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拓展美育功能路径探析
刘文涛 (宜昌市图书馆 443000)
摘要: 文章从解析审美教育概念入手,阐述了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开展审美教育具有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完整人格的培育、促进图书馆健康发展等重要意义,梳理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审美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从挖掘文献内涵、创新读书活动、开展审美实践、突出艺术教育、优化美育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拓展图书馆审美教育功能的路径思考。
关键词: 审美教育;美育功能;图书馆
美育,既审美教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美感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人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达成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修养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素质教育的普及更催生了人们对子女审美教育的普遍关注和大量投入。很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送孩子去参加各种课外艺术培训。一方面是社会的巨大需求与学校的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课外艺术培训的单一目的性和公众所追求的综合审美素养之间的差距,破解这对矛盾需要推动美育课堂向公共文化场馆延伸1。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可以提供审美教育所需的文献资源、美育实践、创意活动、培训场所、优秀师资等,图书馆拓展美育功能已成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助力图书馆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公共图书馆拓展美育功能的意义
1.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不仅包含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也涵盖精神生活的丰盈富有。而审美生活则有助于开启人的心智,拓展生存空间,提升生命境界,解决人们的心灵安放问题,使人充满诗意地栖居。审美生活的开启和拓展,有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一颗丰盈的心灵能感受外界丰富细腻的美,一个麻木粗糙的人,即使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能联想到棉匠弹棉花。要培育一颗能感受生活之美和领略生活之趣的心灵魂,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图书馆通过组织阅读活动和审美实践,将丰富的文献所承载的自然风光的天然美、人格境界的道德美、传统文化的精神美和历史进程中的人文美等充分传递,使读者生成审美体验,形成对美的感受力,进而启迪智慧、丰富想象、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图书馆的美育功能在此过程中得以充分彰显。
2.有助于公众完整人格的培育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被提升到与德智体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四育并举”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教授曾讲过: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眼界,还需要具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及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塑造高贵的灵魂离不开真善美的熏陶,培养完整的人格离不开审美教育。
美能启真,审美教育有助于启发人认识和探索真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通过欣赏和观照自然之美而感悟到深邃的人生哲理。朱熹由“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自然风光,领略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生命感悟;毛泽东由“鹰击长空,鱼翔潜底”的生活观察, 生发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情壮志。可见,美育可以启发人透过对审美对象的感性直观领悟现象背后蕴涵的真理。
美能养善,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道德的完美与升华。图书馆保存了古今中外无数优秀文化成果,其内核特别重视道德与审美,重视人格理想的追求,公众在学习领悟之余,能将蕴含其中的真善美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人生追求和道德理想,进而在自我激励中完善人格。屈原泽畔行吟“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留给世人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的伟岸背影;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陶铸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慷慨赴义,虽九死而犹未悔。这些蕴涵着丰富美育思想的文化中积淀的人文理想和向善向美的道德精神生生不息,将润泽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他们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
