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第四小学 678000
摘 要: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课内外阅读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丰富学生人文涵养、塑造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指导小学生阅读,必须立足课堂阅读,才能延伸到课外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内外阅读 指导探究
课内外阅读,对小学生形成文明素养、发展各种能力、塑造高尚灵魂同样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及早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阅读,必须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达到以点带面,一篇带多篇,课内带课外,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扩大学生阅读量。
第一,如何指导学生课内阅读?
首先,明确阅读目的,是指导课内阅读的关键。阅读目的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起到定向作用,教师必须在阅读前使学生明确阅读目的何在。根据阅读目的,可以确定阅读应该达到的三个层级水平:以记诵问题解决的结果为主的是记忆水平,如课文上要求背诵的古诗词(以下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本为例),第20课“古诗两首”,分别为白居易的《池上》和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学生理解后可以在相似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是模仿水平,如第3课郑振铎的《燕子》,第一自然段以特写亮相和动静结合刻画小燕子的写法,就是学生写作模仿的典范;通过阅读,使所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是应用水平,如第23课《黄河的主人》,阅读目的绝非惊叹于浊浪排空的黄河上稳如公共汽车的羊皮筏子,而是通过对艄公的描写和赞颂,得出一个哲理:无论面对何种险恶风浪,只要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机智、镇静和机敏,就一定会战胜惊涛骇浪,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个人生哲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步骤,是指导课堂阅读的基础。第一步,教会学生略读,走马观花读。通读全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全文大意。同时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对于难词、难字、难句等拦路虎,可以跳过或者绕过。第二步,教会学生精读,逐字逐句读。难词、难字、难句必须精研细读,想方设法弄明白,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晓全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加深对全文的理解。通过精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提高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也因此才能牢固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新课标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要达到课标要求,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远远不够,还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目标。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课内阅读如何延伸到课外?
方法一:以兴趣为钥匙,开启学生心扉。爱因斯坦曾言:“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具体做法是: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我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设计好故事内容,声情并茂地讲述,把孩子们带进一个神奇世界。听得正津津有味时,我戛然而止,宣布:“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往往会主动进行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方法二:推荐相关读物,充实阅读内容。课外阅读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教师向学生推荐读物的原则。第一,要配合阅读教学,推介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以进一步充实阅读课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如学习《寓言二则》后,可向学生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对节选的课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原著。第二,根据一个阶段教学的需要,向学生推荐读物以作配合。如一年级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纯拼音读物让学生阅读。第三,教师还可以结合写作和听说教学,推荐有关读物,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让学生写描写冬景的作文,可向学生推荐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峻青的《第一场雪》。
方法三:指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教师要将课文当作教材港口和指南,以课文内容为圆心多角度辐射,引导学生走出课本的方寸之地,遨游于渊深浩淼的认知空间。例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皇帝的新装》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选》;结合《将相和》《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的教学,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儿童版)……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教师教给的方法,把课内训练之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中,“以课外促课内”。
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期。
[2]杨再隋 著 《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
[3]《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山西省语文报社,2009年第六期。
[4]《小书房带来大效应》.《中国教育报》,2009年8月13日。
[5]《小学教师之友: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宋明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学生论文; 目的论文; 课内论文; 课文论文; 课外论文; 语文论文; 读物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