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10-271-01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以此为微型课题,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创新意识逐渐萌芽、开花。
一、省略号---创新的源泉
小中见大,彰显教学艺术。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并排的六个小圆点,看起来微不足道,其实,她在课堂上会变成闪光的珍珠。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成为创造思维训练的的战场。
如《盘古开天地》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我抓住这个省略号,启发学生:“作者此时为什么用了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了作者使用省略号的意图后,随之展开了发散思维的训练。一个学生说,他洁白的牙齿变成了晶莹的钻石;一个学生说,他的经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交桥;一个学生说,他的手指,变成了高高的山峰;一个学生说,他的头发变成了长长的柳枝;一个学生说,他身上的细胞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之窗被打开了。
二、课文后味---创新的天地
有的课文富有后味,学完后常常使人感到其味无穷,余音萦耳,欲罢不能。我常常利用这些后味,诱发学生品尝创造思维之果。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完后,我引导学生想一想:“乌鸦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吗?你能不能给乌鸦再想一个好办法?”一个学生说,把水放到碗里喝,其他同学说乌鸦不会;一个学生说,把瓶口打破,其他同学说瓶子全碎了,喝不到水;一个学生说,把瓶子搬斜,其他同学说,水倒了就喝不上;一个学生说,在地上刨个坑,其他学生说,水渗完了;一个学生说,在瓶半身打个洞,其他同学说,它不会这么做。经过比较,还是乌鸦最聪明,办法最好。
本课所揭示的办法,虽然是一个抽象问题,但喜爱动物、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却常常对此发生很大的兴趣,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和课文的内在魅力,这一训练创造思维的环节使课堂达到了高潮。
三、情境---发散思维的窗口
课堂上,运用电子白板有效创造情境,激活学生情感,随机应变,灵活驾驭教学进程,在情境中发散思维。如教学《笋芽儿》一课将要下课时,我想让学生复习一下象声词“轰隆隆”“沙沙沙”,学生兴趣盎然,齐刷刷地举起了几十只小手。我审时度势,顺手撒开,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一下子说出了二十多种,我再利用交互式和多媒体,使课堂的尾声形成了一个千帆竞发的创造天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满足学生未尽之兴,我又顺手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每个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五个不同的象声词,并用其写一段话。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开发。
四、形声字---创造性思维的窗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要注意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归类识字》教学中,我们注重挖掘教材内涵,紧抓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启发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自造新字。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中,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写出了生字,在与书的参照中,验证推想结果。学生始终处于探索的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学得生动活泼。
五、教育活动---发散思维的契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给我们的谆谆告诫。学校是一本立体教科书,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升华、提高。
在听了兰斌老师“爱就在我身边”主题报告以后,我让同学们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同学们的字里行间透出对父母的爱。一个同学写道:我的爸爸,他平时给我说的话不多,但我从他的身影中读懂了做人的责任和担当。如今,爸爸的手粗了,却使我变得更加坚强;爸爸的腰弯了,却给了我挺直的脊梁。听妈妈说,“小时候我很贪玩,在摩托车旁边玩耍,由于摩托车不稳快倒了下来,我爸看见了,立刻扑过去,帮我挡住了。他整整躺了半个多月,那时候我才六岁,每年的冬季,爸爸的腰老痛得厉害,一直到今天,还不见痊愈,估计下半辈子,还会更疼,哎……”是啊,爸爸的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爸爸的爱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爸爸的爱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我一定要努力,踏踏实实地做个好人,做个争气的人,做个有出息的人。
六、探究---发散思维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通过一些细微的变化发现问题的本质。如:在残冬时让孩子发现春天的信息:有些同学说,柳枝开始泛青;有些同学说,小鸟开始活跃;有些同学说,扒开浮土,草根处已有新芽初现;有些同学说,残雪已融化,麦苗已生长,农民开始忙碌……这些都可以告诉我们,春天快到了。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的课堂还愁没有气氛,作文没有素材……生活是一本深奥而富有情趣的书,只要我们善于探究发现,那一切都会显得游刃有余。
七、实践---创造思维的妙法
教育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社会中去,唯有实践,才有创造。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践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创造性学习中,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离不开实践活动。
例如,暑假,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合阳”主题教育活动,了解民俗风情,感受合阳特色;介绍合阳旅游景点,了解人文景色;走近合阳名人,感受名人的奋斗历程。寒假,让学生走亲访友,感受家乡巨变,体会党的富民政策好。这些,给学生创造活动提供了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情绪更高,学习信心更强。所以,让创新成为最绚丽的浪花,这种做法在教学中是值得提倡的。
论文作者:吴鹏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学生论文; 变成了论文; 合阳论文; 思维论文; 省略号论文; 爸爸论文; 乌鸦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