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思考_消费文化论文

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思考_消费文化论文

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兼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象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常生活论文,现象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5)03-0013-06

消费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审美实践的转向,是一个受到诸多思想家十分关注的重要 学术命题。这一学术命题不仅贯穿于20世纪西方美学发展的整个过程,引起西方马克思 主义、后现代等重要思想家的不断思考与探索,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时代 的审美问题,亦突出成为中国美学发展中引人注目的现象,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 要的问题性所在,是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审美活动面临的新问题。从某种意义看,新世纪 中国美学的发展,必须正视和思考消费文化语境下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审美实践中产生的 新问题。

一、消费时代: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除了引起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标准化、媒体普遍化等现象的出 现外,消费意识形态的扩展、乃至消费文化的出现,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特征。 应当说,无论是民族艺术与文化的变化,还是人类审美的发展,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消 费时代这一特殊的文化语境,并无一例外地受其影响与制约。

消费时代何以能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西方后现代思想 家的研究为此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思考。在他们看来,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而在 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的主导方面是消费文化,审美观念和艺术进入了一个被广泛扩张或 泛化的过程,并日益蔓延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日常生 活的审美化趋势与普遍的消费意识形态。

英国后现代理论家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指出,消费文 化,这一过去一直都是一种附带性的研究题目,一直被认为是派生性的、边缘性的、女 性化的,是生产和经济这些更男性化的中心领域的对立物。但是在现在,消费文化在社 会结构和文化系统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与消费两者都在 社会组织内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的新阶段。[1](P3)费瑟斯通何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依据主要源于他的消费理论。他认为,“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 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1](P123)因为消费是后现 代社会的动力,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化消费,引起了艺术与生活、学术与 通俗、文化与政治、神圣与世俗间区别的消解,既使后现代形成一个同质性、齐一性的 整体,又使追求生活方式的奇异性,甚至反叛、颠覆合法化。“如果说,‘资本逻辑的 运作起源于生产’这个论断是成立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存在这样一种‘消费的逻辑’ ,它表明有一种社会性的结构方式,也即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 来。”[1](PP22-23)按照这位思想家的理解,决不能把消费社会仅仅看作是占主导地位 的物欲主义的释放,消费文化是整体性的,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并 广泛渗透于当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最大限度地占据个体主宰的自由时间。由此可 见,费瑟斯通不是简单地排斥或否定消费文化现象,而是充分注意到消费在信息活动社 会具有的核心地位和特殊意义,以及消费活动对社会结构与文化语境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

与费瑟斯通的认识相比,法国后现代思想家鲍德里亚更注重理解消费文化的整体性与 能动性。在他看来,当代“消费”的特定含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与生产活动相 对的对于产品的吸纳和占有,它不同于过去那种把生产看成是主动的,把消费看成是被 动的认识。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是一种“能动的关系结构”,其对象不仅是被消费 的物品,而且有针对消费者周围集体和周围世界的意义。所以,消费是一种“系统活动 形式”,一种“整体性的反应”,我们应从作为一种社会型态的基础的意义上来理解所 谓消费,因为它对社会进行新的划分;而消费的物品也构成一个分类系统,因为消费品 反过来又成为社会行为和社会群体的一种代码和标识。[2](PP270-271)鲍德里亚研究的 深刻性在于,他清醒地看到了当代人类的消费行为对个人物质的实践活动的超越。即消 费既不是纯物质性的活动,也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消耗或“繁荣”,而是一种新的活动 系统与一种特殊的意义结构。在此基础上,一个消费社会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把消费者 充分调动起来,对于一切需求都实行心理垄断,从而使消费方面的一致与生产方面的完 全控制达到完美统一。鲍氏认为,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不同,此时的垄断体系将 “消费”作为控制一切的因素,而这种消费不同于过去所谓的“富裕”,它成了一种战 略性的控制、预期性控制的标志。消费对于社会生产的作用,甚至成了生产活动的主宰 因素,它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代码。[2](PP279-280)

