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张道元

天津市河西医院 300202

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84例T2DM患者纳入观察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拥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空腹C肽、餐后2hC肽及HbA1c更优(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结论:联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治疗T2DM,能有效控制血糖,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病症,病理生理特征为高血糖,通常分为1型和2型,以2型居多,占到90%以上[1]。现阶段,T2DM治疗药物品类众多,常用的有胰岛素、降糖类药物。利拉鲁肽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可有效改善受损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能减少传统降糖药低血糖风险与增加体重等发生。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86例T2DM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探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症状、血生化等检查确诊,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有关诊断标准[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性并发症、脑血管疾病及妊娠期等患者;既往未使用胰岛素治疗,且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史,对研究知情并同意。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为22:20;41~73岁,平均(54.7±3.4)岁;病程2~11年,平均(5.4±1.4)年,体重48~78.5kg,平均(58.5±5.3)kg;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为24:18;43~71岁,平均(53.9±3.1)岁;病程1~13年,平均(5.7±1.3)年。2组基本信息、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严格控制能量摄入,进行合理适量运动,均于餐前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1)0.5g/次,3次/d;同时,对照组在每晚10点皮下甘精胰岛素(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13),起始量为0.2Ukg/次,1次/d;观察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3ml/支,国药准字J20110026),起始量为0.6mg/d,7d后改成1.2mg/d。均根据治疗中患者血糖水平调整用药量,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测定FB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及HbA1c等指标;同时,掌握两组治疗中低血糖发生情况。

1.4统计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呈正态分布,组间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及HbA1c均无明显差异(P>0.05),改善,治疗后两组FBG、2hP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2hC肽及HbA1c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

在用药中,观察组出现3例低血糖,发生率为7.1%,对照组出现11例低血糖,发生率为25.6%,均得到及时处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三、讨论

T2MD是一种内分泌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抵抗致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主要采用降糖药物治疗,配合饮食、运动干预,以控制血糖水平。临床研究表明[3],胰岛β细胞功能减弱及胰岛素抵抗为T2DM主要病理基础,其中胰岛β细胞功能进展性减弱是糖尿病病情发展、血糖难以控制和稳定的主要因素。研究证实,传统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胰岛素等无法阻止胰岛β细胞损伤。研究表明[4],GLP-1有助于胰岛β细胞分化,诱导胰岛新生,抑制B细胞凋亡,有效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盐酸二甲双胍片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常用药物,可控制和改善血糖水平,对肠道吸收葡萄糖有效抑制,但该药应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还会导致餐后的血糖明显降低,而使患者头晕、乏力,严重的因低血糖而休克。甘精胰岛素是一种人胰岛素类似物,在皮下注射后会形成微颗粒,再分解成单聚体被吸收。利拉鲁肽是一种GLP-1类似物,GLP-1同源性达97%,其改善T2DM糖代谢异常路径有:(1)促进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2)加快胰岛β细胞生长,并抑制凋亡;(3)对胰高血糖素分泌予以抑制,减少肝糖原输出,降低空腹血糖水平;(4)提高机体胰岛素原合成,增强胰岛素敏感性;(5)控制食欲,减弱胃排空;(6)减轻体重。同时,该药通过以下路径改善胰岛β细胞作用:(1)激活胰岛β细胞膜上的GLP-1受体,传导信号,刺激β细胞增殖与分化,增强β细胞活性,减少凋亡;(2)抑制人胰岛细胞凋亡[5]。此外,利拉鲁肽采取皮下注射,吸收较缓,药效持久、稳定,在注射后需8h左右才可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大约是12h,药效可全天性覆盖,能达到24h降糖,一般一天注射1次就可确保全天稳定血药浓度。研究报道,利拉鲁肽有着葡萄糖依赖促胰岛素分泌作用,而此种作用随血糖增高而增强,在降血糖同时可预防和减少低血糖发生。从研究结果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效果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但C肽、HbA1c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效果整体优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

综上而言,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和控制血糖水平,且有助于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傅晓莹,杨华章,邝建,等.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3,34(23:3651.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81.

[3]何静,蒋琼.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80-82.

[4]罗琳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8):29-30.

[5]郭宇,杨事欣,王明亮.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91-92.

论文作者:张道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张道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