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大学生集体心理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心理特点论文,集体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大学生 集体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1 当代大学生集体的心理特点
当代大学生集体是我国社会集体的一种,其成员在寻求知识的共同目的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集体心理特点。
1.1 对集体认同,但认同呈模糊性
高校是培养建设祖国的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身体素质的优秀人才的基地,大学集体的组建正是基于这一共同目的。而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寻求知识。由于这二者目的的一致性,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属的集体表现出认同,对与自己身心发展、知识水平大体一致的成员也表现出认同。但大学生班集体的组建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学校在分班时却只能按规定进行,没有考虑学生的愿望和情感。因此,他们对集体和集体成员的认同带有不自主性,使得这种认同呈模糊和不稳定性。形成这种模糊性,还有另外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是大学生经济上的不独立性使得大学生彼此的认同不是基于物质利益关系上的认同,而是一种抽象文化的心理的认同,这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和共同的知识学习模式的一致性上,这种认同由于没有明确的现实的具体物质利益基础,因而是模糊的,不稳定的。
二是大学生个体只有四年短暂时间属于这个群体,而且它不是经济利益集团,也不具备完整的社会集团特性(完整的社会集团必须具备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心理归属等几方面),每个大学生都有未来利益集团所归属的多元指向性,因此,大学生群体呈现一种松散的不稳定的平面联系结构(当然不是无组织的),其认同必然表现出模糊性。
1.2 集体的开放性与个体心理的闭锁性
现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信息传播的迅捷性,使得大学班集体和兄弟班级、社团等一些组织也有广泛的联系,大学生集体相对于中小学生集体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大学生集体虽然具有开放性,但集体内部成员心理却呈封闭性。
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正处于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内心相对闭锁,他们由于生理的基本成熟和心理的趋向成熟,自我意识迅猛发展,独立感、自尊心逐渐增强,思维出现了更多的独立性,判断能力、社会经验和情感体验日益增多,所有这些变化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在沉溺于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指向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表现出否定客观而肯定主观的特征,呈现出“高昂的自我”,显露出特有心理活动的闭锁性,不能由表及里沟通彼此的心灵。上海曾对575名大学生是否拥有知心朋友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37.3%的人无知心朋友[1],实际可能比这还要高。他们这种封闭是为了求得真正的内心安静,正确地发现自我而拒绝来自外界的干扰。
1.3 淡化权威
当代大学生集体和集体成员对权威却表现出明显的不恭。这主要表现在班主任和教师在学生中作用的降低和地位的下降。首都高校一项调查表明对大学生影响大小的可选项中,老师、校系领导排在最后[2],而有了心里话向班主任说的仅占0.6%,向辅导员说的仅占7.3%[3]。我们常见到这样的事例:老师上课点名后,某人代替另一个答“到”,而班委也有时会做假证明,说某某请过假,甚至上课回答问题也有人代替。这些无不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权威的否定。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另一个表现就是崇尚自我,自我意识强烈,目空一切。
淡化权威的原因很多。心理上的原因主要在于:处于这一青春期的青年有着“准成人”的独立感,自我意识增强,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显著增强,他们不再唯父母、师长之命是从,并表现出敢于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追求自我设计。
1.4 人际交往的复杂化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日益追求高收入、高消费的社会生活。新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际关系。处在一方净土中的莘莘学子也并不能逃避这种影响。调查表明26.1%大学生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相互利用,13.8%的认为人与人就是相互竞争,不择手段;而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利己不损人的占39.3%,先己后人,尽量兼顾别人的占14.9%,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仅占27.6%[4]。
一方面,本身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的大学生在各方面展开了暗暗较量,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为共同度过四年而“和平相处”。这种人际交往的双面性更加剧了它的扑朔性。
影响人际交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集体内部非正式群体的多元性。大学生不再象中学生那样整天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多。由于兴趣、时空、性格、需求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多种非正式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集体被分割为许多小团体,而每个人都可能处在多个小团体中,例如“足球迷”也可能是吉它俱乐部成员。非正式群体之间一般没有很多交往,当有利益冲突时导致成员交往的紧张。非正式群体对个体既有良好影响的一面,又有不良影响的一面。