依据以上论述,无论是费瑟斯通所讲的消费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还 是鲍德里亚所提出的消费是一种“系统的活动形式”,这些见解均表明,在消费时代, 人类社会已客观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消费意识形态。所谓消费意识形态, 是指在人类普遍存在的消费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信仰、观念和价值体系, 它代表了消费时代的社会心理特征。诚如法兰克福学派所分析的那样,生活在丰富的消 费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会受到商品交换逻辑的影响,服务于这种主导的社 会消费意识,而且也促使大众默认和接受这种意识形态。杰姆逊也曾分析到,在当今时 代,文化逐渐与经济重叠,我们已经看到了后现代主义复制或再造—强化—消费资本主 义逻辑的方式。“新的消费类型;人为的商品废弃;时尚和风格的急速变化;广告、电 视和媒体以迄今为止无与伦比的方式对社会的全面渗透。”[3](P19)“在这个新阶段中 ,文化本身的范围扩展了,文化不再局限于它早期的、传统的或实验性的形式,而且在 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在购物,在职业工作,在各种休闲的电视节目形式里,在为市 场生产和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中,甚至在每天生活中最隐秘的皱折和角落里被消费,人类 开始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存在经验及文化消费的关系中。”[3](P108)

总之,全球化浪潮使当代世界身不由己地进入消费主义社会运转中。消费既是一种社 会总体的价值趋向,又是当代人类在深层心理与潜意识中自觉认同的愿望与行为。正像 莱斯理·斯克莱尔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价值系统就是消费主义的文化意 识形态。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在第三世界以向人们推销消费主义为己任,这种时尚性的消 费主义不断生产并“诱导出需求冲动”,并化强迫为主动,使得第三世界的人们去“消 费”……因而,文化媒体帝国主义正在制造当代世界新的一元话语——全球化话语—— 全球资本主义即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扩张。[4](PP215-216)这种扩张不仅在发达资 本主义社会大幅度蔓延,同时也毫无例外地改变着当代中国的命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 到来与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当代人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改善,中国社会也正蔓延 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物质主义和享受主义的倾向。由于消费主义成为当今社 会整体的文化语境,由此也导致我们这一时代的审美发生变化。按照杰姆逊的说法,这 是一个视像文化盛行和空间优位的时代。今天的美学生产已经与商品生产普遍结合起来 ,美的内涵已发生变化,美不再处于自律的状态,而是被定义为快感和满足,是沉浸在 灯红酒绿的文化消费和放纵。杰姆逊的观点尽管过于危言耸听,但他确证了一种客观的 文化的存在:即消费时代的确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而消费时代的审美也正在经历 着一次重大的转变。

二、消费时代与美学的转向

20世纪西方学术界对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的关注,滥觞于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流派,以其独特的意识形态与文 化批判理论,重新评价和认识进入晚期资本主义即消费时代后,人类的意识、文化精神 及文学艺术所发生的重要变化。

如阿多诺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定历史境状的分析,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资本主 义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并以此来解释消费语境下的艺术和审美。依据阿多诺的历史考 察,在资本主义以前,艺术和审美曾是一个有着自律本性的人类文化的领域,到了资本 主义阶段,尤其是到了以资本主义经济垄断和意识形态控制为特征的文化工业时期,这 样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在其晚年所写的《文化工业再思考》一文中,阿多诺颇带总结性 地指出:“文化工业把古老的和熟习的熔铸成一种新的品质。在它的各个分支,特意为 大众的消费而制作并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的性质的那些产品,或多或少是有计 划地炮制的。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隔了数千年的高雅 艺术与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起,结果,双方都深受其害。”[5](P198)由于文 化工业熔铸了一种新的文化品质,即消费性,所以,“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在于把赤裸 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艺术作品的自治——甚至在完全纯粹的形式中也 很少起主宰作用,并且总是被一系列对效益的考虑所渗透——在一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 势中被文化工业剥夺了,而那些控制的人有的有明确的意识,有的没有意识到。”[5]( P199)在其晚年所写的最后一部著作《美学理论》中,阿多诺深入分析和揭示了现代艺 术的社会职能与真理内容,同时指陈和预见出当代美学的新生条件与发展途径。他不无 惋惜地感叹道:正是这种文化产业,在现代大众媒介和日益精巧的技术效应的协同下, 借用源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伪个体主义”,张扬戴有虚假光环的总体化整合观念, 一方面极力掩盖处于严重物化和异化社会中的主体——客体关系之间与特殊——一般关 系之间的矛盾性质,另一方面则大量生产和复制千篇一律的东西来不断扩展和促进“波 普文化”向度上的形式和情感体验的标准化。其结果是有效助长了一种精于包装的意识 形态,使人们更加适应于习惯性的统治,最终把个性无条件地沉淀在共性之中,从而导 致了生活方面的平面化,消费行为的时尚化和审美趣味的肤浅化。[6](PP4-5)审美与人 类的消费行为何以会发生这种变化,阿多诺最基本的分析是,文化工业作为一种特殊的 语境,它引起消费时代文化生产的市场导向,即文化与审美不再只是独特的精神生产, 也不再只是个体的精神和心灵的活动,它已蜕变成一种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

