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初探论文_刘涛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初探论文_刘涛

(鲁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为了快速增加变电站总结自动化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简单研究了现阶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弊端,并结合变电站的发展,从变电站相关设备、变电站的防雷、提升通讯速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相关实验和研究说明,给出的解决方案高效的提高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管理模式

引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把变电站内的继电器等多个二次设备科学、高效的组合起来进行监测、管控,然后综合使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新技术对这些设备进行科学、高效的管控和使用。以此来实现对整个变电站大部分设备的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的自动化监管,信息化调配等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趋势的管控技术。当下我国很多供电企业都使用了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这一改变虽然让变电站的运行效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该系统是新产品,还有很多不成熟的东西和使用者缺乏完善的操作标准,从而造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有的功效不能高效体现出来。

一、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技术的杂乱、相关产品五花八门,没有成体系的制度、设计上没有成体系的标注,从而导致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产品、维护、建设得不到科学、完善的管理。比如:河南省西平县供电部门使用的综合自动化装备中,由于材料的供应商家众多,一个系统中不同零件由不同商家供应,这就造成系统管理、维护困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产品的质量和功能

当下,由于市场上相关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产品兼容性低。除此之外,相关的设备生产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与此同时,相关设备使用单位又过于追求产品功能的先进,而过于忽视产品的品质,这就造成很多产品在追求功能的时候忽略了质量,甚至会出现有的产品功能没有经过实验就被投入使用,从而造成变电站电力供应的问题百出。比如,河南省西平县电力公司在2002年年底对某一35kv的变电站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的第二年改线路的部分电源全部被损害,导致线路无法正常供电,从而导致电力公司对该线的第二次整修。除此之外,很多商家对相关零件的各项指标和介绍不到,造成电力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认识不够深入,从而导致电力自动化系统存在很多问题。

2、不同产品之间接口存在差异

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接口问题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我们都了解到自动化系统出现以来,一直没有一部关于接口的科学体系。而接口标准的不统一常常会造成电力线路故障。比如:无功补偿与调压等。不同商家的产品在接口设计上都是根据自己产品的数据进行的,因此当产品的种类越多造成的系统管理和维护压力就会越大,潜在的问题就会越多。

3、抗干扰能力弱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抗感染问题指的就是系统中电磁兼容问题。这个问题是自动化系统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管理人员忽视的问题。很多设备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一些定性实验,却忽视了产品的抗干扰测试。当产品被用到实际使用中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只会重视电路是否接通,而不去思考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这就给系统留下了一个非常大的定时炸弹。伴随电力系统的深入发展,电力系统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电力系统要具备更好的抗干扰能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所有的子系统都是低电系统,抗干扰能力弱,因此一旦干扰出现后,电力系统就会出现故障,甚至出现信息中断,设备死机等情况。

4、防雷办法不完善

雷电是对电力系统破坏最严重的外部因素之一,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于缺少防雷测试,造成其抗雷电能力弱。比如,很多地区的供电局常常会受到雷电干扰造成变电站远动和程控电话被损害。造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被雷击的主要原因有:

(1)系统设备电源线没有做好防雷办法,引雷进入电源,从而造成电源被破坏。

(2)雷电造成的设备电位差,从而导致相关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损害。

(3)二次电缆引累。二次设备和一次设备链接不科学,造成电压直接和计算机相连接,从而导致相关计算机和其设备被损毁。

(4)接地不规范。

5、通讯速度慢

(1)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控制台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慢

通常情况下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送方法有两种:一是模拟四线方式和低速数据传输方式,当下很多变电站使用的都是模拟数据传输方式,而且为了减少误码率,使用的数据传输数据为600b/s,小规模电路是可以的,但是随着年代发展电网系统中越来越来大,这样的传输数据就不够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慢

由于变电站内使用的设备品牌众多,造成设备之间的端口等链接方式不统一,从而造成传输速度慢,传输过程中会出现数据丢失等情况。

二、解决措施

1、统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订货

当下,生产综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和零部件的商家很多,但是由于各个厂家的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从而导致不同商家的产品匹配或者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不好。这一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会导致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不可靠,另一方面还会导致综合自动化系统很多功能不能精确实现。因此,在建设综合自动化系统时,一定要有目的、有针对的原则同一个厂家的产品,另一方面,还要对设备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明确权责,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方面进行研究,换而言之就是要重视产品性能,和产品的抗外部干扰测试。

2、电磁干扰的抑制方法

通过实际工作和查阅资料知道,消除电磁干扰的方法主要因素是,寻找干扰源,寻找传播途径,研究电磁敏感设备,除此之外对于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我们也要采取一定的针对方式,以此来综合消除自动化系统的电磁干扰。下面具体阐述抗电磁干扰的方法:

(1)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安装隔离层与屏蔽层。

(2)一二次设备之间安装适当的装备降低电压值,以此来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使用ups电源来向自动化系统供电,以此来增强电源抗干扰性。

3、防雷措施

(1)自动化系统的接地网一定要是环形的,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系统出现电位差。

(2)在设备上安装电涌保护器。因为自动化系统的电压敏感原件非常容易受到破坏。而这种设备的损害将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年限。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保护设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完善通信设备的电源和电压的安装。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界电压和其他设备电压形成冲突。因此我们必须在设备之间安装设备屏蔽线,并且还要让屏蔽层的两头接地。

4、提高通信速度的措施

(1)使用环网。使用环网除了能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数据外,还可以提高通道的可靠性,方便对自动化系统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

(2)我们可以使用下属方法来提高数据的传输数率:保证通讯网络中的负荷合理分配;尽可能的按照国家标准体系去建设自动化系统的接口;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去设计、建设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尽可能的增加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选用高品质的通讯介质。

5、改进管理模式,建设具备高度专业素质的自动化设备维护小组

除了重视对设备的建设外,我们还要重视对自动化系统的科学管理和维护。重视管理,从工作人员方面着手,增强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从而增加变电转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三、结束语

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从2005年开始都在对所属的变电站进行自动化升级。大多数供电企业都选择在通讯设备中加入防雷装置;对相关变电站的使用程序进行了相关的升级改造,并协调统一了变电站之间的通信协议。除此之外,还派相关工作人员外出学习相关设备的操作、管理、维护等技术。这些操作使得我国供电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效率大大的提高。要想保障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在建设中一定要选择型号统一、品质过硬、产品兼容性好、高信用的商家的产品。除此之外,还要保证相关设备的安全质量,要根据产品的相关操作说明进行安装,提高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只有科学、合理的处理上述问题,才能确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高质量落地和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黄益庄编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刘从爱,徐中立主编.电力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10.

[3]陈化钢主编.城乡电网改造实用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09).

[4]钟成元,石雪梅.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的几点外部措施[J].高电压技术,2007,(33).

[5]张黎元.关于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天津电力 技术,2008.

论文作者:刘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初探论文_刘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