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历史有大作用论文_龙长猛

图解历史有大作用论文_龙长猛

摘要:教师巧妙成功地运用教材上的图片,对于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历史图片;作用;策略;原则

随着初中历史教材的深入改革,课本变得越来越生动活泼,趣味性和可读性大大增强,尤其是每课都根据教材内容需要设计编排了不少精美的图片。有历史人物图、建筑图战争形势图,艺术作品图等。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新知识。如何把历史教材中图片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学生学会读图后就能感到其乐无穷,同时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呢?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要学会图解历史

1.教师要明确图片的分类。为了更好地进行历史图片教学,必须对历史图片进行分类。历史图片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政治内容,如政治人物肖像图、反映政治事件的图片、民族交往情景图、国家间政治交往图、战争场面图等;经济内容,如劳动场景图、劳动工具图、货币图、服装图、工艺品图、国家间经济往来图等;文化内容,如古代人类活动遗址图、反映历史文化成就的图片、文化成就遗址图等。

2.教师要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图片和历史教学的结合,应该是精彩的,但在教学时又不能以图片教学代替有关的文字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历史教材图片多,有时一课内容会有五六幅的图片,要如何利用这些图片教学,什么时候插入图片教学,如何插,有许多教学技巧。而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顾及学生,应对可能的突发现象。

3.图片教学要有针对性。历史教材图片多,其所反映的内容多种多样:一些图片反映的是教学重点,而一些图片反映的就不是重点,而是对教材内容的说明。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每一幅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说明,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图片所反映内容在教学中的重要程度来选择运用,否则就有可能冲淡文字内容的教学,也会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图解历史的教学策略

1.借用插图,导入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材图片的大量增加,其中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上《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一课时,上新课之前,笔者先投影了两张图片,第一幅是女娲造人传说的图片,第二幅是北京人的复原图与现代人的比较,并出示思考题:(1)同学们知道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吗?你听过那些传说或科学家们的研究结论?(2)北京人和现代人比较有哪些方面的相同点和区别?(3)你知道北京人那时候一天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吗?这样就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想知道图片中的内容,把他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课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巧用插图,创设情境。历史教材很多内容是用文字表达的,但文字具有抽象的特点,无法向学生直观地反映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而图片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具有容易记、记得深刻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我们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解决历史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如在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课时,讲到经济危机给德国带来的影响,教材从多方面归纳,但不直观,笔者就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幅图片:1927年德国关于经济危机预言性的漫画,使学生看了这幅图深刻体会到德国贫富悬殊,富的处于崩溃的边缘,就很容易掌握经济危机的背景。

3.借助插图,突出重点。历史教材中的图片有一些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图片,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在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看第一幅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第二幅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图,并让学生思考:(1)图一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什么重大举措?试分析这一举措的突出特点。(2)图二又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什么重大举措?与1953年—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改造相比有何异同?你认为两国对农业的政策有何共同弊端?通过思考,学生了解了这节课的重点,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业化建设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而且解决了中苏两国现代化的异同点这一难点。相同:性质上都是把个体小农业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所走的道路不同,中国所走的是农业合作社的道路,苏联走的是集体农庄道路。弊端: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利用插图,以图引思。在历史教材中有一些图片,虽然简单,但其思维含量却很大。充分运用这些图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效果。笔者在上《中国近现代史》上册《鸦片战争》一节时,利用了教材中的“鸦片战争形势图”。笔者引导学生看懂每种箭头和符号代表的含义,并让学生思考:英国军舰为什么从广州退出,北上进攻?他们侵略了我国东南海岸的哪些城市?结果是怎样的清朝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产生了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积极主动投入思考中。通过提问学生和笔者的深入分析、学生讨论得出:由于林则徐加强了广州的水上防务,英军无隙可乘,难以攻下,所以转移北上,通过读图学生知道了英军有进攻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宁波、镇海、天津等港口清政府失败除了武器落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不能对抗英国正在上升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这样,通过充满讽刺意味的漫画让学生耳目一新,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改变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促进积极思考,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进行充分运用,加深对教材的印象。

5.借图抒情,灌输思想。历史图片也承载着许多革命者的事迹,因而利用它也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在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覆亡》内容时,笔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亭图片,学生边看图,笔者边介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亭。碑上镌刻“七十二烈士之墓”字样。碑亭顶部呈钟形,象征着烈士们为辛亥革命奏响了雄壮的前奏曲,为苦难的中国人民敲响了自由的钟声,激励着人们继续奋斗。远处下半部是用麻石砌成的纪功坊;中间横额上,是章炳麟手书的“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古篆;上半部分是用七十二块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石头砌成的梯级形“献石堆”,象征着七十二烈士巍然屹立的形象;纪功坊顶端,竖立着自由神像。黄花岗起义所表现的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着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的发展。学生边看边听,既理解了建筑的含义,又得到了思想的教育,体现了史学的德育教育作用。

6.以图教学,创新学习。历史图片直观但隐藏着丰富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充分运用观察能力,把观察到的现象上升为理性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如《洋务运动》一课中,教材有江南制造总局的图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出了道思考题:江南制造总局是谁创办的、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其建筑外观有何特点?里面的设备与外观是否协调?这从侧面反映了洋务派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样把建筑的有关知识与政治经济制度有机联系起来,是比较抽象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创新思维含量。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这道思考题,笔者让他们自己到图书馆查阅一些书籍,并写成一篇历史小论文。通过自己动手,学生得出结果: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外观上的中国传统旧式建筑与里面使用的西方进口的先进机器设备是不协调的。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基础上的近代技术与腐朽的封建社会体制是不相容的。这从侧面反映了洋务派试图把西方先进技术嫁接到清王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上来。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历史课的魅力。

三、教学中图解历史的基本原则

1.选择性原则。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很丰富,而我们在教学中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图片都当作教学重点来讲,因此应尽量挑选一些与本节课教学重点或难点等内容相关的图片进行重点教学,其余的图片可简单扼要地带过。如果贪多求全,就有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或者冲淡主题,影响正常教学,达不到教学效果。

2.有效性原则。即在教学中通过对图片的运用,不仅要达到传授相关基础知识的目的,还要达到能力培养的要求。因为高考对图片的运用越来越多,出现三种试题的类型:一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试题;二是图文并茂的试题;三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试题。所以我们在引用历史图片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解法指导,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联系比较、想象和论从图出等能力。

3.启发性原则。有的教师能充分利用图片教学的生动性,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引人入胜。但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历史图片感受很深,却一直未能进入主动探求、积极思考的状态,这就达不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图片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 青.思品课插图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11).

[2]邱德稳.利用插图,贴近生活,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A,2011(1).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玉湖中学 434300)

论文作者:龙长猛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图解历史有大作用论文_龙长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