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900
摘要:装配式建筑能够转变结构的精度与渗透度,同时也可以解决好质量通病等问题,从而有效提升隔声与保温等效果。通过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不仅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帮助施工人员快速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对资源环境上的保护。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BIM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使用BIM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实现环保的目标。所以在实际中做好研究与管理工作,满足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促进企业的发展。
1.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内容分析
1.1装配式建筑内容
装配式建筑就是选择预制结构构件,并依照设计时所要求的装配工艺,对整个建筑进行装配式施工并完成,它能够使建筑施工的效率得到提高,使施工成本降低和将工期缩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施工方法。而装配式建筑施工就是选择出预制工件的方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能够把建筑所需要的结构构件提前设计出来,并把选择出来的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中,依照设计的具体施工方案,对那些建筑构件完成装配。这种类型的建筑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可以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行有效降低,缩短工期,使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提高,并且能够降低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需的整体成本,这种建筑施工的设计类型与现代的建筑设计施工相符合。高效化以及整体化是装配式建筑所具有的特点,它不但可以将人力资源节省下来,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限内,将最大的成效发挥出来,缩短工期。当然,装配式建筑还具有优点那就是可以使噪音减少,防止污染。
1.2BIM技术的相关概述
在我国,BIM技术又被叫做建筑信息模型,该技术主要是在工程设计建造领域得到应用,能够将工程设计建造管理进行数据化。BIM技术就是利用各种参数模型,整合各种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规划建筑工程项目,运行建筑工程以及对工程进行后期的维护都是利用了该技术的传递功能和它的共享功能,它的这些功能也是工程的相关设计人员理解和运用各类的建筑工程信息的前提和基础。相关工作人员对BIM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设计效率进行有效提升,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进行有效降低,进而使建筑工期明显缩短,为成本效益的有效提高提供了保障。应用BIM技术不单单是相关的工作人员搜索各类的建筑工程信息,而是相关的工作人员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可以高效利用有关信息。在设计BIM技术的过程中,BIM拥有三个基本维度,那就是交付,资源和行为,通过深入分析这三个基本维度,把建筑工程的实践方案和实际的标准设计出来,进而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降低,使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使用BIM技术的优势
2.1保证维护系统的健全性
就BIM技术来说,与以往的技术相比有着协调性、模拟性与出图等特点,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也就可以采取信息模型与BIM技术来实现对施工方案的优化,从而不断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保证施工的安全性。BIM技术作为综合性的建筑信息模型,不仅可以在施工阶段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有效维护,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通过获取到相应的模型,以此来保证与实际完成建筑上的一致性。从模型上来说,主要包含了建筑物系统、部件以及组装信息等。由于建筑信息模型与信息时相互对应的,所以也就可以四线维护运转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即便是建筑物需要拆除,在模型上也是可以选择出回收与利用的部件,这样也就可以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
2.2保证设计上的深入性
在进行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以前,运用好BIM技术,以此来构建出相应的模型,同时还要做好管线布置工作,并上交由设计院来进行审核,保证模型构建上的合理性。通过做好引导管线上的排布与预埋工作,能够减少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局部预埋件不能及时回收与回厂等问题。
3.项目各阶段BIM技术应用实施
3.1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第一,BIM模型建立和图纸绘制。在传统的建筑中的绘制是二维图纸,而BIM技术的绘制图纸和建模是不一样的。传统的绘制采用分离模式将图纸数据和构件数据分离的,而BIM技术则采用3D技术,建立构件的信息数据资料库以参数化的设计方式,其设计模式呈现的是数据和模型一体化的。在BIM模型里构件的每一项数据都记录下来了,一旦任意其中一个构件出现问题或者发生改变,BIM就会将其相关联的数据自动发生改变,解决图纸之间和数据之间以及图纸数据之间的出现不统一和不协调的问题。第二,协同工作及冲突检查。进行传统施工时,要协同各专业和各工种之间的相互合作,在施工时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协调现象。信息化和协同管理是BIM技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一个平台上将各方数据参与聚合到一起,利用模型将不同专业技术集为一体,便于各个专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冲突检查主要指的是在BIM模型中冲突软件的导入,计算机程序对所需要的施工程序进行有效的现实模拟,对其模拟的每一项施工工序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分析和排除每一个冲突点有可能带来的冲突进行解决,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得以优化,提前解决现实施工带来的各种问题,使损失和浪费降到最低。据目前调查显示:在设计更改方面BIM技术可以消除40%左右;造价估算精度范围控制在3%左右,造价耗时估算缩短80%左右等等。
3.2BIM技术在生产制造阶段的应用
首先,对装配式建筑模型制作更加有利。完成设计方案之后设计人员会把相关的信息上传至云端平台,以便于各厂家之间对构件的信息实时共享,主要共享产品的尺寸和使用的原材料以及构件制作过程中原材料的配比等等。如此一来,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各种相关信息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对接,了解其设计信息以及其生产信息,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除此之外,可以将预制构件的模型利用3D打印的方式打印出来,确保模型的试制过程顺利完成。同时,有利于优化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1]。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好坏预制构件质量的高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利用BIM技术,在BIM模型中预制构件生产商可以挑选需要的预制构件尺寸。
3.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首先,应用BIM技术可以使施工效率得到提高。在构件之初将芯片植入预制产品中,通过扫描的方式库存管理人员以及物流人员可以直接了解配件信息,有效的降低了人工操作模式下带来的各种误差;其次,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大大的提高。和传统、普通的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有十分复杂的吊装工艺,主要有机械设备来完成操作的,对施工的要求比较高,确保施工安全;最后,在装配式建筑维护阶段应用BIM技术价值也十分明显。
结论:
简而言之,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行业BIM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但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达到了环保的建设理念。所以,进一步对BIM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对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实现了科学管理,而且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
参考文献:
[1]艾小琴.浅析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05):127~129.
论文作者:张雄1,王银武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