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备考误区与复习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考论文,误区论文,对策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考试卷有两个功能:其一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人才,其二是引导初中教学策略的调整。综观近年各地中考物理的命题,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想给初三物理复习提点注意事项和建议。
一、备考误区之一
丢本忘纲 课本是最重要的资料来源,《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南针”,可惜不少教师误认为课本太简单,考纲没用处,导致课本草率结束,虽然用了近一年时间复习,但出力不讨好!有的教师不注意课本的更新、教法的更新、观念的更新,“穿着新鞋走着老路”。如沪科版老教材讲磁悬浮列车工作的原理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如果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死记这句话,问题就严重了!
例1 (06年南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是高新技术的产物。
上海磁悬浮列车的结构如图1所示。要使列车悬浮起来,车身线圈的上端是__极。
图1
分析 本题得分率低于3%,不少总分99分的同学就是因为该空失分,考生不是不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而是没有具体分析隐含在图中的条件。图中电磁铁实际在车身的上方,要让列车悬浮在铁轨上方,图中的车身线上端必须是S极才能符合要求,如果车身线上端是N极,磁悬浮列车会被紧紧压在铁轨上,无形中大大增加列车前进的阻力。
二、误区之二
重外轻内 忽略了挖掘课本资源,忽略了教学的内在规律(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了书商们的“中考大全”和外地的信息,使教师的能动性和教材的指导性不能有效地发挥,让“资料和信息”牵着走。
例2 (06年苏州)量筒的应用
(1)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 =__。
(2)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的?
答案:__。
(3)小华有一枚质量为3.1g的金币,经查阅资料知,制作金币所用材料的类别及密度如表所示。
小华准备用量筒测出该金币的体积,计算出其密度,从而鉴定它的黄金类别。实验时,小华选用了一个能放入该金币的量筒,其规格如图2所示。
图2
本题是将课本上的实验加以适当改编,从新的角度、分三个层次提出问题,(1)、(2)小问比较简单,分析从略。第(3)问则瞄准实际应用,用“鉴别金币”这一情景来考查学生对实验可行性的评价能力。要求学生能注意探究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经计算可知:无论金币是表中哪种类别的黄金,其体积均明显小于量筒的最小分度值 (1m1),用该量筒无法准确测出金币的体积,故无法鉴别金币的类别。
本题提醒我们重视和挖掘课本上的现成实验有多么重要!
三、误区之三
丢掉灵魂 什么是物理教学的灵魂?当然是实验。实验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物理教学如果离开了实验就等于丢掉了灵魂,无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淡然无味而失去兴趣。我们应改变平时教学和备考中对实验“讲多做少”的状况。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绝大多数试卷中实验题成为独立的必考题型。由于探究型试题成为命题的热点,而探究型试题总是依附于实验情景出现,所以可以讲中考物理试卷的灵魂也是实验。06年的命题情况是:实验与探究题成为必考题型,占分25%以上,且有走强趋势。如:06年山西省课改区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题有24分,06年南京市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题有26分,而06年江苏南通市、湖北宜昌等课改区试卷中的实验题超过30分之多。
四、误区之四
忽略基础 物理基础是由概念、定则、方法和规律组成的,在备考中极易把这些“轻描淡写”,造成学生功底不扎实、审题不能用概念和规律去“视察”,更不能发现题中所隐含的物理状态和过程。有的学生因缺乏基本处理问题的方法,导致解题半途而废。以上情况导致学生考试时出现低级错误。笔者连续参加几年中考物理阅卷工作,发现考生出现这类错误太多,为了让更多的考生吸取前车之鉴,考场上多得分、得高分,现将失分归类分析如何。
a.填空题的无谓失分
(1)只填写物理量的数值,不填写物理量的单位或与题后预设单位矛盾,如:“……反射角为__”考生填成“……反射角为30”,30后面无单位,不能得分;再如:“……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km/s”考生填成“……速度为”。
(2)单位重复,“……拉力做的功为__J”考生填成“……拉力做的功为10JJ”。
(3)不按题目的要求填写答案,如“……排球上升的过程中动能__”(题目要求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考生填成“……排球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又如“……滑片P向__端滑动时,的示数增大”。(题目要求填“a”或“b”),考生填成“……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的示数增大”。这类所答非所问的答案肯定是不能给分!
