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离开你儿子有困难吗?_寒门论文

再离开你儿子有困难吗?_寒门论文

寒门是否难再出贵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寒门论文,贵子论文,再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成名天下知。”曾经是许多希望借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学子,在沉默努力中,鼓励自己的话。这么简单的梦想,是否会被打破?

支持派

发言人:尚重生

观点:“寒门再难出贵子”的

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由于读书那么难,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又那么小,现在农村的读书无用论越来越抬头。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读书了。

发言人:刘义昆

观点:多方面原因导致寒门子弟

当不成“贵子”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种转变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当下的高考政策。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再者,即便寒门子弟埋头苦读,大学之门也并非向他们公平地敞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收费改革,到2005年时,收费飙升到5000元左右,近几年涨幅渐缓,但每年上万元学费的大学屡见不鲜,对穷苦家庭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反对派

发言人:青青木瓜香

观点:只要肯努力,寒门也能出贵子

寒门能培养韧性,足以面对生活打击,凡事需要自己争取。贫寒家庭出身的人,虽然在初期落后了,但后天完全可以补救,只要自己努力。

成不成“贵子”,跟是否是寒门出身关联并不大。豪门确实能为孩子准备更多物质条件方面的优势,或是铺平未来的道路,但能否真正成为“贵子”要看个人的造化,靠天靠地靠亲戚,最最要紧的还是靠自己。

发言人:李飞

观点:理性对待教育资源的差异

言论对“寒门难再出贵子”的评断大都关于“教育资源分配”。在现今,我认为教育资源的享用已不再是寒门学子们的主要障碍。随着网络的普及,尽管与城市相比,寒门学子能使用的教育资源仍然有限,但与20年前相比,已经是大为改善了。

对于“寒门”和“贵子”的讨论,不需要抱怨,不需要谩骂,不需要诅咒,更不需要放弃。“寒门”也好,“贵子”也罢,只要理性地认识自己应当担当的责任,利用畅通的传播渠道传递的方法和信念,就能实现更多的希望和梦想。

发言人:普罗旺斯的盛夏

城乡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在教育上。其实,我觉得不平衡很正常,中国的发展现状是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的。

更改高考录取方式之类,恐怕是治标不治本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增加成才的渠道。真的,我们不一定都要去读名牌大学嘛。

发言人:舟山中学 李琳

毋庸置疑,高考仍是普通学生,特别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维护这项制度的公平。

发言人:萧山六中 董超

都说寒门学子上大学不容易,其实,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我家也是农村的,不过条件还算过得去),关键是看自己愿意不愿意去奋斗,以及有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吧。制度什么的我们可能改变不了,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

发言人:洪战辉

观点:与其埋怨不如去拼搏奋斗!

我自己是农村贫困家庭出来的孩子,对这个事情印象很深刻。在我们这一代,一个村有上百个孩子上学的话,最终能够上大学的不过几个人。

在起点上农村贫寒学子确实没有多少优势,所以只有靠更多的付出来弥补。但是我也觉得这个事情不是这么绝对化。我们虽然在资源和环境上劣于富家子弟,但是在精神和能力上有我们的优势——特别坚韧、执著。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轻言放弃。

我们的现在不代表我们的未来,与其去埋怨这不好那不好,不如去拼搏奋斗,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把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如果还有人埋怨自己的父母和祖辈没有让你过上好日子的话,那就从我们自身开始好好努力,让我们的父母和子孙以后过上好日子。

标签:;  ;  ;  

再离开你儿子有困难吗?_寒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