同阿多诺敏锐的观察、分析一样,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本雅明,也较早注意 到了人类文化与美学进入20世纪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在1936年完成的《机械复制时代的 艺术作品》这一经典文献中,本雅明对复制时代的艺术与审美问题作了十分深入的总结 与分析。他认为,西方社会发展到当代,已经导致一种新的文化与艺术现象的出现,它 取代了旧的文化成为历史的必须选择。这就是以韵味为标志的传统艺术,正在被以机械 复制为特征的非韵味艺术所取代。在本雅明看来,由于“技术复制比手工复制更独立于 原作”,“技术复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到达的地方”,[7](P6)体现出 一种革命的力量。因而,机械复制将瓦解现代主义艺术与美学所拥有的独立自律的品性 ,形成一种新的特征,进而导致传统艺术发生如下转变。

第一是艺术由独一无二转向大规模复制,艺术品的原作和权威性被复制品的无差别性 所取代,艺术的时空传播范围被极大扩展。第二,艺术的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这个 转变使得对艺术品自身的关注,转向对艺术品和受众互动关系的重视。第三,机械复制 时代的艺术把传统艺术有距离感的、个人品味式的观照,转化为无距离感的群体的共同 反应,艺术接受成为闲适的视觉享受。第四,机械复制把艺术作品价值的永恒性转变为 可修改性。[7](P7)总之,以上变化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传统艺术韵味的衰落与新的美学 的开始,而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技术力量的强大与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本雅明 断言:“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 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 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这两方面 的进程导致了传统的大动荡——作为人性的现代危机和革新对立面的传统的大动荡,… …”[7](P7)有人甚至认为,本雅明对技术的关注以及对复制文化的预言,事实上直接 开启了后现代思想的源流。[8](P146)和阿多诺不同的是,本雅明没有对机械复制现象 及后果进行简单的批判,而是从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层面,客观论证了传统艺术和 审美所以会发生如此转变的内在原因,他对复制时代审美问题的理解是富有启示性的。

与法兰克福学派相比,后现代理论家更为直接地关注和思考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如 法国后现代思想家鲍德里亚与当代美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杰姆逊,其研究就极富 理论代表性。