本病主要发生于双月龄前后15日龄左右的仔猪,尤以生长快、肥胖的仔猪较易发生。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也偶有发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3~5月和9~11月多发,常呈散发性流行,多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发病,传染源主要是带菌母猪和仔猪,常发病突然,死亡率高。
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要放眼未来,也需回望源头,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即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二十字概括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从本质上看,是“五位一体”总布局从城市到乡村的全面展开,是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高级版与升华版,[4]15同时突显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点。
(1)载体多元。公共图书馆有丰富的载体可供实施美育功能,其形式多样、品类丰富的藏书浓缩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珍贵的图片、重要手稿、口述历史等地方文献更是记录了当地的千年文脉和历史变迁,精心策划的图片摄影展、书法展、古籍展、非遗展更是一场场美育感知的课堂,融合馆藏珍品艺术特色或传统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也可给读者带来美育滋养,这一切都是图书馆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媒介。
3.促进公共图书馆健康发展
(3)环境优雅。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大众文化场所,拥有良好的内外部美育育人环境。典雅的馆舍建筑、有序的知识组合、良好的借阅空间、和谐的读书氛围等共同构筑了一座美丽的知识殿堂,流淌着建筑美、空间美、科技美和艺术美的因子,当读者置身于这种高雅怡情的环境时,一定感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激发美的灵感。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美育服务的优势和不足
1.优势分析
美能怡情,审美教育有助于增进人们身心健康。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受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各种急功近利、追星媚俗、色情暴力等消极颓废的思想通过各种媒介广泛传播,让年轻一代迷失方向,无所适从。要保护年轻人免受有毒有害思想意识的侵蚀,必须要以真善美的东西占领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让人在健康有益、怡情怡性的审美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陶铸高尚的灵魂。图书馆定期开展审美活动,以开阔眼界、提高文学欣赏力、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判断力等方式,帮助公众树立自信、提高自我接纳、保持良好心态,进而提高自我价值认定,乐观生活。
(2)活动丰富。公共图书馆有着多年的阅读推广和读者服务经验,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读者的文化讲坛、读书报告会、艺术鉴赏、文学沙龙等活动层出不穷,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的音乐、美术、舞蹈、演讲、朗诵等艺术培训等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其良好的公益性、强大的信息优势和雄厚的专家资源使得公众信任和依赖图书馆的服务。
阅读推广是目前图书馆的中心工作,也是吸引读者到馆阅读的重头戏。各大图书馆都开展了诸如少儿故事会、文化讲坛、艺术鉴赏、文学沙龙等活动,并形成了拉动读者爱上阅读的活动品牌。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通过讲座、名作鉴赏、书画展览、研学、艺术培训等审美活动,对读者进行美育熏陶,不断提高公众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素养,较好地开展了审美教育服务,起到了优化阅读服务、促进图书馆健康发展、助力读书社会建设的作用。
“图书馆就是天堂的模样”,作为知识的殿堂,它被人们寄予了太多美好的期望。因此,要满足人们对图书馆的审美期待和多元化需求,美观的馆舍建筑、优雅的馆内环境、舒适的读者空间是必不可少的,馆内的布置和装饰也应遵循美学原则,注重以富于创意美感和文化韵味的室内装潢来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同时,优质的美育服务来自一支博学多才、谈吐优雅、美学素养深厚的高素质馆员队伍。因此,需要加强对馆员的审美教育培训,推荐自学美学书籍,参加专家文学艺术鉴赏讲座,参加审美继续教育培训,多方面提升馆员的审美素养,成就一支优秀的馆员队伍,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艺术源自审美,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图书馆应把艺术教育作为突破口,开拓美育育人功能。图书馆可利用馆内独立又统一的功能区域空间,为艺术培训打造专门的交互或创意空间,使之既能举办文艺欣赏、声像视听、书画展览与艺术沙龙,又能实践创新创意、培训技能、举办比赛和交流经验。可以和社会机构合作,开设国学、美术、音乐、舞蹈、健身、语言艺术、摄影、盆景插花等各种类型的艺术培训班;也可以招募文化志愿者,利用暑期在部分社区图书馆试点开展公益类艺术教育,为社区假期带孩子有困难的家庭提供美育培训机会;世界读书日或各种传统节日,适时举办相关主题的艺术展或文艺汇演,为读者提供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场所和舞台。2019年5月,宜昌市图书馆与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开设了美术系列鉴赏课,广受好评,几乎堂堂爆满。这充分反映了人们渴望接受审美教育、享受审美生活的美好愿望。