1.5 集体心理的连动性
所谓心理连动,就是人和人或群体和群体之间心理状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心理连锁反应”。大学生心理连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共同心理引起的心理波及。在社会中,人与人总会发生一定联系,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受到他人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他人。大学生由于年龄相仿,思想、情绪上存在较多的共性,很容易引起心理波及。例如,新生刚入校,同学之间讨论自己家乡的情况,如果一个害起“思乡病”,很容易勾起普遍的“思乡病”。某老师能为学生着想,部分人认为该老师是好老师,易引起集体赞同。
二是竞争动因导致的互激心理。所谓互激心理,是指群体中两个以上的成份由于交互作用形成某种情绪和力量,而出现互相超越上升的激发状态。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群体成员之间或集团与集团之间互相激发,每一方都对对方的行为非常敏感,总是以更激烈的形式作出反应,情绪激动,爆发能量,企图压倒对方,或表示超越性地渲泄情感。例如,中国足球屡屡失利,未能冲出亚洲,大学生们则大骂国脚、教练,可一旦有重大足球赛事,却又聚在电视机前呐喊助威。大学生由于竞争也容易引起互激心理。例如在班上,一个同学成绩较好,其他人则奋起赶超。也有恶性的互激,例如无原则地逞强斗胜,损害他人,危害集体。大学生集体之间也有竞争心理,如体育比赛企图压倒其它团体而获胜。
1.6 群体心理的“同辈效应”
所谓“同辈效应”是指具有相同心理结构的人不知不觉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行动及信仰上表现出与人一致的现象。“同辈效应”类似于从众,但没有明显的群体压力。“同辈效应”也有别于模仿。
当前校园热点仍大多是“同辈效应”的结果。比如“王朔热”、“尤今热”,这些“热”都是由于他们的书被介绍后,同伴购买了,其他同伴也纷纷效仿,于是便“热”起来了。再如恋爱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究其原因,无不包含有“同辈效应”的原因。大学生谈恋爱,很多是因为同伴谈了,受其影响,自己也谈起恋爱来,当问及为什么谈恋爱时,很多也回答:“同伴谈了,自己不谈,不好意思。”有关调查表明,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大学生谈恋爱,要么全寝室大多数谈了,要么大多数没谈,女生寝室尤其如此。大学里烟民队伍有增无减,其原因在于“吸烟有风度”改变了当初许多不吸烟学生的观点,他们在同伴吸烟显出风度的影响下,不自觉地染上了烟瘾。
大学生心理的“同辈效应”的影响有好有坏,我们要正确地区分,加以引导。
2 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是很好的,其原因不在于学生不愿学,而在于内容和方法的枯燥、单调。首都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了调查[5],只有5.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94.5%的认为是必要的,可其中43.6%的认为内容太枯燥,缺乏吸引力,31.4%的认为方法不灵,难以被接收,二者占了总数的75%。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据大学生集体的心理特点,研究其思想状况,有效地开展工作。
2.1 合理运用集体压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吸引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处在群体中的个体必然受到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等的约束。大学生对群体的认同虽呈模糊性,但仍然表明了集体对于他们的制约性。因此,学校班集体、系集体、校集体都应制定相关的班规、系规和校规,不放松集体主义教育。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关键在于建设好一个集体;而建设好一个集体,关键又在于抓集体的组建。因此,大学一年级是建设班集体的最好时机。大学新生因其生活环境、学习方式、角色的改变,处于新旧矛盾冲突之中,抓集体建设应从解决矛盾入手,让学生个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其他成员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这样一个良好的集体,必然形成目标一致的整体,其思想工作也就轻松易做了。
保持一个良好集体,应做到“长善救失”。“长善”就是发挥集体已有的优势和长处,“救,失”就是克服自己的短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2.2 采用“刘吉效应”
尽管大学生心理存在闭锁性,不愿把自己的秘密轻易向别人透露,但他们出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化的要求,他们又渴望通过社会交往去求得他人的了解和同情,增进彼此的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进行“感情投资”,在这一点上,刘吉同志堪称楷模。
刘吉被誉为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家,他在进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时,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他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缩小了与青年的差距,打动了青年的心,产生了心灵上谐振,因此,效果特好,他走到哪里都受到青年的欢迎。这就是“刘吉效应”的力量所在。
大学生渴求与人交往,做青年工作的同志应该学会以朋友的身份出现。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者总是以“说教者”身份出现,把青年作为改造对象,总是用自己的想象,用固定的政治模式去衡量青年,结果适得其反。
“刘吉效应”引申开来,就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供青年相互交流的机会,使个体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与他人交往中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
2.3 力求“同化效应”