鲍德里亚作为法国重要的后现代思想家,其成名作是论述当代西方消费文化的两部专 著《物品的体系》和《消费社会》。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解,现代社会是一个生产的社会 ,而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的社会。在后现代社会,消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与生 产活动相对应的对于产品的吸纳和占有,其对象不仅是被消费的物品,而且有针对消费 者周围集体与周围世界的意义。所以,消费是一种“系统活动形式”,“一种整体性的 反应”,而我们的文化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整体性的反应之上。[2](P270)以消费时代 的特征为依据,鲍德里亚提出了著名的仿像文化与“后美学”理论。他认为,后现代社 会是一个通过媒介而建立起来的传播社会,传播手段的发达造成资讯信息的超量增值, 从而也使建立在高科技传媒手段基础之上的文化产生一种新的性质,即仿像。所谓仿像 ,依鲍德里亚的理解,是指通过模拟而产生的影像或符号,这种符号,“掩盖和偏离了 基本现实,掩盖了基本现实的缺失”,越来越趋向于自律游戏和操作性。[8](PP199-20 0)由此亦导致文化的超现实性和可复制性等特征的出现。鲍德里亚发现,在符号和影像 的无穷复制中,一种技术的逻辑滋生起来,它控制仿像复制。在这个意义上说,符号或 影像的生产进入了“冷酷的自动控制阶段”。于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后审美的社会和 文化,审美观念和艺术也进入了一个被广泛扩张或泛化的过程,我们所拥有的符号远远 多于其所指涉的涵义,拥有的影像也远远多于其可阐释的意义。美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 统的艺术领域,它已蔓延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主义文 化所追求的那种艺术的自律和独立被有力的消解了,美学进入了一个所谓“后美学”或 “超美学”的阶段。[8](P146)

杰姆逊作为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他对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的思考,十分注重历 史文化语境——文化逻辑的变化。在著名的“资本主义三阶段”理论中,他指出资本主 义的第三阶段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正像鲍德里亚所指出的那样,生产的社会让位于消 费的社会,商品的交换逻辑已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关于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有各 种各样的名称,如晚期资本主义,媒介资本主义,后工业化资本主义,多国化的资本主 义等,后现代化主义就是在这一阶段出现的。正如垄断资本主义曾经带来了现代主义一 样。”[9](P146)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一文中,杰姆逊明确提出,“后现代主 义的出现与这个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的资本主义的新时期息息相关。[3](P19)在作者 看来,后现代时期美学艺术所发生的种种变化,无疑受到了消费社会这一特殊语境的影 响和制约。杰姆逊指出,自康德把人类活动分为实践的、认识的和审美的以来,艺术家 和哲学家都强调“美、艺术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其不属于任何商业(实际的)和科学的(认 识论的)领域……美是一个纯粹的没有任何商品形式的领域,而这一切在后现代主义中 结束了。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广告,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 和资本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领域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在这一意 义上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文化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9](P147)

就美学的状况而言,在消费社会人类的审美观念从自律转向感知领域,美开始转向以 感觉为核心的生产,追求视觉快感成为人们基本的审美需求。“由此,美学的封闭性空 间从此也向充分文化化的语境开放:在那里,后现代主义者对原有的‘艺术作品的自律 性’和‘美学的自律性’的观念加以攻击,甚至可以说是它的哲学基石。自然,从严格 的哲学意义上讲,现代的终结也必然导致美学本身或广义的美学的终结:因为后者存在 于文化的各个方面,而文化的范围已扩展到所有的东西都以这种或那种文化移入的方式 存在的程度,关于美学的传统特色或‘特性’(也包含文化的传统特性)都不可避免地变 得模糊或丢失了。”[3](PP108-109)由此可见,由消费时代这一内在的文化逻辑所决定 ,消费时代审美观念与审美实践的变化也在所难免。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美学转向的 来临和我们对这一转向的自觉认同与接纳,而在于我们在何种意义上理解、阐释与甄别 消费时代所发生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

三、消费时代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消费时代的审美活动已逐渐转向日常生活领域,这是当代美学发展的“文化逻辑”, 有其理论与实践的必然性。费瑟斯通曾指出,消费时代审美的内在含义就是指日常生活 的审美呈现问题。在这一阶段,“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生产与再 生产过程,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 从而都可以成为审美的。”[1](P23)审美化论题的主要倡导者之一韦尔施在《重构美学 》一书中也指出:“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经历着一场美学的勃兴。它从个人风格、都 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在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 为一个整体,也愈益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10](P4)韦尔施所说的“审美化过 程”不仅包括了像个人娱乐、城市装饰、购物中心等在内的表层审美现象,他实际上把 审美化看作是一个深刻的、经过现代大众媒介而发生的、体现于社会的生产与消费结构 内部的巨大社会——文化变迁。正像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当代社会已进入一个消费主义 文化时期,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已成为一个现实的中国问 题。

