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现状及其改进方法论文_钱秋美

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现状及其改进方法论文_钱秋美

身份证号:13018119870806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非常迅速,各类资源都在城市得到了显著的集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仅事关市容市貌,还对市民的工作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城市给水排水就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设计优良的给排水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给排水的效率和输水质量,还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合理的排污过程优化城市环境,从而提供舒适方便的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然而,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给排水爆管漏水、突发暴雨状况下城市排水不畅、污水影响市容市貌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很大原因是设计考虑不足,因此需要基于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认识,改进设计方法,提升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质量。论文首先分析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现状,并提出改进提升方法,满足现代化城市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管道设计原则;提升方法

1我国城市给排水管道的设计现状

1.1用水量估算不合理

用水量是设计给排水管道尺寸及管道网络规划的关键因素,如果用水量估计不合理就会使得后续运营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用水要求。例如,对居民用水估计不足,使得用水高峰期部分用户不能用到水资源,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对于工业区域,用水量估计不足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反应到给排水管道的规划和布局中,造成布局设计不合理,用水协调性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用水量估计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生产生活用水量估计的不准确,这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市民用水习惯等的不准确分析所致;另一方面是给排水管路本身水力问题的分析不足导致,例如,高层住房在高峰用水段水量不足的问题。

1.2雨水管道设计不合理

雨水管道是市政给排水系统的中重要环节,特别是南方雨水多发区的城市更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对于雨水管道的设计都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雨水管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城市道路两侧排水管道经常堵塞使得道路被水淹没、突发强降雨天气下城市排水系统瘫痪等,这些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出行等产生显著不利的影响。此外,市政道路排水还会对道路性能形成影响,如果雨水排泄不通畅,管道内的雨水淤积,就会使得道路雨水不能及时地充分排泄,雨水的长期囤积会对道路路基和路面产生非常大的危害。路面积水对结构层形成腐蚀,且路面层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都会因雨水浸泡而性能不稳定,造成开裂、唧浆、坍塌等病害,路面的病害直接对行车稳定性和安全造成威胁。路基积水则对填料形成膨胀效应,在热胀冷缩作用下路基很容易失稳破坏,可能会造成整个路段的塌陷破坏。

1.3排污管道设计不合理

污水排泄也是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的重要组成,如果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对于污水提升泵没有进行合理位置的设计,就会对污水管的埋深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对市政规划的给排水管道系统的竖向高度产生影响,导致整体的给排水系统排污能力降低。排污系统设计不利直接导致的问题是排泄不畅、晦气污染等,对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形成不利影响。此外,我国诸多区域的给排水系统存在简单照搬其他设计方案的问题,没有根据城市自身特点进行考虑,导致排污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1.4给排水系统与其他市政设施协调性差

城市给排水系统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与其他诸多市政工程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给排水系统会对其他市政设施产生影响。例如,建筑结构的给排水系统与用电管线、天然气管线存在空间交错等问题,这就要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给排水管道对其他市政设施的影响,避免考虑不周而影响到后续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及运营,并考虑给排水管道与相关市政设施的衔接及运营管理等问题。

2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原则

2.1管线综合布置

当城市规划的资料不完善时,如果需要在已有的城市道路上进行布置管线,需要考虑道路两侧区域的发展,考虑道路两侧是作为商业活动区、居民生活区或工业区等,进行对应的给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城市规划资料完善时,就需要在目前的给排水管道基础上,考虑目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区域高峰期用水量不足、用水质量差等问题,进行改善和提升,根据需要进行管道的改善或者重新设立管道分支。

2.2给水管道管材选用与设置

给水管道一般要求为压力管,因此,需要承受较大的水压作用,一般需要选择采用钢管,具有耐压和耐腐蚀等性能要求。城市的给水管道应该布置成环,确保供水的平衡与安全。城市给排水管道往往与城市道路共同设置,因此,可以在道路的绿化带或者人行道上进行设置,这可避免因为车辆荷载作用导致路面沉降对管道的损害等问题。

2.3排水管道的布设

排水管道需要排泄居民用废水、工业及生产用废水、地表雨水等,对于及时排泄生活生产用水和雨水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雨水管主要通过道路连接排泄到指定区域进行废弃水处理与重新利用。排水管道的管径应该通过计算确定,雨水管需要根据所接纳的雨水片区大小、暴雨重现区选择、管径、坡度、流速等综合确定。

3给排水设计现状的改进提升方法

3.1合理估计用水量

用水量的确定对于给排水管道规划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加准确的估计用水量,需要根据往年居民用水、商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趋势和特点,合理估计每个管线网络节点的用水量,使得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用水需求。

3.2提高城市防洪防涝设计的合理性

对于南方多雨城市,进行城市防洪防涝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其中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指标取用。首先,对于多雨区域的城市,其每年的降雨量都很大,因此,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到这种常年排泄雨水的要求,特别需要关注管线网络中排洪能力薄弱的环节,并通过针对性的设计措施来改善。其次,考虑到突发强降雨气候的影响,需要根据现有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密度等设立确定强降雨的重现期,重现期取用过低会使得排水系统不能应对突发的连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城市道路被淹埋、市民正常的生活和出行受阻,进一步的还会影响市民人身安全,引发交通事故等系列问题;重现区取用过高,将使得管道设计较为不经济。

3.3提升对排污管道设计关注度

在城市化大力发展的态势下,市民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给排水中的排污管道问题,就需要特别关注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和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好污水处理的效率,同时提升污水管道的耐腐蚀性,对于明污水管道还需要满足对应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破坏性能等,使得污水管道的长期运营使用能够得到保障。

3.4加强给排水系统与市政设施的协调性

给排水系统作为市政设施的组成部分,在保证其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情况下,还需要与其他市政实施保持协调性,降低不同市政实施之间的相互影响。目前,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理念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将各类市政实施很好地协调统一在一起。城市综合管廊将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燃气系统等综合建设一体,将市政实施集成建设,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城市周边环境。此外,在运营过程中这些公共市政实施能够集中管理,方便了运营维护,也使得运营维护不对城市造成附加影响。在城市综合管廊系统中,各种管线的运营可检修性强,进一步提高了对城市综合基础设施的管理能力。

4结语

城市化进程下,各类城市市政设施的运营质量与长期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给排水就是其中的典型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的给排水管道设计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用水量估算不合理、雨水管道设计不合理、排污管道设计不合理、给排水系统与其他市政设施协调性差等问题,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原则和改进提升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建忠.城市给排水管道现状及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江西建材,2012 (1):58-59.

[2]王文生.关于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3(9): 55-56.

[3]杨琨.浅谈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5):236-239.

论文作者:钱秋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现状及其改进方法论文_钱秋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