同化(assimilation)本是生物学名词。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用有机体内部都发生的同化作用来说明儿童的适应过程,即儿童在反应或作用于环境过程中,使客体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后来桑代克提出学习律的同化原则,认为人和动物对于类似的情境有发生同一反应的倾向。
大学生自我意识高,我们应该注意“同化效应”,找到共同点。实现“同化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2.3.1 找“矛盾点”。任何事物都处在矛盾对立体中,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不轻信权威,他们往往表现出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却又漫不经心,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却又淡薄秩序观念,对现实观察敏锐,却又对未来设想空洞,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些“矛盾点”,其思想教育不会没有成效。
2.3.2 求“共同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他们关心政治,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做思想工作就应从他们所关心的热点入手,寻求“共鸣点”,不要让他们感到压抑,而要让他们满足,满足他们的参与欲望。让他们做活动的主人。
2.3.3 守“限制点”。大学生不再是一个小孩,对事物有自己评判的观点,我们应放手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只要守住“限制点”,把握好方向,不超越轨道以外。
2.3.4 补“空白点”。大学生崇尚自我,追求自我实现,其纪律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观念淡薄,存在这样一些“空白点”,思想政治工作就应善于补“空白点”。力求青年的全面发展。
2.4 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心理共容的班集体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集体,其成员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大家都热爱自己的集体,其工作和学习效果必然很好。大学生集体人际关系复杂,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关键在于引导。
2.4.1 引导合理竞争,树立赶超心理。在大学生存在为学分、为奖学金等竞争现象,表现了大学生的上进精神。竞争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却需要我们引导,只要竞争合理,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工作。大学生中的竞争容易导致嫉妒。为此,我们应引导树立赶超心理,不甘落后,变嫉妒为加倍学习、追求,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力争下次创造好成绩。
2.4.2 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非正式群体同正式群体一起构成了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的总和,共同决定着人们对事业的态度,所以,思想工作者要正视非正式群体存在这一客观事实,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客观规律性,努力协调好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2.5 运用心理连动原理,扩大政治教育的影响性
我们常说,“表扬一个人,带动一大片”,“批评一个人,教育一大批”。这就是心理连动原理的运用。我们在做思想教育工作时绝不能只顾眼前,要有长远观点,要考虑处理一件事会引起人们什么样的反响,会形成什么样的心理连动,从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围。
2.5.1 运用波及心理,使教育取得最大的心理影响效果。大学生由于共同因素较多,心理波及速度较快,程度较强。学会运用心理波及原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心理波及原理进行思想工作时,要正确区分,对积极的心理波及,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以扩大影响面;对消极的心理波动,要注意发现波动迹象和潜流,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
2.5.2 根据互激心理特点,做好集体中的思想激励与转化工作。互激心理具有震动性、爆发性、超越性和转化性的特点,我们在做思想工作时,要善于掌握这些特点,搞好激励与转化工作。互激心理具有震动性,互激双方在互激状态下,身心受到极大震动,从而相互超越。只要引导合理,互激有利于成员奋发上进。互激有良性互激和恶性互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在运用互激心理时,要加以正确区分,控制恶性互激,变恶性互激为良性互激。
2.6 引导心理进程,增强心理素质
大学生由于从校门走进校门的简单历程,生理年龄相对早熟而心理年龄发展相对迟缓,加之升学高压和家长片面追求智育的“最优待遇”投资,导致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差,个性特征相对淡化,存在着儿童式的依赖心理,心理的“同辈效应”多是这种心理的写照,因此,大学生需要思想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心理进程补课,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具有正确的识别事物、评判事物的能力,思想工作才易于被接受。
3 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就是要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思想观点的形成过程和心理过程是同步的,所以,我们既要从思想现象来研究人,又要从心理现象来研究人。以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依据,深入研究人的思想观点形成的客观规律,把思想科学和心理科学结合起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状况,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得更有针对性。
(周宗铸)
收稿日期:199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