如何看待消费时代的审美及消费时代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之间的关系,依照我们的理 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消费时代人类审美的集中体现,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它表 达了人类审美的一种新的价值趋向,即趋向个体的日常生活过程,趋向人类现实的生存 价值的实现。从某种意义讲,当代审美文化就是指一种消费型态的文化,一种重建人的 日常生活质量及自由度的文化。所谓消费文化,它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类消费相关因素 的综合。文化中那些影响人类消费行为的部分,或文化在消费领域中的具体存在形式, 都可称之为消费文化。由于消费文化总是关联着人的生活质量,是对人的生存的舒适、 便利的程度以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的客观体现与确证,因而,“经过一个较长 时间,艺术和反映艺术成就的产品,在经济发展中将越来越占到重要的地位。我们没有 理由主观地假定,科学和工程上的成就是人类享乐的最终限界。消费发展到某一程度时 ,凌驾一切的兴趣也许是在于美感。这一转变将大大变更经济体系的性质和结构。”“ 从艺术发展中得到的享乐,简直是没有可以看到的限度的,几乎可以肯定会大于从技术 发展中的享乐。”[11](PP71-72)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看,消费活动即人的日常生活。这 种生活的本质是指个体生活质量的提升,它呈现了个体生存的本真性。应该说,日常生 活形态及过程代表了人类存在之根。人类生存的“在家感”、“归宿感”是以日常生活 为基本寓所。由于日常生活代表了个体生存的真实状态,是个体生活质量的客观体现, 因而是审美活动关注的重要领域,也代表了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论转向。20世纪 以来,当代西方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卢卡奇、维特根斯坦、列菲 伏尔及赫勒等人,都不约而同地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转向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关注非理性 的、自在自发的活动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人的存在与人性发展的影响, 以求唤醒人类内在的批判意识,促使现代人“由自在自发的或异化受动的生存方式向自 由自觉的创造性生存方式提升。”这种对人的研究的价值论转向绝非历史的偶然,关注 消费时代也就是关注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它是个体生存最重要的根基和寓所,是文化的 出发点和归宿,而建立一种完整而富有审美意义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十分有利于个体的 生存和成长,也是消费时代的审美应追求和尽可能实现的重要目标。因而,所谓消费时 代的审美问题,其核心是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审美性重建。这种重建是人的丰富与完善 ,是生活中的实用、功利性向艺术、审美性的过渡,是生存的技术化与世俗化向本真澄 明之境的提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消费时代代表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它在不断涌现出大 量新的审美观念与现象的同时,由此也给审美实践带来新的挑战与问题。就普遍状况而 言,消费时代的审美正在把传统审美中的教育功能转化为享受功能;把传统审美中富有 个性特征的创造功能转化为具有文化工业性质的机械复制功能并产生出新的问题与现象 。如与审美创造有关的形象泛化问题、技术本体化倾向及大众传播问题;与审美消费有 关的通俗化与趣味化问题、肉身化问题及欲望与快感问题等等。而尤为突出的是,消费 时代的审美并非是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它在造就出新的审美风尚和范式,为当代 人提供和营造出感性的生存氛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困惑的矛盾和问题,带来 新的人性分裂与新的人性误区。如审美价值取向方面的功利感与极端商品化倾向;审美 生产中的盲目性与急功近利态度;审美消费中的感性沉沦与行为扭曲现象,以及本能欲 望的泛化、自我根基的丧失与精神价值的消解。凡此种种,足以导致和产生出一种消费 时代的文化误区与审美变异。由此可以说,研究和探求消费时代的审美,这是美学发展 的必然的文化逻辑。时代的发展要求实践论美学应有自己的问题性,这就是关注当代人 的日常生活领域,关注当代人的感性生存,关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走向。只有对 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思考与解决,消费时代的中国美学,才能真正找到自身坚实可靠的 价值根基与生存位置。

收稿日期:2005-01-12

标签:;  ;  ;  ;  ;  ;  ;  ;  ;  ;  ;  ;  ;  

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思考_消费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