(4)填写的答案不准确,如“……力的方向为__”考生填成“……力的方向为向上”,而标准答案为“……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5)g的取值不正确。凡题目中没有特殊说明,g应取9.8N/kg,而误取10N/kg是不行的,如果题目有明确要求或为估计类问题,则是另一回事。
(6)笔误导致的错误。如熔化错误写成融化或溶化、机械效率写成功率等等,最后数据小数点随便向前或向后“跑”了位置。
b、选择题的无谓失分
(1)误把单选题看成多选题,把多选题看成单选题。
(2)误把题目中选错误的选项看成选正确的说法。注意这里正确的选项不仅仅只有一个。
(3)把错误答案改为正确答案时,直接在错误答案上填写正确答案,造成模棱两可,如把“A”改为“B”时,写成“AB”,更有甚者,ABCD写得龙飞凤舞,根本无法辨认。
c、作图题的无谓失分
(1)把虚线画成实线,把实线画成虚线。如光学中的实像必须画成实线,而虚像必须画成虚线,电磁感应系线也应该画成虚线。
(2)题目要求作力的示意图,而错误地作力的图示,或要求作力的图示,而错误地作力的示意图。
(3)作图不规范。电路图没有横平竖直;平行于凹透镜主轴的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没有交于焦点。
d、实验题的无谓失分
受平时练习定势思维的限制,中考时条件变了,思维仍保持不变,如“现要求测一只额定电压为 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流表的量程满足实验要求,而电压表的量程只有0~3V,请根据以上器材,画出实验电路图”。
该电路图的错误在于把电压表并联到了灯泡的两端,因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而电压表的量程只有0~3V,所以测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应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e、计算题的无谓失分
(1)无数学表达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2)有数学表达式,但把已知量代入数学表达式时,只带数值不带单位。
(3)把已知量代入数学式时,该统一的单位不统一。
(4)把题目看错,如:把物体升高的温度看成升高到的温度等。
(5)不从基本公式入手,而直接使用演变公式。如求F,不是先使用p=F/s,再使用F=ps,而直接使用F=ps,这类缺少必要过程是不正确的。
(6)计算结果的单位,不是被求量的单位,而是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如:F=……=10kg,R=…… 6V,p=……=2000kg。
(7)解题过程的开头没有“解”字,最终没有“答”字,解题中需要有必要的文字必须加上。
五、常见的其他备考误区
(1)加高台阶 备考中,老师总爱讲“难题”!遇到繁杂问题,老师“侃侃而谈”而学生“昏昏欲睡”,效率大打折扣,这种加高台阶的做法不仅“拒绝”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徒劳精力,浪费时间。如果老师练就“分解”之功,把一道复杂的物理题划分为学生熟知的“基本”题。学生定会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2)信息大战 不知怎的,中考使多少人进行“研讨”,使多少人揣猜“圣”意,各地的信息题如雪片飞来,转移了教师的视线!把本来“实事求是”的教学渗进了“赌性”,脱离了实际,“以不变应万变”的宗旨严重偏移;
(3)检测大战 考试本来是评价教学得失的手段,在中考前却成了“练兵”作战的手段,好似无“考试”就不能出“奇兵和精兵”。当然适度的练兵是必要的,但讲评更为重要;
(4)重量轻理 多年来反对的“题海战”仍硝烟弥漫,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中考复习过程中师生做题千余道,可谓耗九牛力但收效多大?解物理题贵在“理”字,若头脑中不能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也无基本概念和规律来垫底,解题仅是方法游戏,毫无益处!
六、复习对策
如果把物理解题比作打仗,那么解题人的物理知识就是“兵器”,物理思维就是“兵力”,而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的物理谋略则是“兵法”。
1.狠抓基础 注重教材,回归教材,落实《考纲》中所要求的每个考点,并把知识点串联成线,储存在大脑中。
2.训练思维 以历年的中考题为模板,用物理知识去审视,展现问题情景(形象思维),抽象出物理模型,找到应用规律(抽象思维)。
3.选题合理 范例和练习要以中低档题为主,使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思维训练灵活。选择题的每一个选项逐一弄懂,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填空题的解题过程逐步呈现,计算题注重规范解题和物理过程的展现;实验题注重原理和操作,要加强举一反三,一题多讲训练,以便提高效益。
4.切合实际 从生源和校情的实际出发,制订可行的复习计划,不盲目随从外地资料和信息,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5.适度练考 考试是发现薄弱、查漏补缺的环节,也有练兵的作用。故试题的命制和选定是关键,需要研究,需要站高,需突出学科主干、学科能力,符合校情生源,忌用伸手拈来之题;同时考试的次数不易频繁,应以不影响复习进度为原则,否则学生会因过渡的应试产生烦躁、疲劳和惧怕,甚至也会加强错误惯性的形成。
总之,备考复习,来不得半点虚假,它需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有选择地吸引信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