2.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美育服务也有一定的劣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不强。公众大多将审美体验看作与艺术教育、外出旅游、参观博物馆等行为联系在一起,对图书馆系统地开展审美教育服务的认识还不足。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在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拓展美育功能,引导公众开启美好的审美生活,契合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同时在与时俱进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板涧河调蓄水库大坝、溢洪道、泄洪隧洞、补水泵站和连通洞进水塔的土建主体工程全部完成;金属结构设备安装调试已完成;安全监测设备安装埋设基本完成;枢纽区输变电工程尚未完成。
(2)资源不足。公共图书馆为开展审美教育的信息资料储备不够丰富,关于美学理论知识、文学经典解读、艺术鉴赏、名作欣赏等方面图书、报刊的数量和品种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美育载体静态有余,动态不足,与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相比,美育方式多以讲座等读书活动为主,形式略显单一,缺乏直观具象的实物对象可供参观,需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弥补形态单一的不足,激发读者兴趣,强化美育功能。
重庆市博物馆收藏的敦煌汉藏文写经共20余件,主要来源于建国初西南文教部拨交、收藏家捐赠及收购(其中有杨增新、李居义等旧藏)。此外,重庆市宝林博物馆亦藏有3件敦煌汉文写经,10件吐蕃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
(3)人才匮乏。懂得美学知识、能够胜任并愿意在图书馆开展审美教育服务的人才储备明显不够;既能策划读书活动,又能结合不同读者的需求和特点,开展审美授课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这需要加强对馆员的培训,也需要引进文化志愿者机制,通过合作共享,开展适合社会需求的审美教育服务。
(4)经验缺乏。图书馆在开展大众化审美活动时,缺乏特色和亮点,动辄以参观展览、体验非遗为主;有些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读者、社会公众、图书馆员,年复一年,已觉审美和心理疲劳,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加强对居民精神生活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三、公共图书馆拓展美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1.挖掘文献之美,传播经典文化
各地图书馆经过精挑细选和长期积累,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优秀藏书,汇集了古今中外的知识和智慧,这些文献资料本身就是审美经验、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徜徉其间,真实具象的自然美、感性丰富的艺术美,高尚感人的道德美、纯真朴实的人性美扑面而来,或浓烈,或淡雅,真实可感,又大象无形,于无声处,润泽心灵。因此,挖掘馆藏文献之美,传播经典文化成为服务读者美育的第一步。首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导向,确保文献资源的质量。多向读者提供思想健康、品质上乘、格调高雅的书籍,多购置一些文学欣赏、艺术鉴赏、艺术教育、美育知识等方面书籍,引导读者健康阅读,提升审美素养;增加文学、历史、美术、摄影、旅游、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期刊比例,多为读者提供思想性好、可读性强的连续性审美读物;坚持“读者荐购”,优化馆藏文献结构, 满足读者美育需求。其次,潜心挖掘文献利用价值,合理编排和组织文献资源,精心制作“名家名作”“新书推介”“图书排行榜”等书单推介,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和美育导航功能。第三,积极开发体现乡土特色的“本土作家作品”、民歌、戏曲、歌舞、非遗传承等地方文献数据库, 保留其固有的可视听性、直观性等特点,结合非遗展演、戏曲传唱、舞蹈培训、美术创作、文创产品开发等形式加以传承学习,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美育滋养。
2.创新读书活动,推进审美体验
诗乐结合,活化经典。文化讲坛是图书馆当下最成熟的阅读推广平台,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客讲坛,以多种方式解读经典,品古鉴今,让大众零距离接触到名家大师一些前沿、核心的文化和思想,是让读者得到文化滋养和审美教育的较好方式。在常规的讲坛基础上,还可以尝试一些创新,比如将音乐、美术、摄影、舞蹈、朗诵等多重审美元素注入以文学欣赏为主的文化讲座中,让读者在一个图文并茂、声色兼备、光影融合的立体感知环境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阅读,不仅实现高效阅读,而且收获丰富的审美体验。例如,2019年7月,宜昌市图书馆与三峡大学合作,在其品牌活动 “三峡文化讲坛”上推出“诗曲成诵三人行·屈原《橘颂》”特色讲座,赢得读者广泛好评。讲座以文学导读与赏析、音乐诠释与演绎、朗诵处理与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在“艺术沙龙”的氛围中,从文本、音乐和声音表现三个层面为听众构建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体系。讲座融文学、艺术、人文、历史等多重审美因素于一体,多形式多角度地演绎和解读了古诗文的意境美、古琴曲的音律美和屈原的人格美,给读者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和酣畅淋漓的审美享受。
