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培智学校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策略论文_谢惠琼

构建培智学校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策略论文_谢惠琼

谢惠琼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阳光学校

【摘要】鉴于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应遵循“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活化环境、生活化资源、生活化方法的优势,在耳熏目染、潜移默化中促进智力障碍儿童个体道德的构建。同时,结合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采用“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具体实践中可采用“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培智学校;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195-0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立德树人”定性为教育根本任务,突出了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对教学实践工作给予明晰化,强调要在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培智学校。进一步结合智力障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情况,《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明确要求:“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样才能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由此构建培智学校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一、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生活化环境构建策略

在课堂教学视域下,“教室”是主要的活动环境,智力障碍儿童绝大部分学习活动都在此空间下展开,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活化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出发,要充分认识到环境(尤其是硬件环境)“生活化”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要素陈列空间,在设计与布局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智力障碍儿童感觉到生活的“真实性”,这样才能形成更符合社会真实感的道德意识、法制观念。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一段时期内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室内布置对应的德育教育“生活化资源”,诸如“热爱班级”、“尊重老师”、“关爱同学”、“帮助他人”等的宣传语,此外一些贯穿德育始终的概念、理念、要求等,可在固定区域内长期存在,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

此外,培智学校课堂中的“生活化环境”在整体上不应该是静态的,就班级人数、个体差异、智力水平等方面,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生活化环境应“应时而动”,在轮替切换过程中,增强智力障碍儿童对生活中“德育素养”的实践能力。例如,结合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材七年级第一单元“社区生活”第二课“面包店”的内容,教师可以事先将教室改装成“面包店”,并将教学过程演化为“买面包”的角色扮演游戏,让智力障碍儿童按照“挑选面包→付款→拿面包离去”的流程执行,在整个过程中可以灵活地渗透“文明礼貌”、“有序排队”、“相互谦让”等智育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生活化资源构建策略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瞬息万变,智力健全人士尚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如何才能保障智力障碍儿童不被时代抛弃?答案显而易见,在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现代化生活资源,例如智能手机、互联网设备等,以更好地帮助智力障碍儿童认识自己所在的现实世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必须系统、全面、深入地传授智力障碍儿童科学文化知识——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生活化资源构建的意义,旨在塑造他们更好融入社会的社交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扫除“现代发展障碍”——据此,培智学校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应立足教材,将多样、丰富的生活化资源融合一处,通过聚力更好地支撑德育教育。

概括来说,配置学校课堂教学生活化资源构建有两种实践模式:(1)将生活化资源“引进来”。以课堂教学为架构,以教室、校园为“舞台”,通过创设生活场景的形式,让智力障碍儿童在“模拟场景”中练习。例如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材七年级第三单元“人际交往”学习中,可将整个单元作为“德育主题”,分别设立“做客”、“问路”等德育教育场景,系统地掌握社交中的道德规范。(2)带领智力障碍儿童“走出去”。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社会、社区等社会化空间中,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彼此之间是存在密切关系的,远比任何“模拟环境”更真实,教师可以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教材中的学习内容释放到社会背景之下,如带领他们去游览、野炊、参观博物馆、观看电影等,这一过程中存在大量德育教育实践行为。

三、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生活化方法构建策略

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消除教学任务带来的厌倦情绪,体验更多地学习乐趣,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德育教育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涉及到具体可用方法很多,如“生活场景体验法”、“生活化游戏法”、“生活化观察与再现”等,但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实践原则是“言传身教”,例如在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七年级第二单元“规则纪律”第一课“爱护公物”的教学中,直接灌输给智力障碍儿童“何谓公物”“如何爱护公物”“为什么爱护公物”等概念,他们大多难以理解,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游戏参与形式,将“游戏规则”巧妙地与“德育内容”实现转化,进一步把“爱护公物”的行为演绎出来,能够潜移默化地实现智障儿童在相关方面的道德法制意识。

整体上说,培智学校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策略凸显出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关爱,是引领这一特殊群体有效回归社会、融入生活的科学机制,培智学校要积极构造“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的无缝衔接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旭东,苏灵芝.基于生活核心课程的培智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9(11):64-66.

[2]张国涛,詹海洲.绘本阅读与诵读经典相结合:培养智障学生良好品德[J].绥化学院学报,2018,38(07):56-58.

[3]蒲蔚芳.培智学校有效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6(15):33-35.

论文作者:谢惠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构建培智学校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策略论文_谢惠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