铁路局,不仅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而且能成为真正盈利的市场主体。
标签:铁路运输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顾客价值论文; 供应商议价能力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经济论文; 交通运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