多元融合,立体审美。将旅游、健身、音乐、戏剧、茶道、非遗展演等元素融入阅读推广活动中,以智育美,不断开拓图书馆美育功能。如国家图书馆2011年推出“阅读之旅”等系列研学旅游服务项目;黑龙江图书馆将古诗词阅读与古代礼乐结合,在2015年7月开设了古诗文吟唱公开课,以“文人唱诗”的演绎手法使传统文化绽放异彩3;长沙图书馆将文学阅读与戏剧表演结合起来,在2018年11月举行了“让文字活起来”的经典文学作品读演俱乐部启动仪式4,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尝试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分层服务,提高针对性。针对不同读者开展个性化服务,如针对少儿读者可开展故事会,可以将绘本剧表演、绘画、剪纸、诗乐诵读、舞蹈等活动穿插其中,提高活动的参与性;针对老年读者,可开展以书法、绘画、古建、园艺、音乐欣赏为主的艺术沙龙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帮助他们开阔眼界,融入社会,快乐生活。
对于具有时滞的控制系统,期望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是1个一阶惯性环节和纯滞后环节串联,那么对于副回路的闭环目标函数可以描述为由式(9)可得:
3.组织审美实践,提升审美素养
对读者来说,听讲座、读经典、学鉴赏,是被动地接受美育培训和熏陶,属于感受美、发现美的阶段,自己身体力行地参与审美实践及各种审美创造活动,则属于创造美的阶段,更能得到具体的审美锻炼, 提高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图书馆可以组织以下审美实践活动:如针对平日课业负担重、无暇接触大自然的少儿读者在暑期开展“带本书去旅行”游学活动,读者确定一条旅游线路并配备相关阅读书目,完成游学阅读课程,在活动QQ群或微信群分享所见所感,交流读书心得。活动不仅能帮助小读者们在行走中领略大自然的奇妙化工,体会异域风情的美好,而且能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历史沧桑和作者的文化情怀,帮助读者实现由被动参与到主动体验的角色转变。针对大众读者,可以举办摄影、美术作品、收藏艺术等各类艺术展览,故事、书评、演讲等各类阅读评选活动,文创产品设计,研学旅游,文学创作,文艺表演等。例如,宜昌市图书馆举办的“读经典学新知书评”、“童之趣”儿童读书征文、“快乐小屋”绘本剧、剪纸、DIY手工、古诗文朗诵比赛、e海悦读经典美文诵读等活动,受到广泛欢迎。
4.突出艺术教育,拓展美育天地
(4)覆盖面广。公共图书馆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忠实的读者,其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远超其他类型的公共文化场馆。同时图书馆教育具有全程性和综合性特点,语言是人人需学会的交流工具,而语言文字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审美功能,学会说话和阅读,领悟语言文字背后的审美意蕴使人不仅使人感悟当下的美好,还能提升生命境界,让人受益终生。
5.优化美育环境,实现永续发展
(三)坚持财政资金的绩效性。绩效,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要义。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是财政管理的基本要求。要按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把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切实做好预算编制、执行、使用、监管各环节的工作。在编制上: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的要求,科学编制预算,做到全面性、精准性、科学性。在执行上:强化预算刚性、原则性、严肃性,严控预算追加,杜绝粗放性。在使用上:按制度,依规矩,遵程序,把握均衡性、规范性,避免随意性。在监管上:严抓严管,常抓常管,敢抓敢管,建立覆盖全过程无缝隙监管制度,避免真空,防止死角。
根据导则,常用的海绵设施有下沉绿地、透水铺装地面、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等,本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路缘石开口、下沉式绿化带、非机动车道透水混凝土、人行道渗透性铺装。
注释:
1.美育课堂应向公共文化场馆延伸[N].中国文化报,2018-10-25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科接受鼻内镜手术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28~60岁。随机分为填塞组和不填组,其中填塞组29例,不填塞组29例。58例患者依据1997年海口标准对CRS患者进行分型、分期[3]。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鼻窦水平位、冠状位CT检查。
2.郑岱霞.开发高校图书馆美育功能 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7):51-52.
3.何洋.王政.打造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新模式——以古诗词吟唱公开课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8(7):80-84.
4.杨帆. 从读到演,以演带读[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11-27.
作者简介:
刘文涛,女,宜昌市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