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吕秀梅

吕秀梅

(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0)

【摘要】 目的:探索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肝硬化;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282-0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弥漫性、慢性的肝损害。其主要症状为疲倦乏力、内分泌失调、消化道症状、肝功能障碍等,若治护不当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全面护理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CP)是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符合成本-效益规律的管理式照顾模式[1],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依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确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2岁±4.7岁(年龄范围为32岁到74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对照组: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5岁±4.6岁(年龄范围为30岁到74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工作模式,包括用药指导、饮食和生活护理、并发症防治等,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制定临床路径表:参照临床路径10项标准(199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主要包括评估、医疗措施、饮食、活动、宣教、出院计划等),并且综合专家意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由护士长、主管医师、护士等组成临床路径小组,依据设计的护理计划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③依据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护理计划分析和修正,遵循舒适、安全原则,找出出现护理等问题的原因,及时的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法;④临床路径护理:入院当日,指导患者和家属阅读住院须知,介绍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入院第2d~7d,进行肝硬化疾病的发病机制、注意事项、并发症以及各个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用等健康知识宣讲,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入院第8d-出院,向患者介绍保持大便通畅的意义、介绍监测体重和测量腹围的正确测量方式和意义,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心里压力,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出院日: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按时来院复诊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以下指标:①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发生率;③护理满意度。

1.4评定指标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取评分制分为非常满意(评分≥85分),基本满意(评分60~85分),不满意(评分<60分),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4.9±9.7)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3/50),包括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性脑病1例,肝肾综合症1例;对照组住院时间为(51.5±11.2)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0%(12/50),包括上消化道出血6例,肝性脑病5例,肝肾综合症1例,感染1例,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0$(32/50),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如表所示。

3.讨论

肝硬化具有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病情容易反复、病死率较高等临床特点[2]。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丧失信心、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使得治疗的配合度降低,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采用合理的护理模式进行有效护理,对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预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路径护理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式护理”模式,研究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其重点内容和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降低医疗成本,临床路径护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确定肝硬化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支出、检查项目等,从而使得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康复,带来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②提高健康教育效果,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在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基础上,使得患者自觉地将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真正起到健康宣教的目的;③确保了临床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认可度,临床路径护理规范了治疗和护理康复的科学程序,每日的治疗和护理流程清晰明确,各级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当日的治疗和护理目标,从而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了医护质量,另一方面,临床路径护理增加了护患、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④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路径护理是针对患者群体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详细的观察记录肝硬化患者需要做的检查、治疗、护理项目,患者的具体病情等,因此可以使得医护人员有计划的开展相应的工作,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护理疏漏和误差,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8.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0%,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了临床路径护理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美琦,曾晖,邹龙珍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6):34-36.

[2]张寄梅.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2015(5):546.

论文作者:吕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吕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